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历尽沧桑逢盛世 办报育人铸丰碑

时间:2024-05-04

刘佳银

南洋白面一书生,万里归国为革命。

命途多舛诚坎坷,从容应对非易事。

淡泊名利高格调,大智若愚真本色。

历尽沧桑逢盛世,美妙夕阳霞满天。

飒爽英姿上战场,出生入死杀豺狼。

能文能武显身手,莫道须眉胜女郎。

——题记

1975年9月,我在务基附中毕业,考入永善一中高八班,刘观祥老师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刘老师和师母都不是永善县人,也不是云南人,但到云南已有半个多世纪了,无论在昆明还是在贫穷的昭通和偏僻的永善一中,永善县新华书店,他们都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年华和无私的爱。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们的人生折射出时代的沧桑巨变。他们都不善于包装和打扮自已,为人处事低调,从不张扬。然而,他们在永善乃至云南都是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的足迹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质,我作为刘观祥老师的学生,在今年90华诞之际,写拙文献给敬爱的老师。

飒爽英姿投革命 办报育人铸丰碑

1924年12月16日,祖籍广东的刘观祥老师出生于南洋(马来西亚)。1936年,12岁的刘老师从马来西亚回国求学,进入陈嘉庚(华侨)在福建创立的夏门集美中学读书,1941年在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高中毕业考入暨南大学。北平解放时,一位名人胡乔木(毛泽东主席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新华通讯社社长)介绍到《北平解放报》社工作。1949年8月,刘观祥老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任西南局第一书记和政委)西南服务团,在战火硝烟中随刘邓大军南下。在北平临行时,胡乔木把毛主席手书的“云南日报“报头题字四张,郑重地交给刘观祥老师,并要求刘老师:人在字在,这是中央委托的政治任务。刘老师象爱护自已的生命一样,精心保护着这帖伟人真品题字,1950年2月到达云南昆明,把报头题字交给军区领导并参与创建《云南日报》。1950年3月4日第一张《云南日报》正式出版,刘老师参与编辑工作。

师母孙每克,1931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一个农村,在湖南省立一中读高中时,响应中央军委“进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号召,报名参加刘邓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成为一名进军大西南的女兵,随部队徒步行军三千里。到云南昆明后参与创建新华书店。师母在部队中得到锻炼,作为一个女兵,她意志坚强,工作上特别能吃苦,云南省新华书店建好后,主动请缨到红河州建水县参与建店工作。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云南省新华书店业务科长、副经理等领导职务。

刘老师和师母正值风华正茂,满腔热情地为党为人民工作,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之下,他们这对青年才俊,被迫在坎坷的道路中艰难跋涉,经受了人世间难以诉说的委屈和艰辛。

烂柯不悔平生志 结庐青山育英才

1957年,党组织为了培养师母,送她到云南省委党校学习,在党校学习期间,她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在红河州建水县农村看到农民生活贫困的情况,万万没想到,却因此被打成“右派”分子,被开除党籍,1958年被下放到师宗县农场劳动。她忍受着内心的伤痛,被迫参加各种体力劳动,伤心的眼泪只能往心里流。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辗转难眠,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已远离亲人,从湖南几千里路抛去一切随刘邓大军南下参加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投身革命,为什么说是右派?自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党工作,为什么会反党?党都不要自已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她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在师宗县农场劳动六年。1963年,从师宗农场调到永善新华书店,仍然戴着“右派”的政治帽子,她身材弱小,内心却很刚强,仍以勤奋工作排解心中的痛苦。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打击,在她身上捆着扫把和铁块,在永县县城游街示众。她默默地忍受着,更加坚强地活着,更加勤奋地工作着。

1957年刘老师也因妻子的牵连和有海外关系,被认为不适合在《云南日报》社工作,被下放到永善一中教书。在文化大革命中,刘老师被捆绑批斗。但是,刘老师大智若愚,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没有抵触,没有沉沦,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更没有诉说自已的不幸。刘老师在永善一中教书十九年,他不断追求科学育人的新境界,他始终铭记党的教育宗旨,以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人民教师的责任感,为永善贫困山区培育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把满腔的爱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刘老师因妻子的牵连和有海外关系被下放被捆绑批斗,坦然面对不公平的待遇19年,他们夫妇默默忍受着委屈和凌辱,但他们的精神没有垮,他们相濡以沫抚育子女,他们排除一切困难勤勤恳恳地工作,他们淡泊名利,诚恳待人,深受同事的尊敬。在冷静的思考中,他们对社会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蒙冤的坎坷征途中,他们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历尽沧桑逢盛世 不尽春潮滚滚来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云南日报》社为刘老师落实政策,恢复了党籍,从昭通师专调回报社工作。云南省委党校也为师母平反昭雪,改正了错划右派,恢复了党籍和工资待遇。1979年,从永善县新华书店调昭通地区新华书店擢任副经理,并被评为云南省新华书店系统先进工作者,1980年调云南省新华书店任业务培训班主任,1982年任云南省新华书店副经理。

刘老师把自已比作小小的水珠,就像一滴水珠回到大海一样,他回到了党的怀抱。他说:“日思夜想,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真切感受到党的政策的光辉。”他在《云南日报》社除了编辑工作外,也写新闻通讯、文艺评论、影评、诗歌、散文,是一个多面手,他和夫人把多年的文字作品编成《滴水集》,2004年由云南新闻出版局出版。在他们的作品中,看不见对党对人民有丝毫的怨气和不满或牢骚,在他们的笔下,看到的是对祖国的歌颂、社会的进步和对学生的关爱,他们是用心来写作的,情透纸背、朴实亲切,一种优良的传统,一种高尚的精神,把他们和伟大的祖国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贫困的永善,还是在条件较好的省城昆明或在异国他乡,他们都自觉地为党和人民默默无闻地付出。生活的艰辛,以至难以诉说的冤屈,都不能割断血脉相连的党恩情缘。endprint

现在两位老人都已离休,刘老师已于2011年离世,在他们饱经风霜的一生中,记录着历史的巨变和他们对党的忠诚干净担当,对人民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祖国发展的美好前景,他们满怀激情和信心,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叱咤风云的英雄行为,但他们仍然时时在想着老有所为,以自已微薄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点滴贡献,他们更是深知人生道路的艰辛坎坷,善待身边有困难的人,他们爱党、爱国、爱亲人、同志、朋友、特别关爱处于弱势群体的人。虽然他们生活非常节俭,但是他们对有困难的人却非党慷慨大方。从1994年全国开展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学生以来,刘老师带领全家先后资助11名农村学生完成学业,其中陈福琼、刘龙琼、钟琴、刘忠富、张继香五人是永善籍贫困学生。1998年,昆一中有两名特困生张彦昌、何媛,一个来自嵩明县农村,一个来自宜良县农村,通过刘老师一家的资助,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于2001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和解放军测绘学院, 2006年,何媛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并在学校入了党。2007年元旦,何媛在上海给两位老人的贺年信中写道:“记得高中时爷爷奶奶一遍遍帮我细心修改作业的情景,记得爷爷奶奶家温馨的饭菜,记得您们一次次帮我买书的情景,更记得无数次爷爷奶奶给我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十年的关怀,每一个成长的脚步背后都是爷爷奶奶全家的支持和关怀。”“因为您们的爱,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爱是世界上一种最伟大的力量,在刘老师及其子女,朋友的关心之下,一个又一个贫困的学生又能坚持上学了,刘老师不是在作秀,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更不是想以此作为政治资本。我作为刘老师40年前的学生,老人离休后定居昆明,多次到家探访,说明来意是想采访,但都未采访成功,十多年的心愿今日才了,多数资料都来源于《滴水集》(刘观祥著,云南省新闻局出版,2004年)、《足迹》(刘崇文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回望》(永善一中编,2012年)。

月到中天梦醒来,往事历历涌胸怀。人妖经世自现形,神鬼应运各投胎。不怨天公迟抖擞,只恨幽灵久徘徊。烂柯不悔平生志,结庐青山育英才。这首诗是1979年刘老师蒙冤平反后作的,刘老师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从而立下雄心壮志,决心将自已的一生毫不保留地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曾立下誓言,赋诗明志。这是对他教学生涯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清明节将至,学生特作挽联敬献之:

少年归国随即投身革命高举红旗下云南半世纪

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勤奋敬业春蚕蜡炬精神永存

一生随缘总是淡泊名利冷对得失报家国数十年

办报育人全心全意金石为开品如山泉音容长在

两位老人很可敬……若能在教育界特别是在中学生中进行宣传,会有很好的教育和导向作用。广大老干部历来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又继续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发挥余热,作出力所能及的新贡献,在高高飘扬的“父辈的旗帜”上,总有种精神让我们感动。

本栏责任编辑 曾达云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