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各高校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社团规模,但如何正确定义社团职能、引领社团稳定发展,已成为各高校主要学生工作之一。目前社团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了学生社团的发展。要实现社团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各高校应从组织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可持续协调,从而促进高校社团良性发展。
【关键词】学生社团;问题;发展策略
1 高校社团的发展现状
1.1 高校社团的特点
1.1.1 社团类型多样化
随着各高校社团逐渐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阵地,社团便承担起了课堂教学的外延任务。在满足学生兴趣要求的基础上,其组织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学校目前共有学生社团61个,以文学类、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以及艺体类这4类为主。通过性质分类,职能分工,能使高校社团发挥更大作用。
1.1.2 社团运行差异化
学生社团是以学生兴趣为基础,以学生自愿为原则的学生组织。其发展的好坏往往取决于社团主要负责人的意志和能力。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发展较好的社团,社团负责人大多善于管理,因此学生参与积极性通常较高;而发展较差的社团,其社团负责人素质大多不高,从而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
2 高校社团存在的问题
2.1 社团制度尚未完善
社团从成立之初到发展之际都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为其良性运转的基础和依据。其中就应该包括完整的财务制度、评议制度、会议制度以及外联制度等。而现今大多数高校学生社团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相应制度都未能进行合理的细化或补充,因此在此环节十分薄弱,制度的不完善将会长期限制社团的发展并拉大不同社团之间的质量差距。
2.2 管理层次混乱不明
大部分学生社团在体制上都是由学校团委直接负责并实行管理,由于校团委工作范围较广,所涉及的方面较多,而社团工作只是学校团委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校团委往往不能花费过大的精力、人力,财力对社团进行扶持和指导,再加上学生社团联合会本身是由学生进行管理,其所能提供的程度比较有限,使得学生社团联合会无法处理部分社团的部分问题,而社团又无法直接与校团委进行联系。
2.3 指导老师不尽职责
在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中,一方面,各社团都需要有一名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各社团需要挂靠在一个固定的院系组织。对当下的情况而言,许多指导老师缺乏对社团的足够认识,往往在其有课的情况下才来学校,造成了社团负责人与指导老师交流甚少的情况,导致了社团在学院师生中的知地位和知名度都不高。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领导只重视学生会工作的开展,对社团的指导却出现漠不关心的现象,造成了社团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
2.4 社团传承力度不够
社团的负责人只关注社团当下的成绩,缺乏对社团的长远思考和传承意识,造成了许多社团上一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到下一届就变得销声匿迹的局面。其次,部分社团在较短时间里由盛及衰,使得社团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社团整体难以发展;这与社团负责人忽视对下一任负责人的培养有很大关系。
3 高校社团发展策略
3.1 创新组织结构模式
结合社团整体情况,明确社团组织形式,对社团内部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增加社团干部管理梯度。对重庆文理学院所有社团进行调研可以得出——社团内部组织结构模式的优化和创新会给社团带来良好的收益,收益包括社团运转方式的创新、社团负责人能力的提高等。
3.2 重视干部能力培养
社团干部是社团能够良好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社团的掌舵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团的发展和生命力,责任重大。所以要重视干部的培养,在素质和能力方面加强锻炼。
3.3 打造社团独特文化
社团文化是一个社团的生命力,它是社团成员的共同财富,是具有指导社员行为的价值观系统。高校社团具有流动性大、自发而非自觉等特点,更需要社团文化的凝聚作用来保持社团的稳定。通过社团文化的传承来规范和统一社团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并激励成员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3.4 加大社团指导力度
要让指导老师扛起责任,选派有能力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发展,并创造条件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意识和工作水平。同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学习兴趣不浓、理论基础差的现状,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作用,积极配合校团委以及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对理论型社团加以指导。
3.5 增加经费及合理筹资
制约社团发展的另一大因素是活动经费的紧缺。一方面,校级社团活动应该在学校学生活动专项经费中占有更高的比例,以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社团应将自身优势与社会商家的需求相结合,获取其资金支持。所以,社团的发展需要几代社团人的共同努力。只有依靠学校党团组织的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社团自身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学生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保证高校社团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洪春,苑帅民,赵庚.探析当今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及其创新性――以高校团委管理学生社团模式为例[J].文教资料,2008(09).
[2]祝成林.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3).
[3]翟承强.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及其拓展问题探讨[C].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罗小林,汪行舟,肖修林.高校社团工作分析与社团改革的思考[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04).
[5]王春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问题分析[J].教育时空,2008(02).
[6]伍力.论高校社团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的互动[J].甘肃农业,2003(08).
[7]王江.大学生社团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1998(06).
[8]穆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科学性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3).
作者简介
邱睿(1985-)男,重庆市永川区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作者单位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市 40216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