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 娟
摘要:作为浪漫主义伟大诗人之一的济慈,他在其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表达其诗歌的蕴涵。本文通过对济慈几首诗歌部分章节的诠释来领略意象在其诗歌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意象 社会意象 情感意象
英国印象派诗人庞德(Ezra Pound)曾说过:“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理智和感情的复合物”。“诗人需要意象犹如人身之需要血液”(20世纪20年代诗人李金发)。客观事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物体,但能引起诗人创作的欲望或寄托诗人的情思,所以,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称为“意象”。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对领悟诗歌的意义,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之一,济慈在短短的六年(1814—1820)的诗歌创作中,写出许多属于英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诗篇。在他的诗歌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现在就结合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来谈一谈济慈诗歌中的意象的运用。
描绘大自然(nature)是浪漫主义诗歌表现的特点之一。在济慈的每一首诗歌中,都有对大自然的描绘。由于他长期生长在肮脏的伦敦闹市区,因此他也就特别喜爱难得一见的大自然,向往大自然中的种种奇妙。诗人在《秋颂》(To Autumn)中,第一节和第三节全部用以描绘大自然的美妙及芬芳,特别是第三节:
And full-grown lambs loud bleat from hilly bourn;
Hedge-crickets sing; and now with treble soft
The red-breast whistles from a garden-croft;
And gathering swallows twitter in the skies.
羊羔、蟋蟀、知更鸟、燕子,这些大自然中常见的给人带来欢乐的动物和鸟儿们,给读者营造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意境。经过早晨的喜悦和中午的迷醉,更显出一天最后一段时间里的闲适心情。景物也从葡萄架之类转移到夕照下的田、河流、河边的树、树后高高的云天。境界扩大了,人在自然界中也得到了丰足。
沉醉(effects of opium)是济慈诗歌的另一个特点。在麻醉品的作用下,诗人脑海里涌现了丰富多彩的想象。在济慈的《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中,诗人就运用了这种梦幻般的感觉:
My heart aches,and a drowsy numbness pains
My sense, as though of hemlock I had drunk,
Or emptied some dull pirate to the drains
One minute past, and Lethe-wards had sunk
诗人用hemlock,opiate等意象,写出了夜莺的歌声引起的感觉:仿佛饮了毒药或吞服了大量的鸦片,使全身麻醉,顷刻间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Tis not through envy of thy happy lot
But being too happy in thine happiness
诗人连用了三个"happy"来形容他此刻欢乐的心情。
夜莺的歌声尽管使诗人沉醉,想随夜莺隐没而去。然而,越想隐没,越无法忘却身边的苦难世界。这正如诗人曾谈及到的对人生的独特的看法,他把人生比做一所屋里的几间屋,人从幼年的“无思之室”进到壮年的“初觉之室”,又由黑暗的通道进到别的房间,每进一步都有不同的感受。在“处觉之室”里,先是陶醉,接着就因“心灵和本性的敏感”而看到“世界上充满了悲惨、伤心、痛苦、疾病和压迫”。由此,描写“社会”(society)这一浪漫主义特点在济慈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诗人在《夜莺颂》的第三节中写到:
The weariness the fever, and the fret
Here, where men sit and hear each other groan
Where palsy shakes a few, sad, last gray hairs
Where youth grows pale, and spectre-thin, and dies
Where but to think is to be full of sorrow
And leaden-eyed despairs
诗人用“weariness,fever,fret,grown,sad,gray,pale,thin,sorrow,despairs,die"这些与忧郁、悲伤、死亡有关的意象词,使读者感到一种凄惨、悲凉的意境。济慈从小家境贫寒,十五岁便做了外科医生的学徒。在那个令人悲叹的世界里,人们坐听彼此的呻吟,瘫痪老人最后几根悲哀的白发在晃,年青人变得苍白,消瘦以至死亡。此时,诗人已不再沉醉于迷幻之中,回到了现实。他的生活经历在此进入诗中,转化成了形象和韵律,让诗人及读者都无法摆脱由此产生的意境。
表现“孤独,是济慈诗歌中的第四大特点。在浪漫主义诗歌中,读者常能感到诗中流露的孤独,忧郁的情绪。在他的诗歌“When I Have Fears That May Cease To Be"中,诗人写到:
Of unreflecting love—then on the shore
Of the wide world I stand alone,and think
Till love and fame to nothingness do sink
在这里,诗人用"shore"和"wild world'等意象来比喻世界的广阔,但我却孤独地站在生活的边缘,当他感到诗才将尽时,他感到了害怕,孤独,直到死亡。
对美(beauty)和爱情(love)的追求是济慈诗歌中的第五大特点。诗人追求美的精神,在《希腊古瓮颂》(Ode on a Grecian Urn)中写出了古瓮的双重——瓮本身造型的美和瓮上浮雕画面的美,探讨了幻想与现实的关系,认为只有美才能永存。用“A flowery tale more sweetly than our rhyme”(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来赞美这只古瓮。爱情总是济慈所关注的。在《希腊古瓮颂》中,诗人描写了一种痛苦的爱情:
Bold lover, never,never canst thou kiss
Though winning near the goal-yet,do not grieve
She cannot fade,though thou hast not thy bliss
For ever wilt thou love,and she be fair
爱情就如古瓮一样,它的美是永恒的。诗人热恋范妮,却又可望而不可及,只能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但诗人并没有消沉,仍将永远爱下去,恋人仍将永远美丽。
以上是本人结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所谈论的济慈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从总体上来看,济慈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三大类: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情感意象。这些意象凝聚着诗人主观感受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各种各样的意象在济慈的诗中浑然一体,诗人运用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段,把逻辑上不相容的事物及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意象进行想象和扩展,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多彩多姿的、多层次的生活画面。
参考文献:
[1]何功杰. 英诗选读【M】.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杜,1998
[2]罗经国.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隋刚. 英语诗歌意境漫游【M】. 北京:外文出版杜,1998
[4]吴玲英. 从“意象”统计和分析看艾略特诗歌的风格特点外语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4期
(王娟,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