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中西文学作品中“驴”意象的几点共性

时间:2024-05-04

崔宇贺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西文学作品中“驴”意象的几点相通之处,以此为窗口窥得中西文化间一定的共性,便于日后更完整地进行中西文学作品中“驴”意象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驴”意象;比较;黔驴;人变驴

驴作为家畜的一种,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西方世界,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作为一个意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就中西文学作品中的“驴”意象进行简要分析,探究 “驴”为中西文化所赋予的几点相通的主题含义。

一、讽人愚蠢、驽钝、无能

同为家畜,驴马很自然地被人们拿来比较,驴没有马的英姿、力量,也没有马通人性、矫健灵活,因此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驴都被认为是愚蠢、驽钝、无能的代名词。成语“黔驴技穷”[1]出典自柳宗元《三戒》,用以比喻人有限的拙劣的技能用完、终露出虛弱的本质。“黔驴”由是指虚有其表、技艺低下的人。宋欧阳修《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五言二十韵》 “贪荣同衞鹤,取笑类黔驴。”又有“蹇驴”指驽钝、无用的人,东方朔《七谏·谬谏》:“驾蹇驴而無策兮,又何路之能极?”王褒《九怀·株昭》:“蹇驴服驾兮,无用日多。” “跛驴”与之意近,用瘸腿的驴子比喻平庸驽钝的人。如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序》:“欲戢劲翮於鷦鷯之群,藏逸跡於跛驴之伍。”

在西方,“驴”的这一形象特点集中呈现在《伊索寓言》中。与其它动物相比,驴表现得很愚蠢、不自知。如“狮子与驴子合作打猎”的故事中驴进洞里大喊大跳,把野羊轰赶出来而自以为很了不起,狮子说:“如果我不知道你是野驴子,我也许会害怕你。”[2]故事是在说,那些在行家面前自吹自擂而不自知的人,其实是真正愚蠢的人,必然会被世人讥笑。又如“运神像的驴子”故事中,驴子看到过往的人们都对着神像顶礼膜拜,就以为人们是向他致敬而洋洋得意、不肯继续赶路了。再比如“驴子与小狗”讲驴子学小狗的样子蹦蹦跳跳地跑过去,本来是想讨好主人,可结果驴蹄子踢了主人一脚而挨了一顿痛打。故事说明同样的事情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人,驴子却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实在是愚蠢可笑。《伊索寓言》中,驴以这类形象出现的故事还有“驴子与驴夫”、“驴和狮子皮”等等。

二、驴与宗教

在中国,驴与道教、佛教都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国古典神话“八仙过海”中,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的坐骑即是白驴:“张果者,隐於恒州条山……果常乘一白驢,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於巾箱中,乘则以水噀之,还成驴矣。”[3]诗有李贺《苦昼短》:“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五代齐己《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诗:“海内竞铁马,筴中藏纸驴。”《过陆鸿渐旧居》:“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驴与佛教也有联系。据考证,敦煌文献中包括多篇祭畜文,其中就有祭驴文,借驴宣扬佛教轮回、超生的思想观念。驴也多次出现在佛经中。如唐代诗僧修雅《闻诵法华经歌》、敦煌文献《驴驮经》等等,又有宋黄庭坚《沙弥文信大悲颂》“通身是眼,不见自己;欲见自己,频掣驴耳”,被认为是佛教的至理名言。意在说凡人要想了解自我,就得像经常拉扯驴耳使驴大声鸣叫一样,以此使自身警醒。

在西方,驴在宗教文化中同样地位不凡。在《圣经》中,亚巴郎祭献依撒格时备驴而去,驴见证了依撒格的平安归来。又有梅瑟在离开埃及四十年后、受天主派遣,骑驴归来拯救以色列民。驴子最光荣的时刻无疑是驮着主耶稣荣进耶路撒冷,此时驴象征着纯洁、虔诚的信徒。此外,《圣经》中驴子的不凡还体现在可以开口说人话。神藉着驴之口责备巴兰的妄行,正是“驴”三次拯救了巴兰,巴兰不再前去诅咒以色列,“驴”也就成为拯救古希伯来人的英雄。于是,“巴兰的驴子”在西方语言文化中有了特定的意义,用来指那些平常沉默驯服,现在却突然开口抗议的人。“驴”还象征着好运,若不是驴走失,父亲让撒乌耳去寻找,他们很可能遇不到先知撒慕尔,先知也不会把当国王的祝福送给他了。

三、人变驴

中西文学作品中,都有以“人变驴”作为惩罚的故事。如《太平广记·幻术三·板桥三娘子》写三娘子以幻术将投宿的旅客变成驴,季和将其识破并巧用技将三娘子也变成了驴。又如流传的“逆子变驴”的故事,讲周振辱骂父亲、忤逆不孝而夜里梦到阎王将其堕入畜生道。“人变驴”在佛学中也有所体现,佛家讲六道轮回、恶有恶报,“人变驴”作为一种惩罚,训诫人们要积德行善。在西方,《金驴记》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主人公以驴眼看人世,看到了人们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最真实的样子,体会了一番别样而深刻的心路历程。《木偶奇遇记》中小木偶匹诺曹在玩乐国只顾玩乐而受到了惩罚——某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小毛驴,经历了被卖到了马戏团、摔断腿后被卖给皮货商等等磨难而成长为善良、爱学习、有礼貌的真正的孩子。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文学作品中,“人变驴”都既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拯救和重塑。

以上通过文学作品简要分析了中西文化中“驴”意象的相通之处,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认识到,中西“驴”意象又有着各自的文化特质:如“驴叫”与古代中国魏晋风度、驴背与诗人苦吟,西方文化中“驴”好吃懒做、贪小便宜吃大亏等等。以“驴”为窗口,可以窥见文化间的共性与个性。“驴”意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柳宗元.柳宗元集 · 三戒( 四卷本)[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伊索.王焕生 译.名著名译丛书.伊索寓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3]李昉.太平广记(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