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借别人种地之法,开自己果实之花

时间:2024-05-04

宋远兰

魏书生说:“种别人的地,荒废了自己心灵的田”。

我说:“借别人种地之法,开自己果实之花”。----题记

一、案例

上学期,我观看了一堂生本班的语文课教学录像。授课老师主要安排学生复习《过零丁洋》,《春望》,《泊秦淮》,《己亥杂诗》四首诗。整个过程持续了50分钟左右。本堂课和我们传统授课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1.座位的编排打破常规。座位不是一律朝前,而是六七个或者七八个拼成一组面对面坐。编排的意图便于学生间互相帮助,在学习中交流。

2.主讲人变教师为学生。教师先让学生说这节课的复习目标,然后每组的学生就按照目标一步步讲课,教师在旁边听。学生有讲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及时的纠正。

3.课堂由安静变得“喧闹”。以前课堂基本是教师一人讲到底,课堂越安静越好,教师越能发挥出水平。而这节课的课堂是闹,处处皆是学生讲课声,说话声,争论声。

4.课堂从“有序”到“零乱”。中国人历来讲求“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这节课却打破常规,就要让课堂乱,其实我们仔细看,这种乱是以“有序”为基础,什么是基础?学习是基础。表象是乱,实质是“有序”。

5.学习方式由单一到多样化。有一组学生背诵《泊秦淮》这首诗,他们没有利用诵读的方式,而是把它当成一首歌来唱。还有一组的同学在分析杜甫的《春望》时利用了任贤齐的《天涯》注解。我相信这些同学特立独行的分析定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这就是我从这节课所感悟到的一些思想。授课教师的这种做法,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效果明显好转。这和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倡导的快乐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别人做得有成效,我们也不妨一试。

二、实践过程

看完录像后的第二天,我依葫芦画瓢,照搬该教学模式。首先我将我班七十四个学生分为六组,每组九名学生,分组时兼顾好中差的搭配,选了一个很负责任的组长,上课前将任务布置给他们,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自己讲。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第一步,我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然后提出问题,接着解决问题。但我发现很多组员看完后就无事可做了,到这里花了十五分钟。第二步,学生讨论本课重点,师生一起学习重点,然后再由组长讲一遍,一节课时间差不多就完了。一节课下来,任务没完成,效果更不提,基础差的学生根本不知组长在讲什么,胆小的学生没听懂,也不主动问老师组长。还有学生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在课堂中采取观望态度。甚至有学生觉得这样的课堂好玩儿,明显摆着一副想看戏的架势。还有学生趁着这个“乱”在课堂聊天。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基础好的能跟上,基础差的照样基础差。学习的效果完全没达到,互帮目的也没达成。

三、反思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这么多皮匠,怎不见效呢?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思想待转变,主动性需建立。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在听课做笔记中长大的,观念的改变一时还未适应。上周四放学时,班长见我就说:“老师,还是你讲嘛,我觉得讲课好费劲,我还是愿意听,不愿意给别人讲。”听了她的话,我意识到原来学生们的思想还在原地没动,主动性有待建立。

2.教师放不开手脚,生怕学生讲不好。在听组长讲课的过程中,我明显有越俎代庖行为,恨不得我一个人可以幻化为几个组长同时给学生讲。有时候觉得组长讲得慢了,有时候觉得时间不够了。我会上前催促他们快点,或者干脆我自己讲算了。这样就可能导致教师的重复劳动,效果也会不好,因为学生会有这样的思想,反正组长讲后老师还要讲,听不听都无所谓。

3.分组极度不合理,造成“吃大锅饭”。一个班七十四个同学分六个组,每个组长管八个学生,太多了,这样势必造成极个别同学成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跟着大家可能会读会写,离了大家就一事无成了。

4.缺乏必要的检查,学习效果不理想。在我巡视期间,基础差的同学还是没有动手,也没听小组长的讲解,甚至有的学生觉得由自己的同学来讲,感觉很稀奇。监督检查这个环节无人过问。很显然,效果差是必然的。

5.学生学习有差异性,评价方式应因人而异。可能我们所有的教师会认为录像中的经验应该是一副灵丹妙药,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也这样认为,甚至我觉得有了这个经验,所有基础差的学生成绩会直线上升。可我们忽略了一个时间问题,别人的理论如何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也是不合理的。

四、策略

我照别人的经验失败了,当然失败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上述应是主要病因。针对以上出现的症状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纠正:

1.让学生转变思想。有人说过:“学生学习最大的敌人是依赖,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包办。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将课堂中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几十个人的积极性。”当然,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转变思想。教师宜大胆放手。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担当重任,在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长出优良的果实。教师不宜过多干涉,是鸟就放飞天空,是鱼就遨游水底。

2.给学生结对帮扶。单一的分组达不到我们预想的效果。我认为这样做可能稍微好点:每个基础好的同学固定带三到四个同学,每节课轮流讲解,剩下其他同学可作适当补充。这样的帮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高些,效果也会好些。

3.注意反馈和检查。没有监督检查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必要的监督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当然是因人而异了,无定法。

4.评价要因人而定。基础好的学生一节课可能掌握大部分的知识,但基础差的学生可能掌握一个或者两个知识点,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这是一大进步。因此,评价时一定要因人而异。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我们唯一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自学怎样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路还很漫长,但我相信脚下肥沃的土地是为我而铺设,我相信只要用心灵之水去浇灌理想之花,枝头定能硕果累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