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彭紫微
摘 要:20世纪80年代,陈思和提出“现代文学整体观”这一概念,主张从理论上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整体性研究。这一观点提出后,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非文学因素的遮蔽和干扰,具有创新和重写文学史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也不可或缺的存在一些弊端。从而使得“整体观”的远景产生了些许担忧。本文企图通过从背景资料、利弊分析等角度来解读陈思和的整体观,希望为整体观的前景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陈思和;现代文学整体观;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史
陈思和在《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这本奠基性的著作中,开篇就讨论了中国新文学史研究中的整体观问题。他提到这种“整体观”首先是中国新文学史的内部结构形式:“六个文学层次、三个发展阶段,构成了一个开放型的整体。”[1]另外,这种“整体观”还可以从中外、古今这个坐标轴去界定,“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性意义除了自身发展的传统力量之外,还在于它与世界文学共同建构起了一个文学的整体框架,并在这样一个框架下,确定自身的位置”[2]。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该理论的建构背景。
一、整体观的提出背景
80年代以前,新中国初成立,编写历史均以确立新政权在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与绝对权威为目的,从政治利益出发叙述文学发展,而非追求文学史本来面貌的完整呈现。文革后,思想解放,第五代批评家冲破教科书式的文学史框架,走在学术前沿,企图走出政治的桎梏,寻求创新。1984年前后,现代文学研究“创新”焦点集中于“整体研究”或“宏观研究”上,即追求学科内的综合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其中以黄子平、钱理群、陈平原三位学者为代表,便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到了一九八五年左右,尤其是创新座谈会后,它意味着现代文学研究进入了学科建设自身的阶段,我们发现这个学科单独研究不行了,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突破,开始进入宏观的研究,当时陈思和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是所谓的“整体观.”。当时很多的年轻学者都有两个想法,一个是走向世界,另一个就是打通近、现、当代。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陈思和提出的整体观正是当时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增长点,其主要目的是在拨乱反正和历史重评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开研究的空间和深度,把现代文学从政治史和思想史的附属中解放出来。并且,结合当时的创作环境,会发现,陈思和的整体观是当下文学写作标准的反应:1985年,文学创作标志着随一代人而生的新的文学精神与文学原则崛起,当时最重要的作家,与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现实战斗精神、现代战斗意识、现代主义、忏悔意识等主题都在陈思和的“整体”文学叙事中。可见在陈思和看来,整体观是“当下”与“过去”的的互相解释,是不断通过“新的作品”和“新的标准”来调整对过去文学的看法,实现整体观总结历史反应现实的野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一种既是学科研究方法论同时也是文学批评观念的整体观才得以建立起来。
二、整体观的理论构想
一是企图通过整体观这一概念,从理论上打通中国现代文学,跨越1949年的界限,构建20世纪大文学史,进行整体性研究。出于这一观念,学术界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其一,主张打通近代、现代、当代,把“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以进行综合性研究。其二,沿用“中国新文学史”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概念,以开放性姿态将当代文学纳入到其框架中,强调这一体系的历史延展性和内在精神联系,从而统和当代文学,打破“现代”与“当代”的界限,建立“中国新文学的整体观”。其三,折中的研究取向。认为现代中国文学从表面上看可以说是对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3],“现代中国文学”可以理解为“现代转型中的中国文学”,所谓近、现、当代文学,不过是文学现代转型中的不同阶段和形态。这些研究取向,尽管打通文学史的方式和成果各有差异,但这一理论构想所引发的文学史观念的变化,研究思路上的创新,都可提现它在引导文学这一学科的研究方向。整体观这一理论所带来的另一个明显变化则是,有德研究者走出自己的研究阵地,实现了学术视野的扩张转移。
二是,整体观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作为“重写文学史”这一宏观理想的一种理论思考观念。整体观背景下的重写文学史,一个共同点就是依据审美的、历史的原则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不符合整体观叙事的作品、作家、现象进行了某种历史性的剥离,而这一剥离的落的地方,这是我们的基本思路,这个思路一直延续到一九八八年。根据这个思路,把五十年代后期建构起来的当代文学.在历史阶段和政治性质上高于现代文学.的文学史图景作了一次颠倒的调整。五四文学被当成了新文学创作的最高点,当代文学没有对这一文学传统作出发展和超越,而是整体质量上的一次全面倒退。五四在八十年代被理解为一个多元的、自由的、民主的、走向世界的文化图景,在此图景下的五四新文学也被赋予相应的内涵。在这样的思路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被看成一个上升、降落、回升的线性发展过程[4],分别对应着五四新文学(上升)、当代文学(降落)、新时期文学或者当下文学(回升)。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实际上存在着两个视角,一个是站在五四看当代文学,一个是站在当下文学(新时期文学)看当代文学,这种首尾呼应的叙述策略强化了当代文学的非合法性,当代文学被视为一个整体性的历史叙事(五四的启蒙叙事)中的一个例外,被指认为是一段歪曲的或者出轨的历史。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性的叙事是借助非整体性来完成的,比如在对那些跨越现代、当代两个时期的重要作家的批评,在重写文学史时基本上都使用了一个同样的方法,就是把作家的早期写作和他的晚期写作进行断裂式的分析并予以对比,以此强化早期写作高于晚期写作的观点,于是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的早期丁玲晚期丁玲,早期郭沫若晚期郭沫若,早期老舍晚期老舍的文学史叙事,虽然这种把作家从其历史语境中予以剥离的方法遭到了后来研究者的质疑,但是在重写文学史中,这种整体观的理论预设却在最大程度上论证了当代文学以及产生当代文学的当代政治文化的偏颇,并以这种叙述逻辑实现了文学史研究和写作的去政治化。
三、整体观的理论意义
基于整体观的成长背景,与具体建构特点,整体观作为一种历史视角,之于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文学这一学科,都有不可磨灭的理论意义。
其一,它打破了过去新文学研究中将现代文学截然分开的批评时空观,用宏观思想把现、当代文学当做一个完整的整体来把握,带着史的审慎俯视新文学发展的流向[4]。
其二,它超越了启蒙、传统的束缚[5]。不同于“回到五四”这些启蒙传统思想的盛行,整体观强调“文学本体”的构建,强调文学史的构建应该脱离政治、革命的束缚回归到文学本身。陈思和在自主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教程》一书中便是打破这一桎梏,以作家作品来重写文学史。帮助青年学生挣脱教科书的束缚而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接触文学史实体,因此也有解放启蒙教育之功。
其三,超越西化与传统的对立[6]。在五四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均强调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于传统文学却持摒弃态度,使得中国文学的发展丧失了自主意识和民族特色。而整体观则强调传统与发展的兼容并包,提出文学革新者也无法摆脱自身文化背景与文化传统的影响,并且应该直面影响,在革新中融入传统的影响。
因此整体观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宏观与微观的有效融合上,它有利于帮助我们在宏观角度把握文学的变迁,又能对作家的进行具体的研究,不为批评家的情绪影响。
四、整体观理论的不足
整体观这一概念作为重写文学史这一庞大的历史工程中的的一大理论构建,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总结而言便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一定的排他性。整体观是八十年代的理论产物,强调让文学史去政治化[7]。因此,凡是不符合整体观要求的都会在编写过程中被剔除。因此,排他性体现在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左翼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叙事空间的挤压。甚至在编写历史过程中对鲁迅等左联作家按下不表,反而出现大批非主流作家占据文学史的编写大头。并且只强调在时间空间上对原本残破的历史图景的拾遗补缺,强调对旧的文学叙事的整体精神意识的沉潜含玩,造成人为文学史深层新分裂。
其二,对“后三十年”(当代文学)价值的低估[8]。陈思和在《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的开篇便阐述自己同意赵祖武的观点,认为现代文学的价值高于当代文学,并提出重写文学史就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这一做法实际上把五十年代后期建构起来的当代文学当做了文学创作的最高点。这一做法不为当代主流观念认同。
其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研究队伍没有完全实现打通,原本分属于现代或当代学科的研究者们,多数仍固守已有的研究领域,并未实现真正的信息畅通、资源共享。[9]而对于跨代作家的所谓打破界限则更是停在表面。不少跨代作家仍然被分置于现、当代两个时段单独论述,缺乏内在贯穿和有效整合,且厚现代薄当代。
五、理论实践前景
直面整体观的意义与不足,我们必须坦诚,具有创新历史视角的用整体观重写文学史,在当今面临着没有真正实践成功的尴尬境地。陈思和本人也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曾说:“二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文章在学理上看是很浅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这一理论的创新意义与对于传统文学史观念的冲击性的打破效应。在今天,实现整体观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目标或者说编写文学史的一个宏观指导思想(即使它看上去遥不可及)。首先可以尽可能的提高编者的能力——通史主编创造性的观念统摄是真正的关键,他们对具体文学现象的整体把握则是落实整体观的保证——从而提高文学史编写的高度。其次,正如陈思和所言,整体观这一重写文学史的立场是对的——重写文学史只能是两个标准,第一就是良知和道义的问题。我们要有良知,我们要说出真话,文学史就是这样,不能指鹿为马,明明是不好的你说成是好的;第二个我认为就是要从史料出发,一切都要从材料出发,从当时的一个实际情况出发[10]。这应该始终作为我们的一个编写文学史的指导思想,这也是笔者认为的整体观的实践前景。
参考文献:
[1][2]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3+15.
[3][7][8][9]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5][6]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中国当代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70.
[7]陈思和.知识分子精神与/重写文学史陈思和访谈录[J].当代文坛,2009(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