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是毋庸讳言的。面对体育事业发展新的契机,如何发挥竞技体育既有成就的作用,处理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关系呢,传统的高校体育在很多方面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及向社会化转变的进程。现代教育体制和培养目标呼唤着高校体育的改革应与社会接轨,最终实现社会化。本文就高校体育社会化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字:高校体育 社会化 课程改革
一、体育社会化和高校体育之间的关系
高校体育社会化也同样包含高校体育自身的社会化和通过体育来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具体是指学校体育突破其本身的限制,向社会教育的延伸和联接,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优势来促进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同时借助社会的力量来积极影响高校体育,促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使高校体育与社会其它方面和谐地发展。我国部分高校也有高水平的运动队,但是受经济基础、教练员水平和设施条件的影响,只有少数高校运动员参加国际性比赛,所以说发展高校体育的潜力极大。体育社会化是指社会对体育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即表现为:社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各种社会力量及其他形式直接对体育的发展、组织、总目的和任务进行规定、决策和参与,使体育作为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社会发展的轨道。根据这一释义,高校体育社会化就是将高校体育纳入社会发展的轨道,发挥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基本功能
1.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虽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体育彩票的发行,竞技体育的广泛影响,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社会体育的迅速发展,但社会体育经费还很贫乏,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受过专业训练的体育指导员数量有限,很大程度地制约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而我国高校的体育资源与之相比却相当丰富。高校中拥有了60%以上的体育设施和数万名体育教师。充分组织和调动起来将会大大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并且大学生也有较强的体育意识,他们毕业后成为社会体育的积极参与者和指导人员,都会对社会体育产生很大影响。高校体育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代的需求,势必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2.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需要较强的自发性和反复进行练习的耐心,并且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决定用什么方法改进自己的不足,巩固提高自己的长处。这种自我认识,自我意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改造的过程恰恰是个性形成和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化进程。在体育的群体活动中,学生学会遵守群体规范的行为,改变自己一些与群体不和谐的特性,并且他们对自我意识调整后会更加积极、自觉地参与。[3]体育社会化不仅培养了他们顽强、果断,努力进取的精神,还让他们懂得相互尊重。
三、新教育理念影响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态势
当今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智力生活和创新生活的主要基地,为了使高等教育向终身化、民主化、现代化等方面发展,世界各国都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作为大学体育也遵从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首先是整体改革理念。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是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一个社会组织系统,它有着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特征和复杂结构。同样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的理念,内容,目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系统整合,不能只是片面地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的单纯生物体育观,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人文精神,而是要把科学和人文密切地整合,使体育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客观条件以及学校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只有实现这样的整合,才能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其次是结构改革理念。体育课程改革的内部结构应围绕多样化思路进行,不同层次和性质的学校应当有不同形式的体育课程结构。办学规模不同的学校也要考虑寻求适合自己的体育课程内部结构。再次是模式构建理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社会需求,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方向发展。体育课程模式构建理念和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基本相同,它包含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整合、学科构建、生理构建和心理构建五个基本方面。在改革过程中每一所学校要力求以这五个方面为基础构建出适合本校特点的个性化课程模式。
四、高校体育课程发展下的体育社会化实施途径
1.以终身体育为导向发展思路,使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相结合
197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指出:“确信有效地行使人权的基本条件是每个人能自由发展和保持自己的身体、心智与道德力量。因此,任何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均应得到保证。必须有一项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与运动实践得以贯彻每个人的一生。”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在大学期间确立终身体育思想,将会对他们今后的道路影响深远。1995年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我国发展社会体育的重要措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配套工程。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最有效途径。高校体育教育在观念上要努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和主体的需要,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指定出适应的教材体系。在组织形式上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向终身体育体系过渡。
2.培养高素质的学校课余体育指导员
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一批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广博的体育专业知识、综合业务能力强、精力充沛和身体健康的体育指导员。建立由学生自己管理、自由参加的群众性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如在部分高校出现的各单项体育协会,就是一种学校课余体育较好的组织形式,他们在推动学校体育和课余体育社会化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充分利用场馆设施,积极开展社区体育,促进体育社会化发展
随着国家健身计划的推广和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法令的下达,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自我锻炼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群众对体育的不同需求将导致社会体育向多元化发展。通过国家投资和社会集资,不断修建和完善了相关环境的体育场地设施,为全民健身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建立了以各级领导为核心,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为骨干的社会体育组织。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及单位的场地设施和人力资源,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加快了体育社会化的进程。近年来,体育社会化不仅使体育本身受益匪浅,而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一鸣.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J] . 长沙大学学报,2007,(4)
[2]燕成. 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再思考[J] .浙江体育科学,2007,(6)
[3]李少明.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与体育课程改革探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2)
[4]卢恒竞.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实施途径[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5]申萍.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实施途径的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3,(5)
[6]周莹,申萍. 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特点及其途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
[7]周文军,杨芳良. 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思考[J] . 长沙大学学报,2004,(2)
(李俊辉,男,1973--,硕士,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籍贯:河南省洛阳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