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亚男
《忏悔录》中卢梭形象的“人本心理学”
李亚男
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看,卢梭在多个层面有所缺失。通过对作品中弃子事件的集中解读,发现卢梭在基本需求缺失的情况下,产生了一些轻微的心理疾病。通过分析《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及卢梭对待友人的态度,发现卢梭对自我实现的认知有其局限性。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维度展开分析卢梭种种行为背后的深层诱因。
人本心理学 卢梭 《忏悔录》 基本需求层次 自我实现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以下简称“马斯洛”)理论体系中人的需要层次有五种,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处于一种上升趋势。随着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人的需要逐渐往高层次发展,而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每个人人生的最终目的。让—雅克·卢梭(以下简称“卢梭”)是一个特殊人物,通过他的《忏悔录》,我们发现,在他的成长历程中,甚至经历了较低层次需要都缺失的情况。
(1)生理需要。“我的出生使母亲付出了生命,我的出生也是我无数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①出生丧母让卢梭从成长的始源就缺失了母亲的抚爱,这是基本的生理需求。母亲的缺失让卢梭具有一种不完整性,引发了他日后在各种女人中寻找母亲,寻找完整性的行为。从人本心理学来讲,这种行为出于寻求作为人的基本需求。
(2)安全需要。父亲因纠纷离开日内瓦后,卢梭开始了漂泊生活,舅父接手期间,卢梭寄宿在朗拜尔西埃牧师家里,在这里卢梭第一次因不公正待遇受挫,差不多也止于舅父家,卢梭的美好童年结束了。接下来是当学徒阶段,在这里面临着真正的无安全感。师父是一个恐怖意象,魔鬼意象,不公正意象。这个师父在卢梭面前展现了作为成人的几乎所有邪恶。以致卢梭觉得离“家”出走比在师父那儿好得多。因为在这里,安全没有保障,一切都没有保障。作为人的低层次需求在卢梭这里被剥夺了,卢梭踏上了艰难超乎常人的人生之旅。
(3)归属和爱的需要。华伦夫人的出现,让卢梭找到了归属和爱,这是卢梭人生中的重要人物,卢梭在华伦夫人身上找到了以往被剥夺的东西,生理和安全需求。卢梭把华伦夫人看作母亲,补充自己人生的不完整部分,幸运的是,华伦夫人也尽一个女性的温柔和爱意来对待卢梭,这段人生充满了美好但并不长久。
(4)自尊和尊重的需要。在华伦夫人的庇护下,卢梭的归属和爱得到了满足,继续追寻人生意义,这时,自尊和尊重意识出现。在古丰老伯爵家里及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卢梭展现出充分的自尊意识,这与他自认为满腹才华的心理相呼应,同时,非常在意别人对他尊重与否。卢梭职业的寻找与选择,多行业的尝试(如音乐、医学、植物学)等,都是在寻找感兴趣的、社会认可度高的工作,而不仅仅满足于仆人一类的工作。在蒙太居那里工作时,卢梭表达不满的背后,主要是因为不公正对待。卢梭对自己的才华有充分自信,而他最受不了的是蒙太居对他的不尊重。
至此,卢梭的需求层次一直在上升,但是前面的环节开始出问题,华伦夫人的另有新欢对他来说是个沉重打击。此时的卢梭已不知不觉跨入成年,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再像儿时那样敏感了,对自尊和尊重的需要也已经有了坚强的心理支撑,少掉的那一环是归属和爱。这时戴莱丝出现,卢梭选择其为人生伴侣。戴莱丝替代了华伦夫人,成为卢梭新的归属,给了他弥补。在第二部华伦夫人晚年,卢梭跟她再见面时,已不再像往时那样把所有情感都倾注在她身上,甚至见面时身边还带了戴莱丝,意味尽显。最终只是给了华伦夫人一小笔钱便匆匆离开。
伴随着卢梭中老年时的成名,自尊和尊重需求仍不时萦绕在作品中,但这时,他的目标更多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了。
从心理病理学来看,卢梭有一些轻微的心理疾病。从卢梭童年、青年的成长经历来看,众多基本需求被剥夺,在卢梭心里培植出了心理疾患。本节主要通过分析卢梭的弃子问题来展现其心理疾病。
卢梭《忏悔录》中最为人诟病的不是他自己深深检讨的三件事,而是他几笔带过的弃子问题。他把五个孩子送进了孤儿院并不以为耻。他为此事找过很多托辞,如作为父亲没有见过孩子自然不会有任何感情;无力抚养;让他们成为工人、农民而不是冒险家和财富追求者,这样保证了“他们免于遭到他们父亲的命运,也免于遭到我万一被迫遗弃他们时便会威胁他们的那种命运。”(441)这种种说法都不能很好的说服读者接受他的做法,却暴露了很多心理病态,这些病态与卢梭的早年经历不无联系。
首先,对没见过的孩子不会有感情的说法,背后隐含着卢梭的种种心理特征。卢梭的童年经历与这种想法的出现有重要关联。生而丧母让他不明白什么是母爱,父亲为了遗产选择不跟卢梭生活在一起,现实和金钱的力量过早地侵蚀了一个年轻的心灵。卢梭从小过着漂泊的寄人篱下的生活,他对自己的漂泊和寄人篱下没有过分埋怨,没有强烈谴责父亲,因为他把这内化成了一种人生观,他接受了这种模式,如同接受其他社会认可的道德准则一样。所以,在他的世界里,他没见过也不懂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所以,当卢梭遭到弃子问题的指责时,他把这看作是恶意攻击与背叛,因为知道这事真相的,只有他的“朋友”。对一个没享受过责任庇护的人说责任,很容易遭到反弹。
卢梭的这个说法并非弃子的真正理由,这只是卢梭自己找的不怎么有说服力的托辞。因为卢梭在孩子问题上的价值观已经成型,认为不抚养孩子理所应当。观念成型,做法已出,本无话可说。但当这个事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众人都在谴责他时,卢梭迫于大众的压力,只能暂时承认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并为之忏悔。但他没有承认自己的观念是错的,即使承认也不是发自内心。因为如果是发自内心认识到错误,首先引起他关注的,应该是事件本身。而卢梭首先关注的,是谁出卖了他的问题。《忏悔录》中,他花了与弃子行为几乎相当的篇幅来回忆自己跟谁讲过这件事。这种观念上的病态,只能归因于卢梭早年缺失了这方面的教育,小则是家庭导致的,大则也值得作为社会问题引起注意。
其次,无力抚养的说法。这种说法出现在弃子问题以及对待戴莱丝一家的问题上。伴随着卢梭的成名,金钱的诱惑随之而来,卢梭选择了捍卫真理、自由和勇气。“有了年金,真理完蛋了,自由完蛋了,勇气也完蛋了。”(469)卢梭选择了生命中更高尚的东西,相对的,对戴莱丝的供养就略显吝啬了。卢梭并非敛财贪财之辈,一生中放弃了无数个荣华富贵的机会,饱尝贫穷滋味,敢于冒着进巴士底狱的风险捍卫真理。从捍卫自由、真理的贡献讲,卢梭是伟大的。从心理学上讲,卢梭的这种不抚养,不供养的态度是过于自我化的,这一方面来源于需求层次缺失和剥夺,另一方面来源于自我认可,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让孩子免遭父亲般的命运的说法。这表明卢梭缺乏安全感并有轻微的妄想症。中年的卢梭看透了很多世事且处境险恶,卢梭的敌人不吝啬以各种手段对其加以迫害,这让卢梭的生活状态并不平静。而伤害卢梭最深的莫过于他无比信赖的朋友,正是这些朋友带来了致命打击。卢梭活得像个斗士,生命被用来交战,他希望孩子可以安宁的长大。屡经背叛就抽离了卢梭对外人的信任,这样他生活的环境就变得非常险恶,因此缺乏安全感。
第四,拒绝孩子得到更好的抚养机会的说法。“她们后来或出于友谊,或出于慷慨,或出于其他动机,都曾表示愿意抚养他们,他们会不会就幸福些呢?至少,会不会被抚养成为正派人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可以断定,人家会使他们怨恨他们的父母,也许还会出卖他们的父母:这就万万不如让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为好。”(441)这就让无力抚养的说法显得十分苍白,可以看出,卢梭更关心自身的安危和名声。在介绍怎样把孩子送进孤儿院时,卢梭用的是“处理”一词,孩子如同一个物品,而且处理掉了之后还表现得有点欢呼雀跃。
卢梭在这个层面只关注自我,责任感的缺失自不必提,这里解释为无安全感的延伸,自我需求的自我满足,还上升不到自我实现的层面。卢梭属于这样一类人,当所处的外界环境过于恶劣时,会转向内部,通过自我调整,获得外界认可。他转向内部的方式是自我保护,自我关爱。周围友人的反目成仇与恶意对待,让卢梭不得不提防并设置自我保护屏障,消灭潜在隐患,但是他的方式是病态的。
自我实现的特征有:“对现实的感知、接受、自发性、以问题为中心、超然独处、自主性、清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人类同族感、谦逊与尊重、创造性、对文化同化的抵制、价值、二分法的消解等。”[1]卢梭在捍卫真理和自由层面的自我实现,是值得肯定且意义深远的。卢梭十分看重自己的才华,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之重大。之所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而非家庭责任,是因为家庭的缺失让卢梭被迫游走社会,早年碰到的很多社会上的好心人是卢梭心中永远的温暖,所以卢梭的自我实现异乎常人,他的自我实现具备社会性,指向大众层面而非小众层面。人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都体现在自我实现层面,所以卢梭几乎为了梦想而放弃了一切,注重自我实现,放弃金钱。今天民主社会的源头不能避开卢梭。
但卢梭对自我实现的认知也有其局限性,把《忏悔录》的书写当成了自我实现的一部分,效果却与预期不同,反而增添了很多痛苦。
写作《忏悔录》的原因之一是卢梭想在外界攻击下留下一纸清白,想让后人了解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外人笔下歪曲的卢梭。当然,也不排除攻击敌人,引起敌人的惧怕的目的,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一种应对威胁(卢梭认为的威胁,不仅局限于当时所处的时代,因卢梭珍视自己的名声,所以也延伸到了后代对他的看法)的反应。卢梭本来想写第三部却选择放弃,是因为前两部已经足够达成其目的,解除其威胁隐患。写作《忏悔录》的原因之二是卢梭十分在乎后人对他的评价。正是这种过于在乎功名的态度,暴露了他自我实现认知的不成熟。通过世人对他的认可来实现自我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内心不自足的表现。写作《忏悔录》的原因之三是卢梭通过写作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忏悔,抚慰心灵。《忏悔录》中对自己进行大胆而无情的剖析,想让世人知道的真相都已经付诸笔端,付诸有形,内心可以获得一种超脱和平静。忏悔过后,以往的许多罪过带来的良心惩罚可以减轻。
卢梭对自我实现认知的局限性也体现在对待友人的态度方面。卢梭一生最重情义,重视朋友。但从《忏悔录》中我们可以获知,朋友对他的背叛给他打击最大。那么卢梭又为什么要一如既往的去继续寻求朋友并坦诚相待呢?这是因为他儿时缺失了家庭的爱,缺失了童年应得的关怀,内心缺失了基本需求的部分,成年后便转向外部世界,寻求填补。而他的朋友所处的社会阶层都偏高,素质偏高,智慧偏高,相应的卢梭就对他们产生了品德高尚的心理期望。他所交往的朋友中,当然有对他从一而终、品德高尚的人,这给了卢梭良好的心理弥补。但不可避免的会有另一些人并非如此,这让卢梭受到了强烈冲击,对于一个内心没有达到自足的人来说,这种外界刺激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超出常人,因为他把这些朋友作为感情寄托,投入了超出常人的真挚情感,而朋友却没有以对等的情感对待他,甚至看低看轻贱。这就让卢梭大为不满,甚至演化到仇恨地步。
但是,接下来卢梭的选择又充满了无奈和无力感。他选择继续交朋友并继续信任新的朋友,当再次遇到挫折时,卢梭只能先愤然后无奈的接受,并循环自己的做法。这其实是需求的本能反应,但卢梭在其中寻求自我实现。不能清楚地区分需求和自我实现,就会导致很多无法理解的状况发生,甚至产生较严重的挫败感。卢梭自己在书中也不无感慨,明明被朋友伤害过多次,可是还会怀着满腔真挚对待新的朋友。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卢梭的《乡村卜师》上演的时候,他的心理状态非常活跃,经历了较强烈的起伏变化。在进大厅时,卢梭的心理是做好了抗争的准备,表现在他的外貌上是,“我穿着跟我平常一样的便服,满脸胡须,假发蓬乱。”(466)走近大厅后发现,国王、王后、王室和整个朝廷都来观看他的剧。之后,卢梭内心有了很大转变,他被人们的无敌意、殷勤和礼貌感动了。“我本来是有思想准备去对付讥嘲的,但是他们这种亲热的态度,我却没有料到,这一下子就把我征服了,以至开始演出时我象小孩子一样直发抖。”(467)卢梭之所以被朋友一再伤害却一再的再次信任,是因为他太缺乏关爱,他太渴望外界的关爱。被多次伤害的人生经历让他保护自己,对外界持有敌意,但这种敌意非常不牢固,只要收到外界的温暖反馈便瞬间土崩瓦解,接着便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朋友的怀抱中,他对朋友的感情,带着一种清澈的纯真。
就像卢梭去看望狱中的狄德罗(此时狄德罗还没被释放,但被允许会友)时,满腔热情的扑过去,而狄德罗却表现得很理性冷静,并对着旁边的人有所炫耀,炫耀他的朋友有多么爱他,卢梭在这个过程中被当成了炫耀的工具,这对卢梭来说太冷酷了。卢梭自问,如果换一个角度,他处在狄德罗的立场上,绝不会是那种反应。这句话不假,因为友情在无形中变成了卢梭的全部,而对狄德罗来说却没有。
总而言之,卢梭仅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从人本心理学来说有所缺失的普通人,他的不幸童年造成了他诸多需求层次的缺失,他的丰富情感和人生经历,让他一直饱受心理疾患的折磨和困扰,在《忏悔录》中,他自认为的自我实现只是需求层次和心理问题的延伸,不过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丰硕伟大的成果,在捍卫真理、平等、自由上,却给人类留下了财富。读过《忏悔录》后对卢梭大加指责的学界中人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人的言辞十分刻薄。笔者认为,对待一个身心并不完全健康,努力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一个人,我们不应该过分挑剔和苛责,他暴露的某些行为我们可以不耻,但批评的同时还是应该回归到一个人自身去多作分析和思考,在理性支配下有限度的指责和抨击,并思考是不是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关注并关心心理有缺陷的人。
注解【Notes】
①[法]让-雅克•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 [美]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8页。
Title: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alysis of Rousseau's Image in The Confessions
Author:Li Ya'nan is from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hanghai University, specializing in Russian Literature.
From the point of Maslow's need theory, we find Rousseau has experienced a variety of deficiency.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ing about he abandoned his children, we find that after experienced lack of basic needs, he had some slight mental illness. Through analyzing the purpose of The Confessions and Rousseau's attitude toward friends, we find that Rousseau's perceptions of self-actualization could have his limit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incentives of Rousseau's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Humanistic Psychology Rousseau The Confessions basic needs levels self-actualization
李亚男,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