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朱 蕊 郭振华
普洱地区民间歌谣的分类
朱 蕊 郭振华
普洱地区有14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不同的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展示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审美意识,构成了各美其美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很好地体现在民间歌谣中。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创世歌、仪式歌、生产劳动歌、情歌、儿歌等多种民间歌谣。梳理这些民间歌谣的内容类型,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地区美美与共的和谐文化。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中心。普洱10个县(区)中,除思茅区外,9个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县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西盟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在这片北回归线上的绿海明珠里,生活着4个世居民族,5个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1%。这里是“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地。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少数民族使得普洱增添了浪漫传奇的色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也有不同的歌谣。他们用各自的声音诉说着他们的祖先、宗教、习俗、审美……,也解释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和谐相处,相依共存,美美与共的故事。
《汉书》云:“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可见民间歌谣,是一种能很好地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的民间文学形式。普洱地区民族民间歌谣,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从古到今,从内容上不断传承,也不断地丰富,有的记载了先民与祖先的历史活动,有的记载了该民族的宗教、祭祀仪式,有的表现劳动青年男女相互爱慕,有的反映人们的劳动生活,还有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儿歌等等。
从普洱地区流传较广的民间歌谣来看,按内容主要分以下几种:
创世歌,反映了各民族先民们对天地形成、人类繁衍、万物起源的解释,有的还穿插着与本民族相关的宗教神灵、自然灾害及其民族形成等,可以说是一部丰富的民族传奇史。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全诗共17个篇章,2300行,讲述了在远古时期,天地未分,宇宙混沌,天生厄莎造天地日月、造万物,后兄妹结为夫妻,其子女繁衍为拉祜、佤、哈尼、傣、布朗、彝、汉等族的故事;再如佤族的《司岗创世歌》讲述了远古的时候,人被木依吉神造出来后囚禁在密闭的山洞里,然后其他动物和植物讨论决定放人类出来,于是委派小米雀啄开山洞,人类得以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乐业、繁衍生息,集中反映了佤族人解释宇宙及由此产生的世界观。在普洱地区这一类的歌谣还有布朗族的《布咪雅造天造地》《人从葫芦出》,哈尼族的《天基与地基》,苦聪人的《苦聪创世歌》等等。创世歌大多是史诗和长诗,有的长达数千,数万行,也有的篇幅较短,只有数十行或数百行。这些歌谣一般要在重大宗教或祭祀活动中使用,大都由专门的歌手演唱,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就是由啊“嘎木科”(会唱诗的人)和“魔巴”(宗教活动主持者)主唱(有时候可有多人伴唱或多人轮唱)。演唱时,唱者声情并茂,如入迷狂,听者如痴如醉。
仪式歌,又可以分为祭祀类的仪式歌和世俗类的仪式歌。前者与原始宗教信仰有直接关系。少数民族一般信仰“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也很盛行,家神、寨神、勐神、山神、树神……神几乎无处不在,相关的祭祀活动也十分繁杂,所以出现了十分丰富的祭祀类的仪式歌。如布朗族的《祭寨心》《祭地鬼》《祭竹鼠》,哈尼族的《祭寨歌》《祭地神》《叫魂歌》,拉祜族的《祭猎神》《祭野雷神》《祭鼋神》《祭羊神、牛神、猪神》《祭谷神》《祭篾搭拉神》《祭枕头鬼》,佤族的《木鼓祭词》《叫谷魂歌》《猎头歌》《梅依格神祭词》等等。这类歌谣与祭祀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俗类的仪式歌是少数民族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情况的综合反映,世俗的歌谣比祭祀的歌谣内容更为丰富,举凡劳动生产、婚丧嫁娶、盖房建寨、节庆活动、人际关系等等,都有涉及,生动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由古而今的生活风貌以及思想情感。布朗族的《贺新房歌》,哈尼族的《卡多人的婚俗歌》,拉祜族的《过年歌》《盖房歌》《吃酒歌》《讨亲嫁女歌》《送葬调》,佤族的《猎头歌》《剽牛歌》《拉木鼓》《婴儿满月祝词》《拆旧房子》等等。仪式歌充分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犹如一幅幅风俗画,把他们丰富多采、神秘有趣的生活呈现在眼前。
生产劳动歌,这类歌谣与少数民族的历史、所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类歌谣地域特色很浓,真实地记录了少数民族的生产劳动状况,几乎涉及了劳动生产的各个方面,如采集、狞猎、农耕、建造、纺织、采茶等等,反映他们居住山野的生活实际。既全面地展示了民族的劳动生产过程,又记录了从古到今人民劳动生产经验的智慧。哈尼族的《劳动组歌》由出工、挖地、歇晌、垒渣(积肥)、求神、播种、出苗、盖窝铺、薅地、出穗、撵雀、割谷、尝新、编篾、种菜、砍柴、舂米等十七个篇章构成。演唱时,由生活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不同曲调演唱,以酒助兴,经常从月上东山唱到鸡啼天明,展示了整个农耕劳动的全过程。生产劳动歌谣,在普洱地区很丰富,其他如布朗族的《种地歌》《建新房歌》《采茶歌》,哈尼族的《农活歌》《盖新房歌》《狩猎歌》《织布染布》,拉祜族的《出猎》《选懒火地》《采野果歌》《找野菜》《射一弩箭,打一条麂子》,佤族的《猎豹歌》《哭豹歌》《猎鹿歌》《拢给黑》《栽秧歌》等等。劳动歌体现了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涩。辛勤的劳动难以掩盖历史上少数民族生活的困苦,拉祜族的《找野菜》唱到:“东找一把野菜,西找一箩野果,拿回家去啊,一家老小吃饱肚”。
情歌,是民间歌谣中最为丰富,最有魅力的一种。情歌在各民族歌谣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普洱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寨子里、山上、田边、林中,到处都可以听到青年男女优美动听的情歌。情歌中既有传承下来的传统情歌,也可随兴而编,即兴而唱。演唱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一人唱,可以男女对唱,也可以众人对唱,众人和唱。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婚姻恋爱比较自由,男女青年成年后,就可以谈情说爱。情歌可以用在集体活动场合表白心意,比如布朗族的《甜甜的笑》:“引来穿花边衣裙的姑娘,你看她对我甜甜地笑,我心里像灌满蜜糖。感谢你啊,姑娘!让我们唱到天亮跳到天亮。”是布朗小伙希望在集体活动歌舞场上吸引到姑娘青睐的目光。更多时候,情歌用于在“串姑娘”时互诉衷肠,情歌被当成姑娘、小伙子们重要的沟通方式。拉祜族的《等妹》唱到:“一夜等妹妹不来,烧完五背老湿柴,捡个石头丢进火,石头成灰不见来。”再如拉祜族情歌《过山的画眉》:“过山的画眉路不熟,左飞右飞不出林。初见的阿妹不知心,左谈右谈定不了情”。这些歌谣虽然短小,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青年男女的神情,互相试探以及心理活动。当然,也有一些情歌长达几十行,甚至几百行,记述了恋爱的整个过程。情歌集中反映了普洱地区少数民族男女青年的爱情风貌。这类歌谣,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布朗族的《尝一尝阿妹做的饭菜》,拉祜族的《送荷包》《芭蕉叶子一条心》《如果你是个橄榄果》《火塘边的情不能丢》《冷水泡不出茶味》,佤族的《串姑娘的歌》等等。
生活歌,这一类歌谣主要记录普洱地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项和思想情感,比如哈尼族的《十二月歌》,与诗经中的《七月》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十章分月来记录哈尼人从一月到腊月的劳动生活。其中《四月》这样写道:“砍倒的树落叶了,割倒的草晒干了,带上火镰火石,上山点火烧荒了。先栽姜,后栽芋,再把黄瓜,冬瓜来点播。一块地里只盖一个窝铺,一个汉子不讨两个老婆。”再比如佤族的《数家谱》:“问:你叫什名字?答:我叫散比里。问:你是谁家的儿子?答:我是比里松的儿子。问:比里松的父亲叫什么?答:比里松的父亲叫松萨”,展示了佤族父子的连名制家谱制度,即在儿名后面加上父名为一代(如“比里松”表明比里是松的儿子),父亲连祖父,祖父连曾祖父,一直连上去,直到始祖——司岗里赫。其实,生活类歌谣更多地反映了民族、区域历史上社会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低下的真实情形。如哈尼苦聪人的《双脚弯弯过一夜》:“爬上高山,摘背野果回家来,剥剥过一天。进到深箐,找把野菜回家来,煮煮吃一顿。扛一捆栗柴回家来,烧一塘旺旺的大火,双脚弯弯过一夜”;《身冷石上擦》:“锅搓是人不算人,深山老林是他的家,岩洞就是他的房,烘软芭蕉叶做衣裳,挖来野菜当饭吃。身冷石上擦,脚冷火灰埋,病了吃树根,死了露天埋”,听了让人心酸泪流。普洱地区生活类民间歌谣有布朗族的《我的日子像石蚌》《小雀歇在干树枝》,哈尼族的《十二月歌》,拉祜族的《住山吃山》《打伙平分》《两个杈杈盖间房》《锅搓不算人》《锅搓只要光身子》《岩洞与野菜》,佤族的《孤儿歌》《复仇歌》《数家谱》等等。
儿歌,在普洱地区民间歌谣中数量不多,其中有活泼有趣的游戏儿歌,比如哈尼族的:《果果塞进炮筒里》:“刮大风竹叶飞,拣回竹叶来,砍根竹管来。下大坡摘果果,果果塞进炮筒里,削根棍子推进去”,记录了秋季树上的果实成熟时,儿童去摘果、捡果,并且砍竹子做成炮筒互相射击嬉闹。也有寓教于乐的,比如佤族的《摇橄榄》:“蹬树杆,摇橄榄,成熟的橄榄赶快掉下来,不熟的橄榄紧紧抓树枝。蹬树杆,摇橄榄,没穿裙子时(指幼小时光屁股不穿裙子)摇不动,小黄狗不帮忙,现穿裙子时(指长大成五六岁的小姑娘)摇橄榄,大黑狗不帮忙。蹬树杆,摇橄榄,橄榄熟一回,娃娃长一节。熟了好几回,头发拖到肩膀下,明年橄榄再结果,不蹬不摇爬上树。”历史上佤族曾以刻木记事,有时候会以某一物成熟衰败做大致的纪年,这首儿歌就是一种计算儿童年龄的方法,很是有趣。
民间歌谣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漫长的民间文学发展史上,歌谣的发展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普洱地区的民间歌谣,更多的是少数民族的歌谣。这片土地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充满想象力的地方。多少年以来,这里的的民族和谐共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通过民间歌谣,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人们的生活与思想情形,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项目名称:本文为普洱学院青年项目,普洱地区民间歌谣研究及校本课程开发。
作者单位:普洱学院 665000
朱蕊(1986—),女,黑龙江大庆人,普洱学院初等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汉语、民俗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