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邓进
摘 要
中国影视艺术教育进入新世纪之后,经历高速发展时期,步入了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的改革主要任务是整合资源,合理规划,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方式与客观的批判精神,建立特色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泛娱乐化;影视艺术;教育模式
所谓“泛娱乐化”现象,是指电视、网络等媒体制作、传播格调不高的娱乐类、选秀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笑料、“戏说”过滥,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甚至用打情骂俏、大话“性感”、卖弄色相的情节和画面来取悦观众,令收视率与票房增高。泛娱乐化是资本控制下信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投资机构要求媒体或者是影视作品最大限度占有受众、娱乐观众,创作者通过自我的构思与诱导方式设置各类情节,从而涌现当下出现众多格调不高,甚至连新闻策划也逐渐走入“泛娱乐化”的误区。这种现象无论是在市场还是在企业,甚至波及高校的教育,都有娱乐过剩的现象。2014年10月6日,***总书记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在新的形势下,媒体节目泛娱乐化、泛低俗化的风潮愈来愈显示出它的苍白与乏力。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赵雅文在《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一文中指出,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危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降低受众的文化品位”;二是“减弱受众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弱化媒介的社会职责”。 在人类文明史上,大学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也是人类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创造,大学教育在历史的变革中不断的演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及和谐社会建设深入人心,高校如何避开泛娱乐化现象波及的影视艺术教育低俗化,探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1 对教育主体充分的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方式
高校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应该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结合本校的特色,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发挥地理及区域特性,对于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目前北京大学探索“互联网+教育”育人模式,其他部分高校推崇“创新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等。无论是何种教学与教育模式的改革,都有着其必然与可探索性,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而言,学生必须学习基础课程,在基础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创造性潜能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教育已成为欧美国家创造力教育的共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与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动机、认知的方式、人格的特点、包括外界的影响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校园环境等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创造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当下的泛娱乐化的电影、电视市场体制中,作为培养单位,应该帮助学生确立新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市场研究领域,把学习和市场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对电视收视率以及票房高收入的现象与作品进行深入和市场调研与分析,客观正确的评判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树立学生良好的创作意识而不被当下低俗的影视现象与误导。
2 调整影视艺术课程体系设置,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课程体系是每个高校为了实现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本专业学科及进程的安排,它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在泛娱乐化背景下的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如何培养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又具有市场正确导向的人才与如何设计一套适应社会的需求又符合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都显得十分重要。
2.1 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学科课程结构,明确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是以延续课程或者系列课程、普及课程为基础,还是以维持专业课程原有课程门类与学分数量,适当调整与综合素质课程、专业必修、选修课程的份量,结合本校的特点,开设特色的课程。其次,强调“应用型”原则,审视泛娱乐化现象。强调基础理论必修课,突出专业实践课程的作用,强化专业创作课程的功能。从目前影视艺术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看,基本忽视了实践及创作课程的开设,虽然有部分高校开设相关的创作课程,但大多都是形同虚设,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较为放松。同时,绝大多数的高校在影视艺术专业中没有开设艺术批评之类的课程,忽略了学生对市场的认知与价值观的形成,导致学生影视艺术作品泛娱乐化现象普遍性。再次,优化课程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宽进宽出的影视艺术类学生,如何激发其学习兴趣与自我学习的动机,尤为关键。影视艺术类的专业特点要求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更高,不仅仅限于专业技术,更多的是从精神与意识层面突出作品的内涵,如若不优化课程教学过程,一味盲目跟随市场的动态,单一的教学也会使学生乏力,继而影响到创作作品的深度与说服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如何完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扩展学生的课程知识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的关键。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艺术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更为突出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这也势必引发高校对影视文化专业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在短短的10余年迅猛发展,有如雨后春笋,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发达的地区到欠发达的地区、从专业院校延伸至综合型的大学乃至普通的院校,而在社会转型期的经济体系中,泛娱乐化现象的普及也导致了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轨道偏离。首先,培养优秀的年轻教师是当务之急。日前高校年轻的教师都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准,但教学水平与专业视野较之年长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差距,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培养的人才,难免将娱乐的心态与意识带进高校的教学,从而误导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其次,合理引进企业的优秀人才。影视艺术为应用型学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可以了解最新的市场动向,刺激学生评判与探索市场的动机。再次,合理引进师资,对课程体系的开设,与单元教学形成良好的互动。
2.3 积极分析先进国家与地区的先进经验,构建影视教育的新模式
2.3.1 在教育模式上分析先进国家与地区的影视艺术教育形态
当前台湾与美国的影视艺术教育现状较为相近,采用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并且面对市场开设非学位课程,在课程设计上采用横纵结合交叉式的课程体系设计。他们为了拓展学生学习领域,整合教学资源,增加多元学习机会,设置跨学域及整合性之课程提供学生选择。较之中国高校,单一以某个学院开设的课程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也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与兴趣需求,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的高校实施,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其他学院的顶力相助才能取得成功,因为这种办学模式会变大教学成本,其好处是较好的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2.3.2 引导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进行小规模的实验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近年多次邀请国外高校的优秀教授以“手工作坊”的教学形式渗入到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在一定的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与学生的积极性。同样,高校也可邀请知名的企业专家进入本科课堂的教学,这样将课程的理论与市场的实践较为紧密的结合起来。再次,实践课程贯穿始终整个教学环节至为关键。影视艺术作为应用型学科,忽略实践环节,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削弱,在市场的竞争中就处于下风。
3 课程内容的改革与拓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化素质教学的意义在影视艺术专业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随着影视艺术学科的发展与不断的深入,单一类型(理论型或实践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内容与市场的需求格格不入,高校应该具有大学的气魄,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不拘于影视艺术某一领域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某一门核心课程为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开设,并与其它的课程形成体系。比如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三维动画课程就分为:三维动画(建模)、三维动画(材质、灯光)、三维动画(动作、特效),与大一的动画作品欣赏和大四的影视动画短片创作就形成较好的关联,为系列课程的延伸及重点课程的学习保证了必要的课程基础平台。其次,将某一核心课程分为两个不同的学期开设,例如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二维动画课程便分成了二维动画Ⅰ和II,二维动画Ⅰ在大学一年级便开设,目的是提前让学生较早的接触专业知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动手意识与能力。再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批判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域。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学生的意识容易受到市场的动态的冲击,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市场中典型的案例,发动学生一起共同讨论或者是在单元课程学习,提供学生调研分析的选题,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较为客观的评判,在课程的内容上,要求学生结合市场的动态,以市场调研报告作为辅助的评价手段考核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这也进一步的落实了教学体系的课程内容与市场体制的对接工作。
4 结语
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要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创新自己的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具有特色的学科与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教育本体范围内进行思考,还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激发学生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与对象,充分发挥其能力性与创造力,来激活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塑性。
参考文献
[1]张芳瑜,王稼之.台湾高校影视艺术教育考察报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