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付以琼
国学经典以它的思想性、文化性兼备的人文特点,多方面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能够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加强国学经典研习是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
何谓国学?“国学”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早已有之, 最早记载见于《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关、最高学府。国学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始于20世纪初,从其近代的演变发展看,大致经历了从“中学”到“国粹”,再到“国故”,再到“国学”这一过程。笔者为论述方便,把国学界定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总和。
什么叫经典?依照《说文解字》的解释,“经”是“织纵丝也”。古时书籍,刻写于竹简上,并用纵丝编连成册,因而借“经”指称书籍。随着书籍渐渐增多,人们为了突出强调重要的书籍,就有了“典”一词,《说文解字》解释“典”就是“五帝之书”,“典者大册也”。《尔雅释言》里说:“典,经也。”可见“经”与“典”两字常常连在一起使用,称之为“经典”。《辞海》解释为:“典范的经书”。《现代汉语》则诠释为“权威的著作”,即指一切超越时空局限的、具有持续震撼力的权威著作。
“国学经典”又是指的什么呢?笔者认为国学经典是指中华民族历代流传下来,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和时间的淘滤,仍保持其弥久常新的永久性魅力,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并获得不同民族、社会乃至世界的广泛认同的,具有典范性的文化著作。它以先秦经典及春秋时期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代戏曲、明清小说等。诸如儒家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道家的《道德经》、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和二十四史、通志、通考、大典、唐诗宋词元曲等。
以儒家为主的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统国学经典的地位与影响日渐式微,传统文化和教育出现了断层,国学逐渐被边缘化,国学经典遭受到了冷遇,导致中国高校因缺乏自身民族文化的滋养而处于无根状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以实现个体最大化的利益本质特征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对中国的人文精神造成巨大的冲击。
高校作为文化的引领者,对中国的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教育的迷失,教育的悲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高校积极推行通识教育,努力加强人文教育,旨在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不仅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要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政治性、功利性较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弱化,课程结构不合理,处于比较随意和松散的拼凑状态,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成为影响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瓶颈。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其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及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的处世美德和以“仁爱”为核心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这些传统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国学经典便是这些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它延续了中华民族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在通识教育中加强国学经典研读,引导学生与经典进行交流,在经典研读的过程中不断塑造灵魂,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从而自觉地以圣贤为榜样来立身行事,最终建构自己精神家园、素养和品质、生活与人生。这是国学经典研读的终极意义所在,也是通识教育目的之所在。
在我国大学现行体制中,经典研读课程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表面上看,较为全面,但实际上并没有确立经典导读课程基本的方向和理念,导致这些课程只是本科生主要课程以外的附加课,没有任何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在教学体系中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并以“天女散花”的方式出现,它只是增加学生课外兴趣的课。因而导致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国学经典研读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西南大学傅晨茜研究生对全国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高职高专三个层次的理工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在调查对象中,有高达75.1%的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国学与国学经典这两个概念。不少学生认为国学就是中国文学,是我国的古典文化,古典文学、礼仪之类;也有部分学生直接将国学与传统文学或者儒学等同起来。学生们没有完全认识到国学的真正涵义和研读国学的积极作用。[1] 可见学生对国学、国学经典认识较模糊。
据复旦大学“世界读书日经典文本阅读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经典文本阅读量上与国外大学生,特别是国外名校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绝大多数同学在3个月内对于两类经典文本(中外文学名著以及专业经典文本)的阅读量都在 3 本以下,而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是500至800页。这说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对经典文本的阅读现状是令人堪忧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很多大学生为了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纷纷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读外语、学电脑以及考研上,从而无暇阅读经典,即便阅读,也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同时把经典阅读降格成为文化快餐, 出现了诸多怪现象:原著没有时间看那就看缩写本, 缩写本看不完, 就看故事提要,甚至看看改编的卡通动漫。互联网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使学生们迷恋上了读图方式,他们逐渐远离了国学经典文本,心态浮躁而日趋功利化的阅读态度使学生不愿意直接去研读文学、史学、哲学等原创性经典,严重影响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面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国学经典研读存在的问题,国学经典研读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其研读效果。
教育观念是学校一切具体教学工作的依据和出发点,高校应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教育理念:只有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才有可能成为科技大家,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才能担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同时学校应加强宣传国学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学”和“国学教育”观:国学经典研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人格,能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根基。
国学经典研读仅仅停留在倡导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靠强有力的制度推动,学校应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国学经典研习核心课程,把国学经典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之中。在国学经典融入通识教育中,经典文本的选择尤其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过程,采取“模块”的方式选编国学经典作为教材;或根据学生的成长过程,确立不同阶段的学习主题,用永恒的命题如以真、善、美等主题为中心选编国学经典作为教材。
高校除了开设相关课程加以灌输和引导外,各有关部门还要密切配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举办国学经典解读系列讲座、组织读书交流会、阅读座谈会、阅读演讲比赛、评选经典阅读明星等活动,全面营造学习和阅读经典的群体氛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