时间:2024-05-04
夏 君
从悲苦到超然
——从《拍案曲》和《过沙洲》看丁尼生生死观的嬗变
夏 君
英国著名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作为继华兹华斯之后的又一位“桂冠诗人”,是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1850年,他的抒情诗集《悼念集》问世,使他誉满全球,并为他赢得继华兹华斯以来的“桂冠诗人”的称号。丁尼生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在世时,被公认为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深受推崇,并获得了“人民诗人”称号。《拍岸曲》和《过沙洲》分别是丁尼生早期和晚期的代表诗作,二者虽然皆关乎生死主题,却又迥然不同。
《悼念集》原名《通往心灵之路》,是丁尼生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作品,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挽歌之一,是丁尼生为怀念亡友亚瑟•哈勒姆而创作的长篇组诗,其中包括131首短小的抒情挽诗,外加一篇序言及后记。哈勒姆是丁尼生剑桥大学的同窗,亦是其挚友,曾与诗人的妹妹订婚。哈勒姆不幸于1833年在维也纳病故,年仅22岁。他的死使丁尼生受到极大触动。从1833年哈勒姆故去到1850年《悼念集》付梓,凡17年间,丁尼生用一种日记式的形式,创作了一系列抒情诗,诗人以诗寄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英年早逝的哈勒姆难以言表的无尽思念。《拍岸曲》是其中的一首佳作。在这里诗人为哈勒姆的早逝扼腕叹息,悲痛之情难以自抑。
《过沙洲》是丁尼生于八十高龄时所作,乃其得意之作。在他的葬礼上,来宾诵读了该诗。在历经了人生几十年的沧桑后,在这首诗里,诗人对于死亡,不再恐惧、回避,而是坦然面对,欣然赴之。诗人把死亡看做是如落潮归海般的自然,可谓洒脱、超然。当人生之旅走向尽头、将与亲友诀别时,诗人的心境宁静而坦荡。死亡是归旅,是回家。
纵观丁尼生的诗歌,较为全面地记录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他通过多种多种意象,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和领悟,以及对死亡的思索与感悟。也记录了诗人历经绝望、怀疑、再到重拾希望、坚定信仰的自我救赎过程。本文从主题、意象、意境三方面比较《拍岸曲》和《过沙洲》的异同,进行分析和品评,并分析丁尼生生死观的演变及原因。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死亡是个永恒的主题。《拍岸曲》和《过沙洲》皆是关乎生死之作,然而两首诗却反映了诗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死亡观。
《拍岸曲》是丁尼生早期的杰作。在这里诗人把死亡视为让人扼腕叹息、悲痛不已的事情。诗人把对亡友的怀念和对其早逝的痛惜升华为对人生无常的感喟和对生命意义的怀疑。他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表现了对死亡的理解,抒发了对亡友的思念。在诗中,他把自己痛失密友的悲伤之情同渔家子女的嬉戏和少年水手的歌唱等天真的欢乐情景进行了对比,并同撞击海岸的无情海浪以及驶入港湾的冷漠的航船进行对照,从而抒发了诗人真诚而强烈的悲痛心情。让人感受到生死的并存,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原诗的题目和第一、四诗节的首行分别叠用了三个“ break”,在这里“break”可以从音和义两个角度加以欣赏。首先,读者仿佛听到惊涛拍岸的“哗啦”声,其次,“break”本身就表示“破碎、毁坏”之意,除了指浪花的破碎之外,也让读者联想到诗人的心碎。
《过沙洲》创作于耄耋之年,是丁尼生的得意之
作。此诗中的意象,如夕阳、晚星、黄昏、晚钟无一不烘托出平和静谧的的气氛,来烘托诗人面临死亡,怡然自得、处之泰然的心情。对于死亡,诗人表达了一种迥然不同的态度。他把死当作是一次愉快回家之旅,表现出作者对于生死的豁达态度。面对死亡,反观人生之际,丁尼生生活过、经历过、奋斗过,在事业上也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被授予了桂冠诗人称号,因而当沉思死亡这一主题时,感到曾经不辱使命地生活过,有一种欣然之情溢于言表。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它被用来表现人们的各种体验。诗人通过择选、提炼各种意象,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两首诗都运用了大量典型而细腻的意象来揭示诗人对待死亡的情感与思想。
在《拍岸曲》中,大海被丁尼生描绘成残酷的、人类无法驾驭的破坏力量。它狂野不羁,它神秘难测,它可以兴风作浪,夺走无辜的生命。
大海这种残酷力量的意象还通过几个相关意象的烘托共同构建了全诗悲哀、肃穆的气氛。“港口”是航行的终点,作者却用它来暗示人生的终极归宿—死亡。“苍冷的岩石”使人联想到墓石,暗示人生的终结。通过这一系列意象的运用,作者将大海与死亡联系到一起,不仅寄托了丁尼生对英年早逝的亡友哈勒姆的不尽想念和哀思,同时发出了人世无常,韶华易逝的悲叹。
《过沙洲》中,诗人高超地运用了象征意象,借丰富的视觉、听觉等意象描绘出了一个宁静超逸的世界。通过一系列的象征抒发了死亡逼近时诗人乐天知命的襟怀,揭示的审美意象暗示了诗人对死亡所持的超然豁达态度。诗人借视觉、听觉等意象描绘出了一个宁静超逸的世界:“日落”、“晚星”、“暮色”象征人生之末;“晚钟”响起,“黑夜”来临,象征死亡的钟声敲响与死亡的神秘;“时间”、“空间”象征永恒。“潮水流动”象征生命时间的流逝;“流水似睡”,以静象征死后精神的永恒;用海潮涌退来往的自然规律象征人的生生死死,顺应自然。诗人选择“过沙洲”这一核心意象表现死亡,暗示着多种象征:死亡是离世,永远的别离,而出海过沙洲也是别离,用生离喻死别;陆地充满人烟,海洋荒渺,出海过沙洲离开陆地,象征死亡离开人世;海洋的无限及神秘象征着死亡的神秘与人死后精神的永恒;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都令人黯然神伤,惨痛不已。但人应豁达来去,以平静、顺应自然的心态接受死亡。这首关于死亡的诗却无片言只字提及死亡,因一系列紧密相关的意象和一种抒情的优美而使诗歌朴素、含蓄、流畅。
意境,指诗人的情意在情景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能引发读者的想象,使之受到感染,从而产生共鸣。丁尼生具有一种连接景物与心境的才能,“一种创造景物,使之与人类情感契合的能力”。
在《拍岸曲》中,丁尼生描绘了一幅欢快的情景:渔家兄妹在海边尽情嬉戏、年少的水手纵情高歌,此情此景与诗人的悲痛心情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难以名状的悲苦,读来令人扼腕。诗中共展现了八组物象:灰冷的岩、渔家兄妹、少年水手、海上小舟、庄严的航船、山下的港湾、消逝的手、陡峭的岩石,这些形象一一被生动地刻画出来,完全使人沉迷在诗人所缔结的情景之中。这种种独特的意象特征,构成了该诗别具一格的意境和风格,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哀悼,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抗拒。
《过沙洲》流露出诗人对将要来临的死亡的貌远清淡、平静安宁的思绪。诗人巧妙地借景抒情,把面临死亡的豁达情怀及顺应自然的安然心情融化到宁静、深远的自然景物中去,让景物表意传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是具体物象的再现。读者受此实境诱发,感受到一位垂暮老人在死亡面前的平和、宁静、安然。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创造出一番生动的意境。读者由此领悟到晚年的诗人面临死亡却怀有安适、平静、超然的情怀。“过了沙洲头,但愿当面见领航”,又是诗人视死如归,顺应自然的精神境界。读者也会很自然地想到与亲人分离或永别的感受,不禁会对“生死”这个哲学主题进行思索,品味诗中丰富深远的人生意蕴。
《拍岸曲》和《过沙洲》二诗,皆关乎生死主题,然而由于诗人死亡观的变化,二者风格迥异,前者激越,后者超然。在历经繁华之后,诗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否定拒绝,演变为欣然接受。诗中意象充满着情感与智慧,充满着对于死亡及死亡哲学的审美与沉思,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反思和求索。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250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