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钉钉子精神落实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时间:2024-05-04

严学仕

摘 要

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仍面临突出问题,用钉钉子精神落实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中创新,不断增强责任教育和美德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和生命力,不断凝聚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的示范性和渗透性。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钉钉子精神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切道德品质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更是大学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倡导诚实守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构筑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诚信品德,是当前高校十分迫切和重要的工作。

1 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启示

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包括:第一是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程度不够,如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研究偏重于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的对策缺乏针对性和持续性,且对实践过程、实践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核心内容亟需凝练和升华,如当前的研究多是从诚信教育的某个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对策,导致诚信教育内容核心不明确;三是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和生命力有待提升,如在诚信教育中,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居高临下,从社会需要方面对大学生提出种种要求,很少考虑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导致大学生诚信教育明显形式化的倾向;第四是诚信教育的法制保障和基地建设缺乏,当前没有健全完备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法治保障,也很少有高校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基地。

诚信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钉子要合理用力,定“向”和定“量”很重要,既要注重力道,又要掌握节奏。在当前信用时代,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诚信教育工作,真正培养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需要用钉钉子精神来推进,教育效果更需要用钉钉子精神来巩固。

2 对策和建议

2.1 不断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行为趋向的复杂化、多元化,应该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进行丰富和完善,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建构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切实可行的诚信教育体系。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体系,提高诚信教育针对性。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诚信教育、经济诚信教育、学习诚信教育、就业诚信教育等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建构相应的理论体系,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注重对诚信教育本身特殊性研究和对诚信教育规律的探索,形成一套包括诚信教育涵义、内容、方法、途径、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理论体系,以满足社会对诚信理论的需求。

同时,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前列,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充分调查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深入研究教育模式与效果,对出现的新情况,积极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在实践中创新。

2.2 不断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责任教育和美德教育

信用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起码行为规范。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之一。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过度的溺爱、教育、保护导致他们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要求高而多,对自己的要求低而少,追求个人名利而较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这些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是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因此,一方面要借助我国传统文化发掘大学生责任教育的评价资源,另一方面要利用身边感人事迹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

***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大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目标,赶有方向,增强学生对改善社会风气的信心,促使学生争做高尚的人。

2.3 不断提升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遵循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不断提升诚信教育的亲和力。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守诚信的时代价值,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之中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将钉钉子精神融入诚信教育的内容和实践,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积极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提升诚信教育的亲和力。

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始终抓住融入诚信氛围这一主渠道,不断提升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生命力。在开展诚信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认知水平,增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诚信道德意志,养成诚信行为习惯,自觉地运用诚信,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善待他人,在热心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培养自身良好品质,构建深度信任关系。同时,持续不断开展美德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时段,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课堂内知识学习到课堂外实习、实践。

2.4 不断凝聚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的示范性和渗透性

完善和巩固诚信教育效果,需要在凝聚上下功夫,尤其要突出教育效果的示范性和渗透性。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首要的一点是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诚信”教育做好制度铺垫;其次,对于已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做到坚决的执行;再次,将诚信原则贯穿于“三育人”中,培养全员诚信教育意识,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的榜样和典型。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应遵循规律,不断在学校内凝聚教育效果的示范性。如在学校内持续宣传大学生身边涌现出诚信的生动事例,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诚信群体或个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凝聚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核,并能提供给其他高校学习和借鉴,体现出教育效果的示范性作用。

凝聚教育效果的渗透性要主题鲜明的倡导诚信,凝练新时期诚信的内涵,在形式、内容、路径上下功夫。诚信教育要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地身体力行,必须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的渗透。探索如何凝聚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的渗透性也为我们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其娟.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2):40-43.

[2]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导师寄语[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85.

[3]杜君.试论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01):134-1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