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黄福山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强弱,我们必须提高解题能力贯穿于教学始终,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相比与初中数学难度更大,逻辑性与抽象性更强,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与解题过程中会遇到更多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并产生了抵触情绪,不仅解题能力无法进一步得到提升,整体数学教学目标也无法完成,对学生今后的整体发展十分不利。所以教师应该更多的從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策略,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一、注重对教材的理解,牢固学生的数学基础
俗话说只有奠定基础,才能保证后续发展。所以,想要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要做的便是帮助学生筑牢数学基础。教师在进行数学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教材深入研究、充分理解,并根据其中的教学要求对学生适当合理的引导,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对数学题的理解能力。同时,因为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更为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难点,学生对其学习、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一定要对这些教学难点内容重视起来,并从中筛选出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重复讲解,直到学生完全掌握。如空间几何体的教学较为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空间结合体的结构以及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将稍后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先列举出来,让学生对几何体学习形成一个初步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先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并在理论知识中穿插一定量的生活例子,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之后进行例题讲解时,再将例题与之前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并采用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空间几何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理解与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以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为重点,在此基础进行相关知识延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还为之后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正确解题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高中数学命题中大多数都是基础性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只要审好题意,大都能解出问题的答案。然而,在现实的考试过程中,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审题能力不够。对题目的题意理解的不够清楚,弄不清楚命题的层次结构,找不出题目中的隐藏条件,进而不能解出正确答案。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给出如下题目: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a-1)x2-5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请确定a的取值范围.在讲解题目,教师要让学生挖掘出题目的隐含条件。题目中是要确定a的取值范围,又说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的方程,所以3a-1≠0是一个隐含条件.只有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进而解出题目的答案。
三、熟悉基本的解题方法
一个习题不论解答多么复杂,多么困难,都是由一些基本解题方法组成的,只有熟练地掌握基本解题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解题能力,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得到提高,不能专解难题而忽视了对基本解题方法的教学。
熟悉基本解题方法,大致经历套用、活用两个阶段,我们在教学上要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套用就是模仿,模仿老的讲解,模仿例题套用解题方法解题(如教科书中的练习题),目的是在解题中理解,熟悉基本的解题方法,例如:在讲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以后,随即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判别根的情况的方法。
活用就是灵活运用些解题方法,包括这些解题方法变化的形式,变换题中的已知条件,使之适合这些解题方法,挖掘习题中的隐含条件,使之便于应用这些解题方法;广泛进行联想,联想到这些解题方法等。
四、重视温故而知新,提升反思和总结
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督促学生做好反思及总结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促进学生解题水平的提升。此外,对于知识点的转移要懂得举一反三,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质的改变,不能一味地强调量的积累。学会对知识点的汇总及总结,让学生对于解题的思路进行掌握。对真正的解题思路进行解析,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及解答结果给予评价。对于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学生正确对待,找到出现问题的源头,提升做题质量,减少错误的发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从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方面出发,以教材为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讲透,引导学生从日常课堂学习中寻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最终目标。
五、通过应用性例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方搜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而当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求应用,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形影不离.如选修2-3第77页独立性检验这部分,例1:为了谈及患慢性气管炎是否与吸烟有关,调查了339名50岁以上的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50岁以上的人患慢性气管炎与吸烟习惯有关吗?这是与我们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事情,极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例题的探究过程中充分理解卡方.适当开展实习作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课本中实际应用例题很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例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课本习题较多,教师要抓重点,并且从以上各个方面精心挖掘其潜力,在日常教学中,将课本例习题充分挖掘,巧妙加工、变换、伸延,学生利用这些习题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从题海战术中脱身出来,再也不会有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感觉,才会感受到学习是多么的轻松愉快,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