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海勇
摘 要 农村美术教育因其地域、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造成教育资源相对较匮乏。但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田间地头信手拈来的东西,如可雕可塑的泥巴,可染可画的石头,可编可塑的各种农作物等,如果能将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变成美术课程资源,那么农村的美术教育一定会呈现另一派令人振奋的景象。
【关键词】自然资源;农村;美术;课程资源
教育改革以来,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因师资力量,家长意识,经济基础,人文涵养等因素,造成教育资源相对较匮乏;就我区美术教育现状来看:在并区前曾是百强县市之一,地域和经济较其他偏远农村优势是凸显的,但在调查中,我区专职美术教师尚不过半(包括非美术专业和即将退休人员),师资资源尚且如此,其他教育资源的匮乏不言而喻,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农村美术教育,致使农村的美术教育相对滞后。
1 前言
我国教育部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化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进行美术教学。这一教育指导思想,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果能将自然资源变成丰富的教育资源,那么农村的美术教育可能会呈现另一派令人振奋的现象。
我们在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根据课程标准内容努力挖掘了一些可以丰富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自然资源,编写了一些适合本地域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补充了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不足,是丰富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2 首先我们对农村随处可见的泥土进行了开发和教学尝试
我们选用的泥土是普通的泥土,因为胶泥在山区农村很多,在非山区不很普遍,普通泥土在农村房前房后,村口河边,田间道旁,随处可取;而且泥土具有无毒无臭,柔软湿润,可塑性强这些特点,是极好的美术资源,而且在雕、刻、塑这方面的美术经典作品也很多,在借鉴,模仿,欣赏、创作的学习过程中也能有大量的资源可供参考。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不论什么学段造型表现的塑形能力的都是基本的技能培养目标。玩是学生的天性,我们让学生从起初的随意玩泥、学习捶打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逐渐掌握了搓、团、捏、压等技巧,也能熟练地运用牙签等综合材料对泥进行拼接、刻画。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四大特征(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实践性、强调愉悦性)和各种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很好体现。同时玩泥巴对学生的健康发育也很有好处,手指运动不但可促进手骨成长,还能促进大脑发育开发智力。尤其是在处理普通泥巴晒干就容易开裂的问题上,我和学生集思广益、上网查询、反复实验、不断尝试,终于找到在淘泥去沙后加入适量凡士林油和白乳胶,然后慢慢阴干的方法能使作品不开裂,长时间保存。干后还可以打磨、上清漆或颜色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得到了技能的培养,造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3 我们对玉米皮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教学
玉米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属玉米种,学名玉蜀黍。玉米皮是指玉米果穗的包皮,玉米在大部分地区称之为棒子,玉米皮在大部分的农村俗称棒子皮。玉米皮容易点燃,但不耐烧;不易腐烂,不能做肥料;即不能沤粪,又不能当柴烧,所以每年收秋后,成堆成堆的玉米皮是本地农村最头疼的垃圾,玉米皮简直成了秋收以后农村最大的“白色”污染。但是玉米皮质地柔软,纹理清晰,色泽质朴,叶片宽大平展。可进行剪贴描画;可进行折弯、编织;也可以染色,可塑性非常强。有许多地方用玉米皮发展编织业,也有用于玉米皮作画的,能不能变废为宝,把令人头疼的“垃圾”变成有益的美术教学资源呢?
我们根据玉米皮叶片宽大,质地柔软,可弯曲易折叠的特点,进行了原色平面和立体两大领域的探索研究。经典作品虽不太多,但玉米皮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和表现张力,在花卉的纹理和衣服的肌理处理上比纸和泥的操控性和表现力还要好。技法上我们借鉴其他材质的创作方法,运用剪贴、编卷、折等多种手段进行造型表现。就拿编来讲,编麻花辫看似简单,可现在别说男生,连女生也不太熟练,更何况编还分平编和拧编,单股和多股之说;不同的表现需求,就需要不同的表现方法。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讲作品的构图,形象的表现,材质的纹理和色泽,就连技术熟练程度和组员之间配合默契度都会影响作品的表现力。小小的玉米皮在学生的精心设计制作中变成别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美术技能,提高了美术综合素养,同时还变废为宝,提倡了绿色环保。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 我们对石头进行开发尝试
在农村周边最不缺的就是形态各异的石头,有适合进行绘画创作的面,加上石头所居的特殊纹理和质感,绘画效果是纸质材料不能实现的的,石头稍经打磨便可以上色,可以多次冲洗修改,且干后颜色不易脱落,因此尝试开发了 “石头画”创作系列。
石头画创作具有双重特性,因石头质地坚硬,不具备可塑性,石头本身颜色丰富,因此在创作中即要针对石头的形状来考虑主题与构图,又要考虑石头本身的底色在着色上的变化,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收集的各类石头的形状、特征、色泽,去大胆想像、拼摆、构图,进行拼贴画和情景画的创作练习。在反复多次尝试中,学生在构图、造型、色彩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5 小结
农村入冬或春初的广阔田野,枯草遍地,这些枯干草,也是美术的好材料;麦收后的麦秸还是编织粘贴的好材料,还有各种农作物的果实等等。只要用心观察,深入研究,这些都可以变成在农村的美术课程资源。
所以自然资源的开发是丰富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美术标准》中指出,“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与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农村有着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在这里仅仅是抛砖引玉,如果广大农村美术教师根据本地区的特色进行的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充分挖掘本区域的自然资源,使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熟悉的材质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提高农村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
石家庄市鹿泉区教研室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2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