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烹饪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时间:2024-05-04

刘军田?田奉

摘 要:烹饪跟人们生活质量紧密相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烹饪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和挑战。传统模式下的一日三餐单纯解决温饱的烹饪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目前,我国很多烹饪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学生在离校后烹饪技能难以达到岗位标准。本文,笔者将根据现阶段烹饪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创新型烹饪人才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烹饪教育;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烹饪是一门艺术,其为生活增色增味。烹饪教育水平的提高将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烹饪教育并未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层面的灌输,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烹饪技能达不到岗位要求。社会发展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烹饪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文,笔者将对烹饪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出几点思考。

一、开放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进行烹饪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满堂讲”、“满堂问”以及“分配任务型”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结合。因此,教师可以进行教学范围及教学过程的开放,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动手实践以及开拓创新。当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创新学习平台。

开放型教学环境的创建。传统的烹饪教学范围无非就是教室和教学操作间,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范围延伸到网络市场及图书馆等地。如在向学生进行烹饪成本核算知识讲授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相关的教学作业,让学生以成本核算总额为600元肉制品为主料进行宴席制作。其中的核算知识仅仅参考传统教材明显不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网络平台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以弥补课程教学的缺陷,也可以到图书馆查找更多的信息资源。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补充和独立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作智慧和灵感。

开放性教学过程的创建。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过于注重教材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知识储存或调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的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开放性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向学生讲解烹饪知识,巧妙地形成一种知识提问,鼓励学生解答、分析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新问题。如上述的宴席菜肴与相关的成本核算问题,这两种不同的知识模块应该配置相关的烹调教师教师及餐饮管理教师来进行内容讲解。

总之,开放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学习平台,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以工养训”模式

要深化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调查发现,目前的院校与民营企业合作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很多民营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它们认为如果参加实质性的高职教育,必然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这样很可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甚至影响企业的利润,而辛苦培养出来人才可能最终也不能为自己带来与付出成正比的收益。因此,要改变企业的传统理念,院校必须抛弃本位主义思想,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考虑企业利益,以学生顶岗实习给企业创造带来的利润及部分学费补偿企业在学生的实践实训工作上投入的资源。通过“以工养训”,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院校可以通过较低的投入培养出优秀的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技能型人才,而合作企业则可以稳定和壮大技能型人才队伍,以较低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

学生在进入相关岗位实践后,可以将掌握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去。如在相关的烹调部门进行实地训练,一方面可以对烹调技术有更直观、更准确的把握,也可以加强实战演练,通过“边学习,边工作”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教师也可以深入学生训练岗位,必要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理论补充或技术指导,督促学生自觉、认真做好训练工作,在实际训练中找到烹调的技巧,并激发自己的灵感,进行技术的开拓创新。

综上所述,“以工养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激发创新思维的素材和空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工养教,双师双聘”模式

拘于用人成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民办职业院校及民营企业的员工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或参加生产型的实训前提下,应聘者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院校和企业交给的工作任务,最终获得双方支付的两份劳动报酬。院校和院校可以共同引进能够满足自身发展要求的人才或推荐各自人才被对方聘任,工作地点为企业生产一线。通过“ 以工养教,双师双聘”这种模式,民办职业院校和民营企业都可以在较低成本投入的前提下,培养出既精通教学和培训又擅长技术和研发的“双师型”人才队伍,当然,被双聘的员工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薪资及享受更多的福利待遇。

“ 以工养教,双师双聘”模式有利于保障并为学生带来更稳定、更理想的经济效益,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烹调专业的自信和兴趣。在兴趣和自信的推动下,学生将会深入钻研专业知识,加强对烹调的敏感度,并借助相关的素材来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院校和企业之间的链接,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课程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真正结合,学生活跃于两者之间,利于实现“学以致用”,真正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因此,保持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链接,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经济效益,拓展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将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课程教学环境,并创建丰富的创新知识平台。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实现自身知识的拓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烹调教学应将学习空间进行积极延伸,拓展到课堂外。如进行校企合作,这既可以让院校和企业双方收获一定的效益,又让学生在实训中锻炼了自己的烹饪技能,获取更多可以激发创新思维的素材,同时收获薪酬和福利。总之,在烹饪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任重道远,需要校企的不断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張开伟.菜肴创新之我见[J].食品安全导刊.2014,(17):57-58.

[2]朱金花.中职烹饪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07):17-18.

[3]杨柏.烹饪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3,(07):32-33.

[4] 冯敏,雷玉林,习中荣.加强农村流动厨师管理培训防止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   毒[J].食品安全导刊.2015,(06):19-21.

作者简介:刘军田(1968-10-8),男,山东栖霞,大本,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烹饪教学和职业教育, 烟台工贸技师学院。

田奉,烟台工贸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