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孙菲丽
“V都V了”结构浅析
孙菲丽
“V都V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在这个格式中,前面的“V”与后面的“V”是同一个词,多为单音节动词,少数为双音节动词。例如:
(1)其实没什么要悲的,卖都卖了,悲什么。借刘心武先生的话,只是“风过耳”一回罢了。(《当代报刊读书vol-177》)
(2)现在说都说了,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你再怪我也没有用。(《当代文学杜拉拉升职记》)
(一)“V”的特征
通过语料库检索、百度搜索以及部分内省语料的的分析,笔者发现,能进入该结构的动词中,单音节动词占有明显优势,双音节动词出现频率较低,多音节动词则尚未发现。而就单音节动词而言,也并非具有普适性,有些单音节动词被排除在外了。能进入此格式的动词应该能够让某种行为或事件处于某种状态或出现某种结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动态变化的语义特征。汉语中动作动词大多能进入此结构,助动词和判断动词一般无法进入“V都V了”结构中,部分心理动词也很难进入此结构,如“发愁、情愿、感到、估计”等,不能单独做谓语的动词,一般也无法进入此结构。
“V都V了”用法有一定的文体限制,由于“V都V了”是个十分口语化的结构,在较为正式的政论性书面文体中出现的频率很低。那么,这就决定了一些口语程度高的动词经常出现在此结构中,而比较正式的、带有文言色彩的书面语性质的动词便无法进入此结构中。
(二)“都”、“了”的分析
在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都”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a:范围副词,表总括;b:语气副词,相当于“甚至”;c:时间副词,相当于“已经”。“V都V了”结构中,“都”是一个意义虚化表强调的评注性语气副词,同时附有已然的时体意义。
我们都知道“了”有“了1”、“了2”的差别,“了1”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发生了变化,有成句的作用。“V都V了”结构中“了”位于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同时位于句末,不能去掉。笔者认为位于“V都V了”结构末端的“了”是“了1+2”,是两个用法的结合。
由于“都”和“了”的同时出现,整个格式就自然而然地被赋有对“已经完成的事情、已经存在的状态的强调”的语法意义,并带有一种很强的主观情感性、主观评价性。
例如:
(3)房子盖都盖了,你还能拆了不成?
(4)房子盖了,你还能拆了不成?
“房子盖了”是说话者与听话者都知道的客观事实,说话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单告诉对方这一事实,后“V”对前“V”的重复,已知旧信息的重复传递,在这里是为了向听话者传递一种事实已定,无法挽回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妥协和接受,这些言外之意,都是后面的句子所没有的。
(一)句法成分
1.作谓语
“V都V了”充当谓语是最普遍、最常见的,作谓语时主语可以承前省略。
(5)这次活动取消都取消了,你们就别瞎折腾了。
(6)这次地震,死都死了三四百人了。
2.作定语
“V都V了”充当定语成分出现的例句并不多见,在交际中也不常用。如:
(7)答应都答应了的事情就别反悔了。
(二)句子成分
“V都V了”可以构成复句或紧缩句中的分句。此时,大部分的分句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少数是并列、转折、假设的关系。
例如:
(8)她问怎么啦?我说我爸妈就在这不远,来都来了,我想去看看(当代/文学/大陆作家/莫怀戚透支时代)(因果)
(9)……绝大多数消费者交都交了,也从来没指望能要回来,大家恼火的应该是中国移动的态度。(沃华传媒网2009-10-30 11:02)(并列)
(10)所有的证据查都查了,但造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名单还没有公布呢!(转折)
(11)如果走都走了,就别去追了。(假设)
“V都V了”的基本语义是:已然事件的发生不符合话语双方的预期与期待,对此只能表示让步和接受。
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和不同的分句组合后,会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语用义,如遗憾、惋惜、无可奈何、责备等,下面我们就此做出具体分析。
(一)妥协、劝说义
“V都V了”的使用表达了说话者对自己或者听话者进行劝说,使自己或对方对“既定事实”妥协并接受。
例如:
(12)手机丢都丢了,就别太难受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13)打都打了,不可以也可以啊!(电视剧《宫锁心玉》)
(二)责备、无奈义
有时候,事情已然发生,但从说话者的角度来说,是不应该或者不愿意发生的,对待已定事实的态度是充满无奈,甚是是不满的,愤怒的,那么,要发泄这种情绪,整句话就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责备的意思。
例如:
(14)做都做了还怕戴罪?其实你们如何通奸又如何谋命本县看得一清二楚可你们偏偏..《当代电视电影文艺大宋提刑官》
(15)这找都找了怎么开始啰嗦了呢?(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
(三)不以为然义
有时,说话者对 “V都V了”所呈现的既定事实表现出一种不以为然、放纵、无所谓的态度。例如:
(16)打都打了,大不了赔他医疗费呗!
(17)爱都爱了,还怕分手吗!(东北新闻网2009-9-18)
四、“V都V了”的否定格式
有人认为“V都没V”与“V都不V”都是“V都V了”的否定格式。“没”和“不”是有区别的,“没”一般是对客观事态的否定,多用于已然域,“不”则是主观上的否定。而“V都V了”格式是表示既有事实的完成,“没”和“了”相对,所以,严格意义来说,笔者认为只有“V都没V”才是“V都不V”的否定格式。
“V都没V”是对“V了”的否定,同时对“没V”进行肯定,经常与“连”和“就”连用,形成“连V都没V,就……”的格式。“V都没V”强调在尚未进行某种动作,尚未出现某种状态的情况下,就进行和出现了别的动作和状态,分句前后意思是相悖的。
“V都不V”与其否定格式“V都没V”在使用上是不对称的,“V都没V”使用的频率要比“V都不V”高得多,限制较少。
例如:
(18)接着他又寄给弗雷德里克·沃恩和阿罗史密斯,结果看都没看就退了回来。最后,他寄给沃德·洛克出版公司。这家公司的反应稍微...《当代报刊读书》
(19)至于学戏怎么艰苦,生活中还会遇到什么风险,她连想都没想,这一切她也无法想象。(《当代报刊作家文摘》
从上述分析,我们得出可以看出,“V都V了”确实作为一个构式而存在,具有特殊的构式义,对我们的语言表达丰富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理论的薄弱和方法的欠缺,本文只从共时的平面眼光对“V都V了”进行分析,未从历时溯源角度进行全面描述,对“V都V了”的研究仍不充分,我们仍需从多方位挖掘其价值。
;孙菲丽(1991—),女,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辽宁大学文学院 11003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