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乔红伟
摘 要:小学生厌学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它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的学生所有。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本文拟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对小学生的厌学原因作一番分析,目的在于更清楚地了解使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诸多因素,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和教学,进而克服厌学现象。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心理;家庭;学校;原因;对策
在我们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一些小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所致。教师不要急于给问题确定性质,而应该细心了解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情况,然后施以心理疏导和教育。
小学生厌学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它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的学生所有。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我刚接四年级这个班时,发现我班有个叫金瑞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上东张西望,魂不守舍。为此我多次找到她进行谈心,了解她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她跟我说:“老师,其实我也想学习好,也想受到老师和爸妈的表扬,可是我就是上课听不进去,回家写作业的时候不会做,妈妈还总在一旁说我不好好学习,说我没出息,所以我就不愿意写作业了,总想到外面玩去。”经过多次与其交谈了解,我发现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
为了避免事态严重下去,争取把她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提高上去,我翻阅了大量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厌学心理方面的资料,与本校研修小组里的各位老师一起研讨,并结合该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使之这个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无论何事,都事出有因。那么金瑞鑫同学如何能产生厌学情趣呢?我经过多次细心观察、深入研究,从中发现了她之所以产生这种心理的几个原因。
首先,可能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差,调动不起该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老师工作不够负责任,在教学上应付学生;或者就放任自流,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可能是该生学习上有困难,得不到教师和家长在学业上的有效帮助,学习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最终导致了失去学习的兴趣。
最后,可能是该生好逸恶劳,怕吃苦,学习中不愿意付出艰苦的劳动,写作业总偷懒,总想玩。久而久之形成了破罐破摔的毛病,也就不想好好学习了,自然就对学习没有了兴趣。
针对这些原因,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总结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更好地解决问题。我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寻找了一些克服学生厌学心理的方法:
第一,教师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更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教学设计的合理性、针对性、科学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之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多与其目光接触、多提问、多表扬,教学设计合理地降低其难度,使其得到成功感。
第二,教师要对学习落后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学習内容的补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此,我在课下对该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课前提前预习,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第二天问老师和同学,不管什么事都想问个为什么。经过长时间的指导与辅导,该生好像对学习入门了,也主动地学习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第三,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义务感,培养他们立志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为此,我在平时的班会上,经常给他们讲:即使将来你们考不上大学,也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建设家乡,使其变得更加富裕繁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学生们听了,都纷纷表示要从现在好好学习,长大要出人头地,为自己争光,为家长争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逐渐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课下也认真写作业了,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然后对其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身体、心理同时健康发展起来,成为一名优秀完美的学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合格有用的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