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文 本刊记者 关俊龙
第一次见到刘波就被他的一双手吸引。只见一团褐色的胶泥在他手中揉揉捏捏,一个长着招风耳、笑得露出大板牙的夸张泥人就跃然眼前,那活灵活现的姿态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这样特色鲜明的泥塑让人印象深刻,也让“平阳泥塑”被更多人认识。身为山西临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阳泥塑”的第六代传承人,刘波的泥塑作品以乡村人物为主,风格质朴、幽默,表现形式夸张、粗犷,充满了灵性,令人耳目一新。他说:“我出生于农村,乡亲们的喜怒哀乐就在我的脑海中,特别能激发我的创作热情。”
从一个爱好捏泥巴的农村毛头小子,一步步成长为业界有名的艺术家,多年来,刘波在泥塑艺术的道路上,辛勤耕耘,孜孜以求,在给一把黄泥赋予新生命的同时,也给自己开辟出一条宽敞明亮的人生道路。
与“平阳泥塑”的结缘,绕不开刘波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1982年,刘波出生于“平阳泥塑”的发源地——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邓庄镇邓庄村。
邓庄村距著名的尧都“陶寺遗址”不足5公里。刘波小时候经常去“陶寺遗址”玩,常常捡到一些泥塑的碎片、残体,这些东西就成了他爱不释手的玩具。年少的他不曾想到,这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会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1999年12月,刘波应征入伍,成为昆明市消防支队的一名武警战士。退伍后,刘波当了保安。由于他下班后总是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写字、画画,哥哥建议他去接受专业的学习。
2003年,经过一年艰苦的文化课和专业课补习,刘波考入了北方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开始接触到专业的雕塑艺术。
大学四年系统、专业的学习打开了刘波的艺术生涯之窗,让刘波真正从对雕塑潜意识中懵懂的喜欢,达到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都未曾有过的新高度。刘波在大学二年级时候创作出了泥塑作品《赶集》。与别人多用玻璃、金属、塑料等现代工艺材料不同,从小受家乡传统陶艺雕塑文化影响的刘波选择用陶土作材料。《赶集》呈现的是一位农村母亲带着孩子去赶集,孩子一手拿着冰糖葫芦,另一只手拉着妈妈往前跑的画面。刘波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母子赶集的兴奋,非常具有感染力,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夸赞和认可。这隐隐给刘波指明了今后创作的方向。刘波暗暗决定,将来的毕业创作也要采用陶艺雕塑这种形式。
大学里的专业学习提升了他的艺术修养,而毕业作品的创作过程则直接将他送到了“平阳泥塑”的传承之路上。
为了给毕业作品寻找灵感,2006年12月,刘波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近千里之外的山西省临县的碛口镇。经过一个月时间的采风,他决定选用当地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场景做素材,将陶艺技法和雕塑技法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组独具特色的雕塑作品来。
艺术是要传承的。刘波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寻访名师。2007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陶艺家李五奎并拜其为师,让他帮忙指导自己的毕业作品。刘波的学校在银川,而李五奎老师的工作室在贺兰县,两地相距很远。在向李老师学艺的日子里,刘波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坐2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才能到达目的地。多年后他回忆说,自己最开始的状态是崩溃的,一个多星期过去了,仍做不出一件完整的作品。“我之前做的雕塑都是有架子的,但陶艺雕塑必须是空心的,而且泥有伸缩性,受温度、湿度影响很大……”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刘波的压力与日俱增,他向老师袒露了要放弃的想法。“你明天再来,我做一块你做一块,要是还不行你再放弃。”李老师鼓励刘波说。第二天,在李老师的示范与指导下,刘波瞬间找到了灵感。之后,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毕业作品《李家山的晌午》,并在毕业展览上引起了轰动。这组取材于黄河岸边小山村的作品延续了《赶集》写意、夸张、粗犷的创作手法,奠定了刘波以后作品的风格与走向。《李家山的晌午》因其技法独特、造型生动、富有内涵被北方民族大学美术馆永久收藏,开了在校生陶艺雕塑作品被收藏的先河。
毕业创作的成功彻底点燃了刘波的雕塑创作激情,也激发起他传承和发扬“平阳泥塑”的热情。
2007年7月,刘波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离校之后,刘波没有选择在繁华的大都市就业,而是回到临汾继续开展泥塑创作。他说:“临汾的泥塑艺术水平很高,广胜寺、小西天等地的佛像,还有侯马出土的金代董氏墓陶戏俑,都是传统‘平阳泥塑’的优秀代表,现在从事这项技艺的人少之又少,需要有人来做系统的整理、发掘和延续。”
“初尝成功的滋味后,我觉得今后应该接过临汾当地的泥塑传统,把雕塑当成事业来做。”刘波说。2010年,他成立了“泥疙瘩陶艺雕塑工作室”,正式走上了传承“平阳泥塑”的道路。
这条艺术之路注定不平坦。刘波亲自设计了自己的第一个炭烧窑,然而几个月后就遭受了一次毁灭性打击。他满心期待地把3年多来创作的百余件作品放进窑里点火烧制,却听到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坏了!”刘波叫出了声。由于炭烧窑的设计不合理,烧制技术不够成熟,他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碎片,刘波几近崩溃。
“技艺不精,还得学习,必须夯实功底,精进技艺。”2011年6月,刘波自费去北京进修,一年后又拜著名泥塑大师于庆成为师继续学习。两年的专业泥塑学习让刘波的技艺和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2年,刘波再次前往宁夏,跟随李五奎先生学习陶艺烧制技术,并去江西景德镇、山东淄博等地学习钻研色釉技术。同年,他撰写了以《雕塑与南齐谢赫绘画六法的关系》为题的论文,这标志着刘波的创作从无意识走向了有意识,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写意雕塑”。
刘波不仅继承了“平阳泥塑”的传统技法,而且接受了传统的科班训练,其间又有业内大师给予更丰富的艺术滋养,使他的泥塑创作发生了质的飞跃。
现在,刘波的作品有了更浓郁的乡土气息,狂野、夸张而又注重细节,彻底打破了传统雕塑的创作形式,颇具梦幻主义色彩。
在后来的几年里,故乡的民俗风情、晋南农民的生活点滴、村里人的家长里短,全都成了刘波的创作素材。为了还原晋南人民的生活风貌,他创作出了作品《社戏》和《年年有余》。渐渐地,刘波的雕塑创作已经离不开这片炽热的黄土地,“平阳泥塑”成了他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近年来,刘波的雕塑作品得到了业内人士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多次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展览、比赛,并斩获各类奖项,部分作品被媒体发表或被有关美术馆、陶瓷研究所等机构收藏。由他主持设计制作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也被安放在北京、内蒙古、河北、宁夏等地,他主持申报的“平阳泥塑”项目被列入临汾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刘波本人则被有关部门授予“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临汾市工艺美术大师”“临汾市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并获首届“平阳工匠”提名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山西省雕塑家协会、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等社团组织把刘波吸收为会员。此外,他还担任了临汾市青联委员、临汾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粗犷、夸张、幽默、生动,刘波的泥塑很有特色。他能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总能令人耳目一新。”刘波的忘年交、著名作家刘登云这样评价他。
“生动有趣,民间味很浓,感觉就像立体漫画,反映了身边的生活。”山西省漫画协会会长李二宝这样说。
“独具匠心,才气横溢,充满灵性,观后令人忍俊不禁,感到余味萦绕。”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张昌河如此盛赞刘波的作品。
酒香不怕巷子深,刘波的名声还飞到了台湾海峡的对岸。
“好粗犷的泥塑!有味道!没想到山西有艺术价值这么高的泥塑作品!”刘波的作品赢得了台湾文化产业专家、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学者陈玠甫先生的啧啧称赞。陈玠甫深深为表情夸张、妙趣横生、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平阳泥塑”作品所倾倒。他向刘波发出邀请:“请您一定去台湾,我们将联合诚品书店为您举办个人雕塑展。”
面对荣誉、名声与夸赞,刘波兴奋至极但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忘乎所以是艺术家的大忌。李五奎大师的一句话让刘波始终不能忘怀:“原来我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做着做着肩上就有了担子。”为了赋予“平阳泥塑”第二次青春,把这种文化技艺传下去并发扬光大,现在的刘波也有了沉重的使命感。
刘波说:“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业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多年来,刘波一直在努力做好一位优秀的雕塑艺术工作者,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非遗传承人。他表示,今后一定会时时审视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心灵中的那一片净土,坚定地践行自己的人生信条,不气馁,不放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一个光荣的雕塑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