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宋词中茉莉花意象及其成因

时间:2024-05-04

沈雨洁

摘 要:茉莉是外来花卉物种,在晋朝时便已经传入了中国,宋人将茉莉花意象广泛写入词中。本文从园林技术的提高、茉莉可以消夏、茉莉与佛教渊源深厚和茉莉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这四个角度分析原因。宋人常称赏茉莉花“清绝”,体现出了宋人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宋词;茉莉花意象;成因

据《本草纲目》记载茉莉花在古代有许多别称比如:“抺厉”、“末丽”、“抹利”等,也被称作奈花。李时珍认为茉莉是从波斯由胡人传入,但当今学者多认为这种花来华的路线: 从印度、西藏,经南洋( 今东南亚) ,入中国南部,尤以岭南、福建地区为盛。后来更是在南京苏州等江南地区广泛种植,就连黄河流域也可见它的身影。

入宋以来,新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词的发展,词的题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苏轼提倡以诗词一体的词学观,托物言志的手法也被运用到了宋词中,用来表达词人的志趣与思想。茉莉花作为外来花卉,具有浓郁的异域特色,因其洁白的颜色和馥郁的香气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尤其暗合了宋朝文人的审美心理,被宋人写入词中。笔者拟对宋词中的茉莉花意象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宋词研究的深入添砖加瓦。

据笔者统计,《全宋词》中,出现茉莉花意象的词共有30篇(不包括作为词牌名),主要集中在对茉莉之色、之香、之形的咏叹。茉莉花瓣多为白色,花蕊呈淡黄色,总体上比较淡雅素净。如史浩《洞仙歌·茉莉花》:“琼肌太白,浅著鹅黄罩。金缕檀心更天巧。”就表现了茉莉花瓣与花蕊在颜色上互相补充和融合,相得益彰。同时,茉莉的叶子多为深绿色,花的白和叶子的翠在色彩上的碰撞也常常被词人所描写,比如赵世侠的《酹江月·信丰赋茉莉》:“缟袂绿裳无俗韵,不畏炎荒烦热。”史达祖《风入松·茉莉花》:“夜深綠雾侵凉月,照晶晶、花叶分明。人卧碧纱厨净,香吹雪练衣轻。”

茉莉花最被世人称道的就是它的香气十分清爽甜郁,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比如辛弃疾《小重山》:“倩得薰风染绿衣。国香收不起,透冰肌。”这是描写在大自然中被风吹不散的香气。宋人更多时候是将茉莉摘下放在案头枕边品味,比如:吴潜《秋霁·阶砌吟蛩》“枕边茉莉。满尘奁、贮香能腻。也不用,玉骨冰肌,人伴佳眠尔。”刘克庄《清平乐·居厚弟生日》“冰盆荔子堪尝。胆瓶茉莉尤香。震旦人人炎热,补陀夜夜清凉。”

茉莉花花朵小巧圆润,枝条纤细,颇有弱柳扶风之状,让人心生爱怜。宋代词人也多从茉莉花的姿态上进行描写,比如:刘克庄《卜算子·茉莉》“淡薄古梳妆,娴雅仙标致。”刘克庄《贺新郎·曾与瑶姬约》“爱万朵、千条纤弱。祷祝花神怜惜取,问开时、晴雨须斟酌。枝上雪,莫消却。”

中国的第一位诗人屈原以将,文人士子就善以香草美人,以喻忠贞。花的娇嫩与女子的温婉娇羞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茉莉花亦然。词人们也用美人来比喻茉莉花,比如“香滴滴。肌肤冰雪娇无力”(韩淲《 忆秦娥·茉莉》)和“素质盈盈瘦,娇姿淡淡妆”(陈允平《南歌子·茉莉》)用美人的洁白娇嫩的皮肤来形容茉莉花的花瓣。用美人的瘦来表现茉莉花枝条的纤细,郭应祥《虞美人》“梅桃末利东篱菊。著个瓶儿簇。寻常四物不同时。恰似西施二赵、太真妃。”将茉莉花直接对应成以纤瘦著称的赵飞燕赵合德。用花喻人,以人喻花,花与人通过词人的妙笔再现了各自的神韵。

在唐朝,诗人们开始用茉莉花入诗。到了宋朝,由于词学的兴盛,词人们也将茉莉写入词中。在宋词中提到茉莉花的比例较传统花卉梅花菊花等植物来说并不多,但是相较于之前有关茉莉的文学作品来说,宋朝对茉莉的描写无疑是有了量的突破,且在质的方面,对茉莉花的解读也开始形成一定的精神内涵。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茉莉花意象在宋朝出现的原因。

首先,宋朝统治者吸取前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开始采用文官政治,提倡“崇文抑武”。士大夫们在朝廷上得到重视,提高了社会地位。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就十分的重视,曾言:“宰相须用读书人。“开国宰相赵普也说过“臣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奠定了整个宋朝对儒士和士大夫十分重视的基调。加上宋朝经济发达,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作为社会上层阶级的士大夫们的俸禄也是十分可观的。物质上的富足必然导致对精神世界,对美的无限追求,对美的追求则集中表现在对良好居住环境的要求上。苏轼曾诗云:“于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1]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一方面体现了士大夫们的精神世界,是他们审美世界的外化。另一方面,优雅宁静的外部环境又能激发文人骚客们的创作激情,呼应他们那颗寻找美的心灵。

宋代园林技术伴也随着南迁也在不断提高,搜集奇珍异果充实自己的园林也必然是士大夫们所追求的。茉莉花颜色洁白高雅,气味浓郁芬芳,从视觉和嗅觉上都能给观赏者极佳的体验,无疑是装饰园林的极佳植物。以花佐酒,以酒祝兴。士大夫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提笔赋词也是在情理之中了。同时,统治者们也提倡官员们享受休闲娱乐的生活,《续资治通鉴》卷十二雍熙元年(984):“召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上曰:‘春风喧和,万物畅茂,四方无事,朕以天下之乐为乐,宣令侍从词臣各赋诗。赏花赋诗自此始。”[2]面对来自上层政治的压迫和猜忌,不少士大夫为了保全自身也不得不醉心山水花鸟之间,避免上层统治者们的怀疑。

其次,茉莉作为夏季开花的花中,可以为人们消溽暑,定心神。茉莉花花瓣白,蕊多呈鹅黄,色淡雅。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记载:“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 婆、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御两旁,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3]这里是描写南宋淳熙年间孝宗皇帝夏天避暑的场景,鼓风吹香,就算再怎么酷暑难当,这阵阵香气也会让人一扫烦忧。夏日,透过窗户望见纯白的花朵,便能一消心中烦闷。加上伴随微风吹进房间的香气,心中也更添一丝平和。“相对炎官火伞中,便有清凉意”。我们也注意到描写茉莉花的词大多写晚上赏花,形成了独特赏花模式“熏醒半床凉梦”[4]和“几度熏醒夜窗酒”。黑夜中一切感官都收到了限制,唯有嗅觉还保存着,绮丽缠绵的花香与寂寞的夜晚,形成了一种暧昧的气氛,这是别的花所未能给予的独特感受。

同为夏花,莲花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海棠虽“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陆游《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可惜正如宋人鹏渊才说“吾平生无所恨,所恨五事耳……第四海棠无香”。荼靡虽“无华真国色,有韵自天香”,但是开到荼靡花事了,不免寂寞徘徊。唯有茉莉“缟袂绿裳无俗韵,不畏炎荒烦热。玉骨无尘,冰姿有艳,雅淡天然别”

宋人热爱的梅花,那么在炎炎夏季梅花不开的时候,酷暑开放的茉莉可作为与精神上的梅花的替代品。宋人韩淲词云:“轻颦浅笑,小梅标格”(《忆秦娥·茉莉》)。宋人将茉莉与梅花相比较,称赞它有梅花的品质与格调,既轻盈淡雅,又小巧洁白。梅花不怕严寒,在雪中开放,而茉莉花在盛夏绽放,也不惧酷热吐露芬芳“像炎威,独逞芳菲”,在面对严酷的客观条件下,梅花与茉莉花都能坚持自己的本色,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姚述甚至说它“笑红梅,雪里开迟”,认为它比梅花更甚一筹。

再者,佛教与茉莉花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茉莉花入词。在佛经《毗那耶杂事》中就有对茉莉夫人传说的记载。在阿旃陀壁画里,菩萨的宝冠上就有镂金的茉莉花。茉莉花为白色,代表圣洁,且香味浓厚,许多佛香即是用此花作为制香香料,受僧人们的偏爱。由此可知茉莉花與佛教的渊源十分深厚。

传入中国后,茉莉花也仍然是祭祀花卉之一,是佛教的象征。唐朝时,李群玉就曾写过:“天香开茉莉,梵恕落菩提”[5]这样的诗句。宋朝统治者提倡佛教,“浮屠氏之教有俾政治”[6]当时不少士大夫都与僧人禅师来往密切,佛儒融合甚密。

茉莉花除了用于佛教祭祀,还可以放在案头把玩,使人时时刻刻都能沉浸在佛理的氛围之中。宋人王十朋的《点绛唇·艳香茉莉》词云“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鼻根充满。好利心殊浅。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西风远。胜鬟不见。喜见琼花面。”词人徜徉在佛法的海洋中,嗅着代表圣洁的茉莉,身心都得到了净化,便不再想功利的事了,表达词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最后,茉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可以用于制作香料和花茶,这不仅使茉莉花受到士大夫们的喜爱,闺阁妇人也同样钟情于茉莉的香与白,常常用茉莉花作为头饰装饰自己。宋因此代的词人们常用茉莉花来描写闺阁韵事。张孝祥就曾词云:“翠叶银丝簪茉莉”。就描写了一位女子头上的银饰与还带有绿叶的茉莉相映成趣的妙景。辛弃疾的词曾云“一枝云鬓上,寻人宜”,凭借一枝插在发鬓上的茉莉花,循着香气便能找到那一位要找的女子。周密的《叶合花·茉莉》更是用茉莉写人的词作中的精品:“虚庭夜气偏凉。曾记幽丛采玉,素手相将。青蕤嫩萼,指痕犹映瑶房。风透幕,月侵床。记梦回、粉艳争香。枕屏金络,钗梁绛楼,都是思量。”

三、小结

宋人描写茉莉花用的最多的词便是“清绝”,宋人的艺术审美一直是以清奇生新深隽瘦劲为尚,理学的兴盛又要求士大夫们端庄克制,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说:“这一个原则,他们称之曰‘道或是‘理。理亦称‘天理,‘天理的对面是‘人欲。天理、人欲的分辨,则在公、私之间。”[7]士大夫们运用这样的一个原则约束克制自己,从而导致了与唐代的恣意挥洒不同的审美追求,鲜艳夸张的艺术不再受到追捧,而茉莉花“清绝”的特点恰恰也暗合了宋人的审美心理,从中也不难看出宋朝士大夫们钟情于茉莉花的原因了,那也无怪姜夔写出“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这样的诗句了。茉莉花作为域外传来的花卉种类,却与中国文化积极融合,成为了承载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种文化意象,这从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性。

参考文献:

[1]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48页。

[2]毕沅著:《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

[3]周密著:《武林旧事》,西湖书社1981年版,第42页。

[4]唐圭璋著:《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732页。本文所引宋代词作,均据此书,下不一一注明,以避繁冗。

[5]周密著:《武林旧事》,西湖书社1981年版,第42页。

[6]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四“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冬十月甲申”条,中华书局2004年版。

[7]钱穆著:《国史大纲》下册,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795页。

(指导老师:刘嘉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