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汪曾祺的人文精神

时间:2024-05-04

王超

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学者汪曾祺,可谓是沈从文的真传弟子。其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用词也准确精当,被历来研究者拿来作为研究的典范,无不体现了其作品在内容和主题方面的造诣之深。本论文主要对汪曾祺的人文精神进行解析,具体论述其人文精神表现以及形成原因。

一、汪曾祺人文精神的表现

(一)作品中人性的和谐

在汪曾祺的作品里,表达了人性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的行为是不受外界压迫与拘束的,讲求和追随内心的真实想法,生命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什么清规戒律,什么世俗伦理,在汪曾祺笔下只有抛弃这些才能真正的获得生命的价值。在作品《受戒》中,我们可以看到荸荠庵的名称是不符合世俗规矩的,以及住在庵里的和尚们更是从来都无所谓什么规矩。作者介绍到荸荠庵这样说“庵原本就是尼姑住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 [1]大师父仁山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是披着件短僧衣,裸露着一个黄色的肚子。一天里他总是这样不衫不履地这里走走,那里走走。” [2]这种行为是不符合做和尚的规矩的,在其他寺庙也是决不允许的。我们再来看看明海,明海的行为更是不符合一个做和尚的规矩。在汪曾祺晚期的作品《薛大娘》中,描写都到主人公薛大娘穿鞋时总是光着脚,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脚趾头自由的舒展开来,免得受袜子和鞋的束缚。她和吕三在一起只是顺着自己的心,图个快活而已。她这么做了,却也不怕邻居背后说闲话,她满足于身体获得的快感,是个性情中人。薛大娘这种自在的生命意识表达着原始生命的美丽并且完全尊崇的内心世界,崇尚生命的自在。

(二)作品中自然的和谐

纵观汪曾祺的作品,我们不难从作品中感觉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是江苏省一个美丽的小城,是一个秀美的水乡,水总是让人感觉到像女子般恬静与秀美,所以我们看到汪曾祺的大部分小说中总是谈到水,即使没有水出现,文章也给人一种如水般的恬静与舒适,充满了诗情画意。所以,他提倡在文学创造时讲究文学创造要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主张人与自然应该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而且,在作品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不但可以使得文章充满文采,还可以起到丰富故事情节的作用,使文章一气呵成,情节发展顺理成章。汪曾祺的这个观点在其作品《大淖记事》中体现出来。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使得巧云和十一子之间的爱情显的更加顺其自然,并且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二、汪曾祺人文精神形成的原因

(一)高邮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高邮其实是一个被琥珀围绕的水乡,为此水也对其性格和作品的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许多小说都写到了水,为此汪曾祺评价自己的作品“有点水气,却不那么有土气”。[3]汪曾祺小的时候,常和祖父学习八股文,读《论语》,良好的家庭环境滋润了汪曾祺少年的文化修养,这些为其日后的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其作品“高邮故事”中叙述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人物,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了。这些再平凡普通不过的生活中却恰恰显露出了生活的乐趣所在,对作者来说这里的生活是再洒脱与惬意不过的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终于过去,新的时期已经在人们日夜的期盼中终于来了。那十年动乱年的的苦涩,艰难与痛苦,汪曾祺都看在眼里,铭刻在心。他经过漫长的沉静回忆,在其作品中极大的发挥天才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童年时光是温馨而美好的但是却也是极为短暂的,故乡高邮那片土地却永远美丽大于忧伤,所有人都向往美丽的东西,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他们更需要一片心灵的净土。汪曾祺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反思历史。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小说是回忆”中找到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和谐的世界。汪曾祺笔下高邮是那么美,其实现实的高邮本身并没有作者笔下描写的那般美好,因为生活在高邮的人也会为了生计而劳苦,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不如意,也会为了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而发愁。但是,这一切的不如意并没有在汪曾祺笔下表现的太多。是作者有意淡化这些不如意,有意的创造出一个和谐的世界。

(二)沈从文及京派作家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

汪曾祺在1939年考入了西南联大,就读于中文系。此时的西南联大五四气息已经非常浓厚了。汪曾祺到了西南联大后便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钟爱的中文名家的文学作品当中来。并且带着从未有过的憧憬与虔诚的心去听他仰慕的教授的课。此时,沈从文正是西南联大有名的教授之一。汪曾祺深受沈从文的影响,对这个老师非常尊敬与仰慕。与此同时,沈从文也非常满意这个弟子,对他更是无私的指导与栽培。在沈从文的笔下,大量的描写湘西的风土人情,歌颂乡村原始自在的生活,表现湘西世界的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在《夫妇》中作者叙述了一对不拘泥于世俗但又有些愚蠢的夫妇。《贵生》中,贵生将自己的老房子与老板的店铺一起烧光。而在他的作品《柏子》中,作品叙述了了水手柏子和妓女相爱,表现了二者间的一种粗野与放荡的性爱。因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深感那些世俗的事物对人性的压抑,在其作品中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爱。沈从文的这种文学创作风格及其作品中体现的人文精神深深影响着汪曾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文精神的思想在汪曾祺的意识里逐渐形成。汪曾祺在沈从文的引导和影响下成为京派的新生力量,他与京派的一些其他作家一起共同担负起耕耘这片文学圣地的使命。在当时贫瘠的中国土地上,政治的严控与商业利益狂潮的冲击下,他们是一群坚定的艺术者,怀着对文学神圣使命的坚守,执着于刻画人物创作为中心,表现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生活为目标。作品注重多表现人性的淳朴和善良。

三、结语

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家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对我们民族深情的热爱和赞美,没有抱怨,更多的以一颗平和的心来抒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作品不拘泥于复杂的故事情节,也不表现那些伟大的传奇故事,通常都是以一些再平凡不过的小人物以及他们的再普通不过的生活为题材。他同情底层的劳动人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心灵苦痛。希望世俗生活中不再有压迫人性的行为,渴望人性的光辉。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高调号召,也没有在当时社会政治大环境下,人云亦云的歌颂赞美。汪曾祺的作品如同一位老者在经历过那些蹉跎岁月后,更加懂得对人性的关怀,用平淡的话语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这些故事中流露着其对生活与人的本质思考,感动着我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吴秀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3.

[2]吴秀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6.

[3]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39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