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建忠
世界温暖,但也有它薄凉的一面。
大家熟悉的巧家弱女子钱仁凤,在经历了十三年牢狱之灾后,她终于获得自由之身,踏上了回家的路。当得知母亲早已辞别人世,再看看衰老的父亲,想想自己失去的青春岁月,钱仁凤痛苦心碎、泪流满面……然而,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的是,出狱后的钱仁凤却说了这样一段话,她说自己曾经有过恨,但现在没有了。她想的更多的是该如何去申诉,并不想要恨他人或者报复他人。
没错,放下恨,才是爱的开始。这个世界不可能总是充满温暖和感动。薄凉的世界里,我们只有懂得去深情地活着,才能更好地争取属于我们的一切。
几天前,我浏览了诗人余秀华的博客。她在一篇题为《你为什么活着》的文章里这样写道,“我在床上躺了三天。想吃饭但是吃不下去,想出去散散步,但是满目荒芜。不仅仅是因为冬天了,更因为心情。人要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很难,在我灰暗的人生布局里,我又一次看到了绝望:那是你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在一起都存在的刺骨冰凉。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活着,当然同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死去,这两个问题在我的心里反复打着死结,它们一个根本无法成为另外一个存在的解脱理由。”
说心里话,看完余秀华略显悲观的文字后,我的心情同样很是失落。我能够理解作为残疾人的余秀华,在面对薄凉世界内心充满的孤独和自怨自艾。在经历了被众多传媒过度消费后的大轰大嗡之后,余秀华更多的是要去面对人生的无奈与平静!人就是这样,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曾经有多么出名,甚至有多么叱咤风云,但终归还是要活在当下。
是的。活在这个充斥着诱惑和薄凉的世界里,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当我们用身体和灵魂去体验和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尽管活得很卑微、很渺小,但他们却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或者事业,他们看淡名利,不慕虚荣,那份在平凡中执着坚持的力量,让我们心怀敬佩、心生感动。
一位朋友说得好:“有时候,你认为你得到的少,其实是你要的太多,或者你要的是你不该得到的东西。命运很吊诡,你要的越多它给你越少,你不需要什么了,就得到了全部。”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收获。2015年像风一样已经远去,但于我而言,收获的甜蜜却一直弥漫在心头挥之不去。这一年,在文学的天地里,我孤独坚守,默默耕耘,有200多篇文章发表在报纸和网络上,更重要的文字收获是,这一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了我的散文作品集。尽管,出书这样的事情,我期待太久,却来得太晚,但在这个出书泛滥成灾的年代,还能够有出版社关注我落入俗套的文字,我已经感到非常的庆幸。感谢一路走来,那些给我关怀和帮助的人们。因为,是你们让我坚信,风雨过后,播下的种子总会开花。只要守得住内心对文学的那份庄严的情怀,就一定会收获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岁月不可追。该去的总是要过去,该来临的自然会来临。此刻,在悄然而至的2016年,我最想说的是,新的一年,我依然会坚守写作的阵地,不关注尘世充斥的浮华,不留意身边上演的喧嚣。在薄凉的世界里,我依旧会深情地活着,即便明知道我不会写出什么鸿篇巨制,但我依然会用最愉悦的心情,过最简单的日子,读最喜欢的书籍,写最温暖的文字,看最美丽的风景……
静观生活,且听风吟;墨数流年,与世无争!
遇误解 就放下
烟火尘世,误解难免。有时候误解就像阴霾,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会一意孤行地降临到你的头顶,笼罩于你的心灵。
几日前,有位媒体的朋友向我诉说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他外出采访,候车之际,忽然看到好多人围着一位脸色惨白,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的妇女。记者的责任和良善让朋友向这位妇女伸出援手。谁料当他背着妇女气喘吁吁赶到医院时,迎接他的竟然是不怀好意的白眼和刨根问底的诘难。“这个女人流产了,你是她什么人?”朋友忙着解释与这位妇女无任何关系,只是为了救人。但对方却满眼狐疑,朋友急了,掏出记者证以示身份,可对方非但不屑一顾,反而还冷冷地甩出一句话:“这年头骗人的把戏多着呢!谁敢保证你这证件是不是假冒的!”朋友被误解,哭笑不得一脸无奈,只好等着那位妇女从昏迷中苏醒。
朋友的遭遇,让我想起了德高望重的白隐禅师。禅师所在的寺院附近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未婚的女孩。有一天,女孩的父母发现她怀孕了,于是大发雷霆,追问孩子的父亲是谁。女孩迫于压力,就说了白隐的名字。父母听后火冒三丈,拉着女儿就去找白隐禅师兴师问罪,想不到一个德高望重的和尚,竟也做出这样见不得人的事。白隐得知他们的来意后,安之若定,只轻轻地说了声:“是这样吗?”
孩子生出来以后,女孩父母怕丢人,就抱到寺里送给白隐,白隐接过孩子,只轻轻地说了一句:“是这样吗?”从此以后,白隐名誉扫地,臭名远扬。他为了抚养孩子,挨家挨户去乞讨奶水,忍受了数不清的讥笑辱骂,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孩子一天天健康地长大。这一切,都被孩子的母亲,那个年轻的女孩看在眼里。女孩被感动了,母爱在她心里复苏,她终于良心发现,告诉父母,孩子的父亲不是白隐禅师,而是一位在渔市上做长工的青年。
女孩和她的父母再一次来到寺院,向白隐禅师道歉、忏悔,并要领回孩子。只见白隐禅师仔细地把孩子包好,送到他们手中,然后,又轻轻地说了一句:“是这样的吗?”
面对误解,白隐禅师接受了任何结局,却流传下了比故事更让人崇敬的美德与修为。智慧的人,已经没有欲望于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却已经完全属于他的了。也许,我们比不上白隐禅师的境界,但至少可以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理解你的人,不用解释;误解你的人,不配解释。
其实,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唯有被别人误解时的痛苦是自找的,一则被误解之事必是好事,因为通常是在把好心当成驴肝肺时才有误解;二则误解之人大多是不相信世上还有好心的人,至少认为你不是这样的人,你的行为不过是工于心计别有所求。既然如此,又何必痛苦,何必拿别人的错误去惩罚自己?要知道,生活中就有那么一种人,他了解你的为人却故意装作不了解,故意歪曲事实,诬陷你诽谤你!请记住:不要和误解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不要和误解你的人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在这种人面前,你解释就等于向他屈服,你痛苦正好让他阴谋得逞。
有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面对误解,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就是用行动去证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事情的真相总有一天会浮出水面的,对你,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作者供职于昭通日报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