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语文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4-05-04

陈廷植

摘 要: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全方位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千万不能机械地教书,否则只会让学生停留在浅层的识记层面。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力

当今很多中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应用方面捉襟见肘,在当今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各种类型的信息交流日趋频繁,几乎随时随地都要应用到写字、说话、应用文写作等语文实用能力,所以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用来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充分认识并尽快纠正上述偏向,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文教學的教学效率和社会效益。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身陷应试教育的桎梏,片面追求高分,致使一些教师仍抱着“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进行教学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单调的采用学生听,老师说的方式人为的将这四个环节割裂,只重视读和写方面的训练,而把听和说方面的训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结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如人意,书面表达能力也徘徊不前。教学中难免出现一些“能看不能听,会写不会言”的瘸腿“人才”。

此外,多媒体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可以有三种交互形式:即师生与计算机交互,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交互,学生与学生面对面交互。教师在实施时往往比较重视第一种交互而忽视了后两种交互,使师生、生生之间原本可直接进行的交互人为地变成间接进行了。事实上,现阶段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交流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语文综合能力即听、说、读、写语文能力

1.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力求使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都能得到发展。而语文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分解出来则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分别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才能相应地提高。可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在作祟,不少语文教学工作者往往只重视读和写方面的训练,而把听和说方面的训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结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如人意,书面表达能力也徘徊不前。我们只有纠正这种偏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符合系统论的规律。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可调控系统,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思维过程)的相互转换上。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和写是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听说读写在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中构成了交错相通的网络系统。

3.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符合信息论的规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听读与说写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它是由说写对信息的编码输入和听读对信息的译码输入彼此循环而构成的。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听和读作为摄取信息的主渠道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分别占45%和16%,而说和写作为信息的输出方式在人类语言交流中分别占30%和9%。显然,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不能偏废。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中相对单一的语基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程式,以提高受教育者语文整体能力为目标,培养中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综合能力齐步提升,显得势在必行。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措施

1.文字书写要规范

文字书写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基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书法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事实上,我们反观我国古代的文学教育,无一不是从书法开始,在古代,书法是一个人从事文学乃至其他一切的基础。在今天,虽然我们淡化了对学生书法的要求,但我们仍要重视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自己的教学板书规范合理,注意字形的规范、准确,注意书写的流畅、严谨。特别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杜绝错别字的出现。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教师文字书写的体例、格式等是否准确、严谨以及美观与否,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自己板书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做好学生的榜样。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文章的朗读

据相关学者研究,朗读文章对于学生培养其相应的语言感悟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朗读文章还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够体会作品中的言语魅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读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安排合适的时间去朗读文章。但我们应当注意,朗读文章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情,但其中有着很多细致的要求,例如,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应注意读准每一个汉字的读音,做到平仄有韵、一字一音。此外,在朗读过程中还要准确把握文章中的断句、停顿等因素,努力保证学生朗读文章的质量。为此,教师在加强文章朗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自己能够起到模范的作用。对于学生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口音对比、反复诵读来予以解决,循序渐进,抓好朗读课程的质量。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文章赏析

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是提高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所用的范文一般都是一些知名作家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表现风格上,还是在其语言特色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有的作品是平常的记叙文文章,有的则是采用了书信形式,有的是魔幻现实注意的风格,有的是意识流类型的小说,有的文章的语言华丽有韵,有的文章语言则是平淡简约,这些不同类型的风格语言充分展现了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魅力。如李后主的《泊秦淮》,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道尽了人事的悲伤,这首诗主要是在国破家亡时歌女巨幅却依然歌舞升平,不管天下安危,同时这首诗词也抒发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若是学生了解了诗词的创作背景,必定对诗人的伤感之情有更深的认识和觉悟。而对于学生,他们并不是对每一篇文章都能分析其中的特色和魅力,并体会作家的匠心独运。为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文章的魅力所在,同时让学生自己去对比各种不同文章的不同魅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4.注重写作

从根本上说,语言能力体现在学生的运用过程中。为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注重学生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亲身去体会语言的锤炼过程,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此,教师在选题方面应注意所选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有话写。同时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科学评定文章的优劣所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