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愿你带着微笑远行

时间:2024-05-04

好想写一篇标新立异的文字,悼念刚刚离世的施文标,可我没有那样的才情,只能用无尽的哀思缓解阵阵袭来的心痛。

2017年1月1日上午10时17分,正在外地采访的我突然听到他正在被抢救的消息,顿时像挨了一闷棍,大脑一下子懵了。因为我知道,12月31日晚他还在微信上给朋友们发红包,向大家恭贺新年;因为我知道,他在26日的聚会中还对要好的朋友们说,他要去北京看外孙女,从北京回来就请大家聚一聚;因为我知道,他的一个PPT正在完善中,还没有与摄影爱好者见面……

一位执著敬业、正直善良、开朗热情、热爱生活的人,突然间抛下我们走了,余下的岁月里,谁与我们打趣?谁与我们小酌?谁与我们拥抱?谁与我们聊发少年狂?

无边无际的沉痛中,有一点让我想起来颇欣慰,那就是在无数的场合,我郑重地对他、对无数要好的朋友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施老是我最敬重的新闻人!”

有太多的往事、太多的故事浮现在眼前,犹如一大群人要冲出一个狭窄的小门,其结果是人挤入,堵住门。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

我们最早相识,是在1994年的秋天。一天下午,施文标拿了一叠照片来找我,希望我在《前卫报》政工版登一下。照片反映的是某师组织随军家属进行技能培训,为即将就业做准备。照片构图巧妙,人物表情生动,文字说明也十分精炼到位。为了吸引读者关注,我给这组照片取名为《军嫂上“军校”》,并配了一个短评:《素质是最好的通行证》。没想到,这组照片和短评送审后,被社领导安排发了一版头条。在此后不久的一个晚上,施老自掏腰包,请当时的前卫报社二编室同志吃饭。事后我才得知,施老在社领导和编室领导面前说了我很多好话,并專门嘱咐一位老编辑吃饭时一定要叫上我。那时,我还是一个新编辑,与久负盛名的大摄影家一起吃饭,难免有些拘谨,可他却偏偏一把把我拉到他的身边坐下,并诙谐地称我为“俺的罗茂夫”,他的灵感大概来自于当时好多俄罗斯人名字中有个“夫”字,并当众亲切地称我为“俄罗斯朋友”。此举一是缓解了我一个新编辑坐二客的尴尬,也让聚会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此后不久,“安德罗茂夫”成为大家对我的一种亲呢称谓,我在机关能被大家所熟知,也自然少不了施老送我这一称谓的功劳。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军嫂上“军校”》这组稿件在第二年的军区军兵种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

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喜欢、欣赏,那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尤其是喜欢欣赏你的这个人是造诣颇高的长者、大家时,幸福指数定会爆棚。有了第一次的良好合作,施老一有好照片,必定会先给我,而我做版需要照片时,施老也不遗余力。当我做的版面受到领导表扬时,同事们无不羡慕我有一位摄影大家做供稿者。

记得2001年夏天,全军设置了一个宣传主题,叫做《赞颂新成就,喜迎十六大》。为了把这个专题做好,形象直观地反映部队在教育训练、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决定运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展示部队建设的成就。我把想法告诉施老,并给了他一张要找的图片清单,他皱皱眉,幽默地说:“为了中俄友谊,这事我办!”

永远难忘那个场景,永远难忘那感人一幕!中午吃饭时没发现施老,我饭后想去看看他干什么去了,这才发现他一个人只穿短裤背心,在闷笼般的资料库里找底片。七月流火的季节,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的资料库热得像桑拿房,汗水湿透了他的背心,能清晰地看到他的肋骨。他坚持不让我插手,现在想来不是客气,而是怕我帮倒忙。他的各类资料摆放整齐,放置有序,每张底片袋上都贴着一张一寸照片,几大排小方格木橱上,分门别类写着某军、某师、某旅、某团,甚至是某连某人,其严谨程度令^叹服。

大概是为了缓和刚才拒绝我帮忙的生硬,他有些自傲或许是得意地拿给我看几张照片:“你看看这几张,还有点意思吧?”我那时并不懂摄影(现在也不懂),但还是被那张名为《同龄人》的照片吸引住了目光。照片只从背后拍了四个人的腿,有两双腿一看就是年轻战士的,脚上穿着解放鞋,鞋上和迷彩裤脚上溅满了泥巴,另两双腿一看就是年轻姑娘的,裙边下是穿了高跟凉鞋的光洁亮丽的细腿。那一刻,我深深地懂得,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一定出自有思想深度的人手中。摄影师和摄影家的区别,大概也缘于有没有深刻敏锐的思想。

正直坦荡,坚持原则,应是新闻人恪守的底线,施老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年春节前夕,我和他一块报道军区首长看望慰问基层官兵的新闻。由于机关四大部都有陪同人员跟随,慰问时间又很短,施老抓拍的照片中有一个部门领导的形象不太完整。那时,Ps技术已比较成型,有人建议把其中一个职务较低的人P掉,把那位部门领导的头像装上去,施老一听火了:“我搞了大半辈子新闻,这样弄虚作假的事我坚决不干!领导若是批评我认了,但这样的事打死我也不干!”私下里,他气愤地对我说:“报道这样的活动,我的主要任务是拍首长和基层官兵,可有些人没数,变着法子抢镜头作秀,甚至跑到首长前面去。”其耿直较真的个性一览无余。

2008年,60岁的施文标出现在汶川抗震救灾第一线,作为年龄最大的新闻工作者,他和我们一样风餐露宿、昼夜奔波,最初的几天,常常怀抱相机在某个角落睡去,但一听到帐篷外面有动静,他便会机警地睁开眼。有两次部队半夜出发去抢险,采访组上车没发现他,到现场后却发现他早到了。他有个深切的体会:只有紧跟一线官兵行动,才能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

抗震救灾从生命救援转入生产救助阶段后,他在抗震救灾指挥部待不住了,执意到第一线去采访。60岁的他取道雅安,翻雪山,越岷江,穿理县,进汶川,走青武,宿绵阳,足迹遍布济南军区抗震救灾大军驻地,拍摄了无数撼人心魄的精彩瞬间。二十多天后,当他带着一身疲惫返回指挥部时,我们两人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这是我今生仅有的一次与一个男人拥抱!

2010年退休后的施文标依然挚爱新闻事业,关心部队建设,关心众多徒弟的成长,时常为基层部队培训新闻骨干。大概由于赋闲的缘故,我们的聚会也日益多了起来,前卫羽毛球队还专门聘请他当了球队的顾问。2015年春节前,他得知我要和顺亮、胜利去采访朱彦夫,还专门约了几个好友为我送行,拳拳兄长情令人温暖。

这次采访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推陈出新,因为早在1996年,朱彦夫的事迹就在全国范围内宣传过,近年没有更多新的事迹。作为老资格的新闻大家,施老清楚地知道难度所在。当他听说我们要拿出百分之七十的精力来起标题时,大声叫好,不仅时常过问进展情况,还曾贡献过几个标题。数天后,当他听说我们取了一个好标题时,迫不及待地问是什么标题,我故意卖关子不告诉他,他在电话那端急得有点气急败坏,那份纯真好奇,那份牵挂焦虑,全然不像一个65岁的人。

当《前卫报》以整整三个版的篇幅推出我们撰写的《高地之子——朱彦夫》时,施老专门约上好友,设宴为我们三人庆贺,那是—位老资格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后^最诚挚的褒奖!尊敬的施老,你的这场酒会温暖我们一辈子!

还有好多的话,还有好多的故事,萦绕在心头和脑海,无法心平气和地说出来。你门前楼下堆积如山的花圈,你门口络绎不绝的吊唁者,诉说着你为人为文为影的成功,愿你带着微笑远行。

尊敬的施老,一路走好!

(压题照片《一拜阵地》为施文标遗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