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作者/李进霞,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李进霞,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基础》作为讲授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的课程,需要完善和高效的教学模式。从计算机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的角度来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这当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并因此而拓展了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的应用领域。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本文就针对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在《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当中,课程特点比较明显,那就是知识点丰富,操作性也非常强。然而学生实际的学时确非常有限。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更加合理、有效的去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确保其能够与实际的应用充分结合起来,便于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很多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由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来使用,部分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甚至需要由非计算机专业人员重新设计、开发。 因此,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除了需要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外,还必须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为今后的应用奠定基础。《软件技术基础 》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该课程的内容也是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必备的知识。
1.1 课程特点分析
本课程不仅涵盖面广,有着较强的操作,而且章节之间往往会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例如,在软件设计和操作系统之间就存在着极大的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学生能够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这,要求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有一个综合的掌握。而且,由于本课程是融合了多门计算机核心课程之后开设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一定的工程开发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提炼出一条主线,让学生们能够围绕这条主线,确保其能够对知识点有个整体的把握,以便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与此同时,因为课程有着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其所设计的实验通常会和实际的工程之间脱节,并因此而限制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1.2 课程学情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讲授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之前,我们都会先讲授《程序设计基础》、《软件技术导论》等课程,在这当中,《程序设计基础》与本课程的联系最为密切,但是学生学得确并不理想,这也就会对本课程的教学产生不好的影响。对于,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来说,他们有很多的不足:自主学习意识不够,教师教一点就学一点,喜欢照葫芦画瓢,不愿动脑筋,很少有人会动脑来举一反三[1]。而这就会导致,如果教师只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点,学生就无法从根本上理解所讲内容。
1.3 课程教学问题
现阶段,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计算机课程都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板书来说,教学效率更高一些。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首先,现阶段,尽管有了多媒体课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仍然只是对呆板的照搬课本,大屏幕只是变成电子黑板,不能发挥更大优势,效果不佳。其次,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往往都会采用比较单一的实验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实验是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果只是照搬书上的代码,只会导致学生在遇到实际困难之时,空有理论而束手无策。更重要的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重视,导致整个学习过程都比较被动[2]。
1.4 课程内容丰富 ,课程难度较大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由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四部分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执行程序组成。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原理抽象、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难于掌握。
1.5 课内学时少,教学内容多
我院计划分配给该课程的学时数很少。而课程内容又很多,很多问题无法深入讲解,无法通过更多的实例加以说明。这给老师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压力。
1.6 学习目的不明,动手能力较弱
由于本课程内容庞杂,有很多学生在学完了这门课程后仍不知道为什么学,在实践中如何应用。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自然没有动力和兴趣,也很难把问题钻研透彻。 由于缺乏足够的程序设计、调试程序的能力,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从而无法体会到《软件技术基础》中所讲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基于上述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采用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1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虽然说《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且内容晦涩难懂,但是,相对来讲,其内容较为独立,可以实现每个知识点的独立讲解。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清楚的了解这门课程所需要掌握的只是与技能,并指导应当怎样去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进行该课程设计的前提及核心,便是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另外,由于课程学时受限,在进行真正的课程教学时候,教师应当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并对教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选择,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2 针对学生层次设定教学目标,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设计
在教学大纲指导下,调查分析学生的个体文化背景、学习需要和条件,精心安排学习过程,使学生采用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其他方式来达到学习目的。有些内容囿于学时无法讲全讲深,可以采用讲座的方式进行介绍。这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补充了学校教学知识相对落后的问题。以此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自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选用适用的教学手段
在现代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主要是实践者与参与者。所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教学关系,而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要求教师依据实际的内容与特点,并运用操作演示,理论讲解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等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学习。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的语言应当生动简介,并通过严谨合理的板书,来对内容加以描述与总结,方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一个直接的了解。因为,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环境,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的动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率。所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来合理的解决多媒体课件的大信息量问题,就要求我们应当辅之以有效的互动,塑造出一个舒适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好奇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去了解知识并掌握。此外,在每堂课结束之后,要求教师应当适当的进行教学总结,找出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加以完善与优化。
2.4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的动力。所以,为了实现有效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目的,就要求学生必须要为其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自主学习当中来。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可以尝试分组教学、实际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形式,让学生们组成项目化学习小组,并且,要求教师应当及时与班干部沟通,来对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动向有一个及时的掌握,并对教学进度及难易程度进行及时的修订,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5 课后抓紧总结,及时补漏提高
在每一次教学之后,及时地记下教学得失和心得,为进一步完善教学细节和教学研究留下最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这是一种有益的总结和再学习过程,也促进了一位老师成长和进步。
2.6 实践训练,巩固提高
现代教学模式在注重学生一定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软件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听会”、“看会”外,重要的是要“练会”。因此,必须加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而言,《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课程。与此同时,在这门课程中所设计的内容,也是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时所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所以说,我们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提高教师对于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热情、主动到教学过程里,使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强化其思考、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 [1]陈静,李雄伟,韩月霞,袁红丽. 思维导图在《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6,26:240—242.
* [2]刘洋,廖琪梅,常小红,张国鹏,卢虹冰. PBL教学法在《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2015,03:142—1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