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祖母传家风

时间:2024-05-04

何建

我的祖母李湘云,字:景泰,生于1917年3月28日,自幼随父亲居住外地,她的父亲时任国民政府芜湖县县长,因此她很早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某年清明节,应国民政府通知祭拜孙中山,我的祖母随其父去中山陵时,洽巧碰到了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其父上前和蒋介石打招呼,她站在原地远远的望着,正值青春的她也很爱美,她自然把目光都投向了当时的第一夫人宋美龄。一身深紫色的绣花旗袍,黑色的微高跟皮鞋,让我的祖母羡慕不已,这也是后来我的祖母常常提及的事,她感到很荣幸,遗憾的是我祖母生前很想再去中山陵重温她早年的记忆,那时家境已经衰落,也没去成,也成了她一生的憾事。

后来我的祖母阴差阳错的嫁给时任国民政府涡阳县的保长兼县治安大队二十支队的支队长,也是后来我的祖父。

解放后,中年时期的她选择在当地(刘竹乡)任教师,在她的精心教育下曾培养出后来的河南兰田县委书记程效田,中共原义门乡党委书记程效堂等数十名党员干部。后来因为婆婆病重无人照顾,她深知婆母之疾苦,不顾各级教育领导的劝阻,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专心在家伺候婆母,床前榻后照顾的无微不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一伺候就是六个年头!她的孝举得到了四邻八乡人们的赞赏,同时也给后来的刘氏家族很大的启发,孝顺似乎成了我们刘家的家风!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我的祖父在立德做生意,也因此定居立德,而儿时的我是在她老人家面前长大的!八十年代我的祖父和祖母开启了立德第一家木材寄存式交易市场,而我的祖母负责全面帐务工作,她打的一手好算盘,写的一手好字,让人称赞。1980年4月的一天,刘竹乡的干部给我祖母送来了一个小册子“正常公民待遇证”,饱受了近三十年的阶级斗争终于结束了,批斗,受辱,低人一等的日子彻底结束。

摘掉“地主”帽子的第一件事,我的祖母决定将即将断代的家谱,重新修缮,却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因为阶级斗争时为了家谱我的祖母受尽斗争,依然保留了下来,现在刚享受到正常公民待遇,再做这样的事有很大的风险,怕有人给定个拉帮结派的罪名。祖母固执的认为家族的兴旺和传统的家风,家谱是观念的根。没有家谱,族人后续晚辈没有排序,长幼尊卑如何区别。于是她找到中共涡阳县县委领导刘庆知。刘庆知对我祖母很是尊敬的,只是说修家谱是好事不反对,不提倡,早组织早结束,动静一定小,总之让我祖母谨慎行事。

于1982年春天,我祖母请来了刘氏各村的代表六十余人,集聚一堂,把收集整理遗留的二十字“兴保希世永,尚文守道成,绍先学良善,修存自宗平”并在此基础上,由我祖母新增了十个字“孝敬传家远,诗书振国声”后十字派,使刘氏家族三十字派得以传承,可沿用四百年之久。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祖母一生没有做过什么丰功伟绩的事情,唯独用一生的岁月给家族传承下淳朴家风。祖母伺候婆母,六年如一日的尽孝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街坊邻居常说。谁家若是有个矛盾尤其是婆媳吵架,祖母都会被请过去做调解,化干戈为玉帛。

祖母的一生给家族有很大的影响,从小父亲就教导我如何做人,如何待人,要乐于帮助别人。虽然,今天已经不同于过去,我们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而留在我们家族每个人心中的大家族却越来越大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祖母留下的这笔财富,在我人生的道路上起着重要作用。我身体里是他们的血脉,它让我和谐地对待每个人,每一件事,传承到一代又一代。

2004年6月5日我的祖母无疾而终,享年87岁。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卫生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