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于春平
摘要:语言并不是静止的,从历时态的角度看,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影响语言发展的原因很多,通感只是外部原因中的一个,但是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修辞和认知手段,它对语言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所以值得对通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本文以中俄语料为基础,阐述通感在汉英俄中的定义和产生共因探讨了通感的泛时性特征。
关键词:通感 ;定义;共因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在浓缩了其主要思想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有两条重要的分叉路之说。第一条分叉路是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的确定,即对语言和言语要有所选择。第二条分叉路则是对共时态和历时态的选择。在第一条叉路点上,索绪尔确定了研究对象为语言,第二条分岔路,则选择了共时态作为研究的主体。对此索绪尔用下棋比拟语言的运行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下棋前规则就已经存在,而且在下每一步棋之后还是继续存在。如同语言也要遵循符号学永恒的原则。下棋过程中,是从一个平衡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用术语来说,就是从一个共时态过渡到另一个共时态,这种过渡只需一个棋子的移动,同样语言里受变化影响的也只是一些孤立因素。下棋的全局走法就是历时态。在他的另一个比拟中提到,把一棵树木切断,从横面切断所看到的就是共时态,纵面切断看到的就是历时态。我们不否认共时态的重要性,但是历时态作为另外一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同样不容忽视。共时态和历时态是一对矛盾体,它们的关系是对立又统一的,因为语言不是完全静止的,而是发展着的社会现象。之所以会不断发展有很多原因,除了语言内部新旧成分间的矛盾、系统可能性于习惯约定性之间的矛盾等 作为外因的通感对语言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通感的定义
关于通感,西方学术界开始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较早,把它称之为Synaesthesia。根据《Webster's Dictionary》上的记载,Synaesthesi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把“together”“和sensation”合写在一起,意思就是“一起、共同感觉”,而中文与之对应的译法就是“通感”。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通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使用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但是真正发现通感并对它进行系统研究却直到1962年才开始,这一年在《文学评论》的第2期上,发表了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文章中提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 眼、耳、舌、鼻、身各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
无独有偶,《苏联百科词典》对通感也有如下的解释:CИHECTEЗИЯ(oт гpeч.synaisthesis -соощущение),явление восприятия, когда при раздражении данного органа чувств наряду соспецифич. Для него ощущениями возникают и ощущения,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др. органу чувств (напр.,《цветной слух》——звуковые переживания при восприятии цвета и т.п.).
由以上三种语言对于通感的解释看来,管中窥豹,可见通感并不是任何一种语言的独有现象。通感这种全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反应到各个语言体系中,不受时间,不受地域的影响,被英国语义学家界定为具有“泛时性倾向”(Panchronistic Tendencies)。这与通感的形成原因是分不开的。
二、通感形成的共因
首先,通感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觉主要有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意觉,这些感觉的得到需要借助不同的感觉器官(意觉稍有特殊,不是由感官直接得到,需要想象的参与,这里暂不做讨论。)比如,视觉就是眼睛,听觉就是指耳朵,表面上看各感官各司其职,仿佛互不干涉。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讲,人类从看到一个物体,到产生看到物体的感觉,是有一个内在的过程的。身体上的感受器首先接受外部的一个刺激,信息经过感受器的处理转变为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递到大脑的特定区域引起该区域的兴奋,才能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而现代生理神经学研究表明,人类五官中每一个感觉系统在大脑中都有各自的感觉区来负责对应的神经冲动。但这些感觉区并不是是单独存在、互无联系的,当信息到达指定区域产生较强的兴奋时,还有一部分相对较弱的感觉冲动会投射到相邻的其它区域,这时候自然会产生复合感觉,即神经中枢会给不止一个感觉器官以回应,就产生了通感。这就是通感产生的生理基础,而这一基础不以国别民族为区分,而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
“跨感觉迁移假说”和“新生儿感觉互通假说”认为,婴儿在四个月大之前,对于外界的刺激是不加以区分的,直接传送到中枢神经,因此一个刺激得到的可能不止一个感觉器官的回应,经过这个阶段之后,上文所提及的特定的区域才逐渐分化。也就是说婴儿由于生理上特定区域没有完全分化,而更容易产生通感。长大成人后,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儿时的这种感知特征,这为上文提及的感觉区域相互制约、互相联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通感建立在心理基础之上。共同的生理结构必然在心理结构上有所反映。这种反映集中体现在口语和书写中。当人们想描述一件事物时,通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再现身入其境的感受,同时达到表达的最佳效果。而这样相同的心理结构还表现在不同语言在通感上的类似或相同表达上,此处仅以汉、俄、英三语为例:
暖色
тёплым цветом
warm color
颜色何以有冷暖呢?但是三种语言都不约而同的把视觉和触觉联系在一起,其实色彩的冷暖感觉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由于联想而形成的通感。鉴于这种共同的心理感受 ,比如提到红色,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都能想到这是暖色,因为红色让人联想到火和热,进而得到温暖的触感。所以对于某些事物的相同認识是通感表达方式相似的基础,在这三种表达方式中我们看到,颜色本身并没有冷暖,但是视觉上会给人触觉上的感受,因此才会有如此生动的且表达相近的语言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相近的认知习惯。众所周知,人类的语言能够形成并自成体系,语言惰性是很大的一个原因。从共时态的角度看,在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内,语言一旦得到认可,那么就会约定俗称,代代相传。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人的认知方式上也是有习惯和惰性影响的。比如说,如果有过一次因听到粉笔划黑板的声音,而汗毛站立的经历,当再次听到这种声音,也许只是一点儿,但是上次的不快经历也会让身体做出相同的反应。在这里,第一次汗毛竖起,是通感在起作用,而后一次,则很大程度是上一次的不快印记所引起。根据与第二次汗毛竖起的相同原理,通感才可以使用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字也给可以生动、贴切的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以上三点都是通感产生的共因,也是通感泛时性的有力证明。
三、结语
语言并不是静止的,从历时态的角度看,它是不断演化和发展的。虽然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重心应放在研究共时态上,但是从历时态的角度研究语言的发展也是重要的课题。而影响语言发展的原因很多,通感只是外部原因中的一个,但是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修辞和认知手段,值得对通感进行多角度,有深度的研究。本文同时以中俄语料为基础,从通感在各语种中的定义和产生共因探讨了通感的泛时性特征。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28—129.
[2]钱钟书.通感[J].文学评论,1962(1):13.
[3]杨仕章.“通感”与俄语感觉形容词的词义演变[J].外语学刊,1998(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