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郝晶
摘 要:在传统的中国乐器中,扬琴是唯独兼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性的民族性乐器。它歷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广阔,品种繁多,遍及欧、亚、美、非与大洋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扬琴起源于波斯,由传教士带到中国。它最初流行于广东沿海地区,后来逐渐流传到全国。
关键词:扬琴艺术;扬琴流派;艺术创新
一、扬琴艺术的发展历程
扬琴艺术表现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悠久历史。从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扬琴艺术,它是具备多元文化的载体,它既是各国传统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深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发展起来的活的“机体”。从浩瀚的历史背景,广袤地理环境和深远社会文化心理着眼,结合扬琴本体的传布演变,形制构造,译名词义,演奏技巧,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纵横立体的比较研究,世界扬琴的传布与分支,大致可分为三大体系:即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和中国扬琴体系。而中国扬琴体系是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中应用最广泛,乐手最多,发展最快的一个重要体系。
扬琴于明代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在民间广泛流传,遍布大江南北。经过民间演奏家的代代相传,无论从击弦工具,演奏方法和技法等都完全得到了彻底改变。现今,中国扬琴的艺术表现更加丰富,更加震撼,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广东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江南丝竹扬琴等流派,并有独奏,重奏,齐奏,伴奏,扬琴弹唱和扬琴乐队等形式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不同流派的扬琴演奏艺术表现
扬琴艺术表现形式在最近四十多年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与提高,艺术表现力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挖掘,形成了诸多具有突出地方特点的风格流派。几大流派演奏艺术发展至今,形成了一系列的演奏技法和表现形式,为音响色彩丰富变化提供了开发的潜能;扬琴传统的不同流派,也通过不同的技法做出了不同的艺术表现。
东北扬琴的艺术表现力不同于广东扬琴的华彩,不同于江南丝竹扬琴的优美细腻,更不同于四川扬琴的激昂粗狂。东北扬琴受东北皮影戏的影响,音乐特点是建立在明亮的基础上。东北扬琴擅长运用“滑抹吟揉、轮颤、点泛”等多种技巧来表现其清秀典雅,热情奔放的演奏艺术特点。如古曲《苏武牧羊》慢板旋律中就巧妙运用了“吟、揉、滑”等技法,深刻的刻画了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使音乐委婉动听,音调如歌如诉,富有浓厚的感染力。充分体现了东北扬琴的委婉细腻、深沉、韵味浓郁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东北扬琴的艺术表现力也非常丰富,柔美如涓涓流水,刚毅如万马奔腾,非常适合对内心情感的描述和热烈场面的渲染。
四川扬琴又名四川琴书及扬琴戏,是四川的地方曲艺之一,流行于成都和重庆等地。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为五人坐唱,演员兼奏乐器,扬琴居中,左为二胡三弦,右为胡琴板鼓等,演唱者分别演生、旦、净、丑等行当。演唱时自打自拉自弹自唱,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的艺术。四川人开朗豁达,具有浓烈昂扬、泼辣豪放的气质。所以,传统的四川扬琴用弦较粗,琴竹短而硬,能发出明亮的音色,同时它不忌讳杂音带来的不和谐音响。杂音使得音乐气氛强烈,产生戏剧性效果。其次,“浪竹”也是四川扬琴具有特色的演奏技法,如名曲《闹台》的后半段快板演奏中就运用了“浪竹”的技法,使乐曲增添了热闹欢快的气氛。四川扬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在众多流派中独树一帜。
江南丝竹是流传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由于主要用丝竹和竹制乐器演奏,所以称为“江南丝竹”。它是吴文化的瑰宝。吴山、吴水、吴语、吴音以秀丽绝伦简称,因而具有秀丽、精致、典雅、细腻的艺术特点。如《洋河之六》,把江南水乡的春色及秀美、活泼、洒脱的音乐风格,表现的如诗画一般,乐曲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和神韵。江南丝竹风格清新优雅,流畅柔婉,旋律精美,让人难以忘怀。
各个流派的乐曲依据不同地域的特殊演奏技法和表现力,展现了各自鲜明的地方色彩,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三、扬琴艺术的未来发展
扬琴这件来自于世界的民族器乐,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深入挖掘,勤奋努力,已经深深的扎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扬琴是立足于民族传统不断吸收与借鉴的过程,它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作品创作手法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我们的扬琴作品也是呈现出一个活跃和蓬勃发展的态势,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将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首先,我们可以邀请专业作曲家参与到扬琴作品的创作中去。专业作曲家有着明显的创作优势,他们的作品在艺术表现力上具有更高水准的专业性和创新性,能很好的体现出作品的内涵、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时代载体。比如:王直与桂习礼合作的独奏曲“土家摆手舞具”等。其次,新一代扬琴作曲家们大胆突破了传统的约束,极大丰富了扬琴艺术的表现力,使人类心灵深处爆发出最深厚的情感火花,为今后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比如:扬琴与弦乐四重奏“灵动”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扬琴艺术表现力同样如此,任何作品少了听众和市场的支持,都难以生存。为了推动艺术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扬琴创作无论在技法还是艺术表现力上,都必须迎合时代的情趣,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市场发展需求。比如:项祖华的“竹林涌翠”,那些身着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美貌少女们在舞台上边跳边舞,美轮美奂,令人陶醉,精彩的演出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热烈好评。
今后,我们要对扬琴的表现艺术不断深入挖掘,对扬琴作品创作不断完善。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而又珍贵的创作资源,我们必须深深扎入这片沃土中,不断创新,不断创作,把民族音乐的精髓升华到更高的层次。我们的创新是“百纳海川,兼容并包”的创新,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新,是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创新,是东西文化的创新。唯有这样,扬琴艺术才能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并为扬琴艺术的未来发展带来势不可挡的活力和魅力,使扬琴在民族器乐中成为一朵瑰丽的奇葩,耀眼夺目。
四、结语
我们只有用时代的音符去诠释民族音乐,才能得到人民的接受和认可。让我们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借鉴一切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在变化中秋创新,在发展中求进取,在扬琴艺术表现上投入全部的热情、智慧和才能,使扬琴艺术表现更加光彩照人,活灵活现,神采奕奕,将扬琴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峰,为我国的扬琴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苗燕.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与流派[j].现代艺术,2008(4).
[2]姚晓琴.谈扬琴的技法与艺术表现[j].艺术百家,2004(1).
[3]谢晓滨.简论中国扬琴艺术之发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