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 要:本文作者以机电工程系学生教育管理实际工作为例,深入分析把握学生基本情況,厘清教育管理思路,科学应用教育管理理论,围绕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层引导管理。作者认为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应该培养学生规范做人和规范做事的习惯。
关键词:高职学生 ;教育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培养目标
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我们应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近三年来教育部发布的各种文件中,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形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提出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概念;《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其中,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中心词都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形容词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技能型人才进行界定,“高素质”是从人才素质的角度进行界定,“高端”则是从人才等级的角度进行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高端”的注解为:属性词,指的是等级、档次、价位等在同类中较高的。鉴于此,可以将这两项合并同类项,统称为“高技能人才”。
我们要达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必须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那就是学生必须具有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把握学生基本情况,因材施教、分层引导
我院机电工程系学生男女比例差异大,文理科学生差别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困难学生多,同时学生干部也占相当比例。
根据以上我系学生基本情况,我们因材施教,分层引导成才。人才层次通常分为高/中/低层次三个人才层次。人才的能级是动态的,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大多数学生,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抓手,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四川的十二五产业发展服务;对于优秀学生,积极搭建综合素质提升平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对于部分有深造意愿的学生,广开升学途径,助力升学型学生圆梦。即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分层次培养技能应用型、升学型、创业创新复合型等人才。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厘清教育管理思路
我们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遵循学生教育管理规律。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其中目前存在几种观点。1.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理由:教育是观念形态文化,其性质、变化受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教育有受生产力制约的因素,但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2.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教育能生产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教学内容、手段、形式受生产力制约;教育有受生产关系决定的因素,但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由生产力决定。3.双重属性说。教育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4.复合现象说。认为教育本质具“多质性”,有上层建筑性质、生产力性质,有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发展经济服务、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功能。5.社会实践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认为认识教育本质不应将其归属某一范畴,而应以自身的规定性立论。作者认为,作为学校,不可忽视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规范做人和规范做事的习惯。
我系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方案)要求,落实教学计划、教育计划。两手抓,两不误。特别是我系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四川工业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学生规范做人和规范做事的习惯尤为重要。
三、完善制度,创新举措
围绕学生培养目标,我系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学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制定本系班级学生干部量化考核办法、实施学生干部审批制度、制定本系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制定本系学生工学交替实习管理办法等。
同时创新过程管理,以强化辅导员管理、加强学生干部管理绩效管理、量化考核,利用“互联网+职业教育”理念等主要抓手,强化过程管理。我系学生教育管理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干部率达26.8%,学生首次毕业合格率达98%,就业率达96%以上,起薪3000元以上,2014年2名在校生获得省大学生素质拓展A级证书。
四、面对新形势,开拓创新上台阶
面对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个性上的特点对传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我们教育者应该遵循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引导、指导、倡导、督导相结合,爱心管理、民主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齐运用,构建和谐的柔性管理范式,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实效。
我们应始终围绕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育计划实施方案,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规范做人和规范做事的习惯,使我们的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更上台阶,不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效率、效益及成效。
作者简介:张思杨(1968-12—),男,四川三台人,汉族,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 汽车服务工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