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蒙永凤
摘 要:提高课堂效率,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当下教育者追求的目标,如何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呢,个人以为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关键。课前准备包含了很多方面,本文以《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具体讲解如何备课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课前准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校课堂
一、认真研读教材,思考其设计意图
认真研读教材后,我发现教材是先给出一个思考“请你观察方程组的结构特点,想一想,除了可以用代入法解方程组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解法”从而引出加法消元,然后再以“解方程组为例引出减法消元,最后再让学生交流:1.分析上面的解题过程,请你总结一下这类方程组具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求解。2.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时,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求解?”进而得出加减消元法的相关概念。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确定我的“问题”
我面对的问题是:
1.我校的学生生源较差,他们没有更高的目标,往往满足于现状,在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代入消元后如何能让他们接受一种新的解法甚至主动去寻求新的解法。
2.在讲代入消元法时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消元的思想,那么在本节课如何能让学生类比代入法的探究过程自己寻求新的解法。
3.一节课时间有限,仅40分钟,学生探究需要花大量时间,关键是探究未必能探究出个所以然来,再加之会方法计算量大不大准确性就无法保证,所以如何使得探究过程不盲目更加有针对性从而节省时间,以及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准确掌握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又是本节课的诸多难点之一了。
4.如何能让学生的思维充实起来避免本节课上成单纯的计算课。
三、教材与“问题”相结合,碰撞火花
由于引例相对而言较为简单,较难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的解法我于是将引例先改为,首先本题若用代入法在运算中难度加大,能够使学生愿意学习新的方法,同时本题未知数的系数都较为特殊,既可用加法消元,也可用减法消元,连引用带加减法都用这一题能够有效的节省课堂时间从而给学生充分练习时间,但是思量再三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所有的准备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他们为出发点,本题由于太特殊,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区“只有当未知数系数有一个都相同,另一个都互为相反数”时才能用加减法,同时仅由特殊的一个例子就推广到一般也显得不严谨,于是我就将引入改为了“”,本题计算难度也大了,而且也不那么特殊了,同时本题未知数系数既没有相同,也没有互为相反数的,可以留作思考为下节课做好铺垫,但是反复斟酌后,我在想那本题对这节课的意义又是什么?计算难度大了用加减法就可以了是吗?难道加减法本身就优越于代数法吗?况且本节课此题学生也不会用加减法啊?于是我又把引入改为了“ ”,这样总算行了吧,计算较教材难度稍大,加法消元也可就用此例,但是仍还还有问题,本节课本身内容就较多,有加法消元也有减法消元,在复习引入时此题需花费不少时间,同时对于底子较弱的学生,解本题本身就有障碍,使得在本节课刚开始就觉得难了,解都解的费劲,谈何有兴趣再学习新的方法呢?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教材原有引入的原因,就是不想给学生设置障碍,同时又介绍一种新的方法,而不是所谓更简单的方法。终于经过各方面权衡,我做了如下设计:
在前一节课以以下四题作为课堂前测:
[设计意图]:第一题代入法本身就较为简单,第二题和第三题代入法较为复杂,作为本节课加减法的例题,第四题作为课后思考为下节课做好铺垫。上课时PPT展示学生错误答案。
由上节课错例分析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明确了计算中的易错点,从而提高学生运算的准确性,同时回顾代入法的研究方向为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渗透类比思想。
对于我们青年教师,经常是两个极端。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其实我觉得备课中“备学生”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需要了解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了解学生水平很常见的方法就是课堂前测,根据前测确定本节课的大致思路、方向。当然我们还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合作交流、创新、终身学习的能力,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有序、合理、高效的完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