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满汉融合在满族语言文化演变中的表现

时间:2024-05-04

摘 要:有清一代,满汉关系是当时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满族与汉族接触过程中,满汉两族在文化交流上获得了共同发展。本文试通过满族的发展历史、满族姓名变化、北京城市布局和文学作品“子弟书”四个方面初步梳理满汉融合在满族语言文化演变中的表现。

关键词:满汉融合;满族历史;满族姓名;八旗营建;子弟书

满族历史,尤其是清朝建立以后的满族历史是逐渐与汉族融合的过程,从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中能够了解到满汉两族之间的微妙而又密切的关系。在清军入关之初即开始接受并汲纳中原汉文化的要素,清廷之内的众多举措也同样越来越接近于华夏文化的传统模式,甚至可以说,它基本上是中国文化的另一继承人和发展者。尔后顺、康、雍时期,朝廷官员满汉皆用;许多制度承袭并发展于明朝;文书采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汉语成为清朝官方的通用语言;尤其是孔孟之道成为共同的思想信仰,佛教、道教成了共同的宗教信仰,这些标志着“满汉一家”已基本实现。

一、满族的发展历史

满族历史悠久。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国史籍中所记载的肃慎人。周武王与周成王时,史书上曾记载他们进献过“楛矢石始砮”。在中国以后的史书中,肃慎即被称为“挹娄”或“勿吉”。一部分部落已迁徙到今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部,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以采猎为主,种五谷、养牲畜。

到了隋唐时期,肃慎人后人被称为“靺鞨”。他们与中原王朝不仅有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且也有了密切的政治联系。隋炀帝曾封其首领突地稽为“辽西太守”,唐太宗封其为“右卫将军”。唐玄宗时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靺鞨部落中的一部分黑水靺鞨,在渤海国被灭以后向南迁移,《辽史》中契丹人称其为“女直(女真)”,松漠纪闻中记载:“五代时,始称女真……其后避契丹讳,更为女直” ,此后靺鞨这一称谓便被“女真”所取代。北宋初年,女真部落中的完颜部逐渐强盛,统一了今吉林省以北各部女真。1115年,建立金国,此后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1234年金国被蒙古国所灭。在近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大部分女真人与汉人及其他民族融合了,只有散居于今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中下游、东临大海的女真人延续下来。这些女真人主要以渔猎为生。满族即与这部分女真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在明朝记载中女真人大致分为三大部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其中建州女真就是后来形成满族的主要成员。明朝末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世为建州女真部首领,兼任明朝官职,通汉、蒙古文字,受汉文化影响较大。他利用明朝在东北地区军事统治松弛的时机,发动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遂建立了“后金”政权。他的后继者皇太极于1635年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帝。1644年,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开始了对全国的统一与统治。

满族的历史中与中原汉王朝保持着长久的密切的关系,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和优良的学习目标。

二、从满族姓名变化看满汉融合

满族人名的语言特征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发展着的。

首先,最初是用满语语音语义起名,如“努尔哈赤”。其次,清代满族人起名有一部分使用了汉语数字,在《八旗通志》、《满洲八旗氏族通谱》等历史书籍中以汉语数词命名的满族人名竟达400多个。满族人这种用汉语数字起名的方法,与汉族人名及汉化的满族的人名大有不同。但满族使用的是数字毕竟是汉语数字,这表明满族开始接受汉族的文化。再次,出现了一种特别的满族人名--满汉结合式的满族人名。这种人名的特点是常常由两个汉字构成。第一个汉字表汉语语意,第二个字表满语语意。再次,按汉语汉语的意思起名标志着满族人名开始汉化,如入关后第一个皇帝福临的名字,一些满语学者认为是汉语“洪福来临”的缩写词。最后,是全用汉字的满族人名,其特征是新姓代替老姓或姓和名连用,同时出现。如完颜改为王;佟佳改为佟、董、高;爱新觉罗改为金、罗、德、海、赵。

近一个世纪以来,满族随着民俗、语言等方面与汉族逐渐融合,作为民俗和语言一部分的满族人名,也与汉族的语言和民俗逐渐融合了。大多数满族人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有的老姓,从而在起名和称谓上,抛弃了满族的固有

民俗。

三、从北京城市布局上看满汉融合

清军入关以后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官民迁入关内。为了解决满人的生计,多尔衮下令在京畿地區占房圈地。政府强令北京城内汉官汉民迁往外城,开始了八旗官兵在北京城内的营建,遂有“都城之内,八旗居址,列于八方” 。然而,有趣的是清朝官方将北京城内八旗的分布方位起源归结于汉人传统的“五行相胜说”,即正黄旗、镶黄旗分居德胜门、安定门,并列北方,取土胜水;正白旗、镶白旗分居东直门、朝阳门,并列东方,取金胜木;正红旗、镶红旗分居西直门、阜成门,并列西方,取火胜金;正蓝旗、镶蓝旗分居崇文门、宣武门,并列南方,取水胜火。这种解释有一些牵强附会,但是也说明满族人正在利用汉文化来解释一些行为,作为活动的理论依据。

而且顺治在兴文崇教的同时,顺利地保护了故宫,即明朝的宫殿,这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不曾有的。秦始皇以来,所有大一统的王朝,没有一个把前朝皇宫保留下来。而顺治把明朝的宫殿保护下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明朝的宫殿和清朝宫殿的格局。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护历史文物,更重要的是缓和民族矛盾,从而推动了满汉融合政策的实行,反映出满族人对中原先进优秀文化的重视和热爱,为“满汉一家”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四、从文学作品“子弟书”看满汉融合

子弟书也叫清音子弟书,是清代的一种曲艺形式。开始流传于乾隆年间,盛行于北京,沈阳等地。因其创始于八旗子弟并为八旗子弟所擅长,故名子弟书。“满汉合璧”子弟书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子弟书,其语言特点是将子弟书分别用满语和汉语同时记录下来,满语、汉语都有自己的韵律。这种“满兼汉”的创作形式,更是反映出满人对汉族文学文化的吸收学习和运用,表明了满人接受并学习了汉文化,开始用汉语汉字记录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如,满清贵族鹤侣的子弟书《老侍卫叹》:

人生七十古来稀,笑我时乖寿偏齐。酒债寻常行处有,朝回日日点春衣。当票子朝朝三五个,账主门前闹泼皮。老妻自是多贤惠,挎竹篮每向坟边乞祭余。

诗中有引自杜甫《曲江》的句子: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由此可见,以子弟书为代表的满族文学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汉文化,其灵活的运用程度也正反映出满汉文化的交织融合。

综合以上几点所述,满清在深植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的实行中原本土化治理,在语言和社会文化上,积极吸纳学习汉民族的先进文化,促进满汉两族的融合,推动了满汉关系向友好的、长久稳定的方向发展,为国家安定团结打下了基础,也为开创盛世创造了条件。这种满汉双驱型的道路保证了清朝在复杂的民族条件下的安定,也为满汉和睦奠定长远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清)鄂尔泰等修,李洵,赵德贵主点校.八旗通志[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南宋)洪皓,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松漠纪闻[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关德栋,周中明编.子弟书丛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崔蕴华.书斋与书坊之间:清代子弟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陈嘉兴,男,现就读于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