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微信的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微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5-04

作者/易瑜,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微信的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微平台的构建与应用、2015年湖南省职成教课题(编号:XHB2015018)的研究成果。

基于微信的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微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易瑜,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微信的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微平台的构建与应用、2015年湖南省职成教课题(编号:XHB2015018)的研究成果。

微信从诞生到风靡的过程激发了很多的创新力量,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微课程为例,阐述移动学习、微信支持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及实践效果。

微信;移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微课程

引言

4G时代的生活带给了我们无限的精彩,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学习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学习。为了满足时代要求,微课潮也不断升温,微课标准越来越精确,制作技术也越来越精炼,传播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微课程为例,阐述移动学习、微信支持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及实践效果。

1.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Learning,mobilelearning的简称),它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PDA、MP4以及手持电子书阅读器等设备进行远程学习。它的研究从200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人机交互研究室启动“MobileEduca—tion”项目开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加入到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活动学习”是当前国内外移动学习应用的代表性的理论实践之一,以问题为中心组成学习团队,在外部专家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下,通过主动学习、不断质疑、分享经验,解决问题。而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建设为“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可以让学习者充分发挥“活动学习”的优势,活动的设计为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活力,可优化活动学习的效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 微信支持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

2.1 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基于微信平台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改革,通过微信平台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呈现,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的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增加了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并能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增加了师生间的主动互动,提高了学生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动画、文字、图片、语音等媒体形式对基础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中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课后可以继续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拓展。基于微信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微信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2.2 教学平台建设

微信平台是微信提供的一个功能模块,《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始前,在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公众号,开发微信课程教学平台。该微信平台的目标是从移动端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支持学生碎片化的学习,加强师生互动,为学生学习C语言提供课前基础学习、课后个性拓展复习等无缝学习支持。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功能:

2.2.1 内容推送

教学平台的首要功能就是教学资源的发布。《C语言程序设计》微信课程教学平台定期以群发的方式为学生推送相关学习内容,同时通过用户管理功能将对口专业的学生和非对口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将学习资源按需推送给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推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课前的预习微资料,包括课堂实例和项目案例、基本语法知识点、重难点预告和预习小测验;二是课后的复习微资料,包括疑难解答、课堂语法知识点的总结、复习小测验、作业及典型算法。

2.2.2 内容查询

当推送的内容过多时,会引起学生的查询困难。自定义菜单和自动回复功能提供了一种简洁的、基于数字和关键字的交互查询方式,体现了“对话即搜索”的特点。内容查询功能的设计重点在于对内容关键字的选择与回复内容的设计上。微信平台采用自定义菜单功能将学习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后发布,该平台一级菜单分别命名为“微知识”、“微练习”和“微程序”,每个都有二级菜单。学生可以通过菜单查询到自己所需内容。内容查询功能主要为课后的巩固复习提供学习资源。

2.2.3 协作交流

微信平台提供了1对1交互和课程微信群交互两种交互互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和微信群交互,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管理和学生进行交互。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3 实践教学

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一次授课为例,授课内容是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的三种语句,授课时间为1次课2个学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2.3.1 教学内容和目标

一是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格式、语句功能和执行特点;二是学会使用三种语句编写简单的循环结构程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动手编程能力;三是让学生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动性,激发求知欲,体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乐趣。

2.3.2 课程平台资源

首先是三个教学微视频,分别讲解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的格式、执行过程和语句功能;其次是以多种形式发布课前思考题、预习小测验、语法知识点的总结及课后复习题。课前思考题为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的两个课堂实例和两个项目案例,预习小测验为三种语句的基本理论知识,语法知识点的总结是将课件中的语句知识进行汇总,以便学生复习,课后复习题涉及到本节课所有内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3.3 教学过程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是微信课前基础学习;教师通过教学平台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教学微视频、课前预习小测验以及重难点知识等先导性学习资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后,进行自定步调地基础性微学习,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掌握基础知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自主构建新知识和先验知识之间联系,完成预习小测验。课前基础学习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中。所以微信课前基础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保障。二是课堂协作探究,答疑解惑。课堂教学是微信课前基础学习的提升阶段。

(1)教师提问、讲解重难点。教师随机抽取三位学生分别对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的格式和执行过程进行回顾。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前微视频内容进行总结性的讲解,解决共性问题。通过实例“2—100的累加偶数和”进行重难点知识讲解,重点内容包括循环的三要素以及三种语句的区别;难点包括循环变量的选取,for语句形式上的灵活使用以及不同问题中三种语句的选择。

(2)协作探究,解决问题。针对课前课前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协助学生实现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三种语句知识的意义建构。本节课主要讲解两个案例:

案例1:求某班学生C语言成绩的平均值。通过该实例讲解“计数式循环”和“标记式循环”的区别。

案例2:输出所有的水仙花数。

通过该实例讲解“穷举算法”,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判断某个数是否是水仙花数的先验知识和循环结构的新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重构。

(3)应用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呈现“做中教”、“做中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本节课中主要设计两个项目案例:

项目案例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软件界面设计—控制用户输入密码的次数。

分析:选择结构中学生已经实现了项目案例中的用户登录系统身份验证:如果密码正确,显示“欢迎使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否则显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当错误输入小于等于三次,可以继续输入密码。错误输入三次后,显示“密码错误,退出系统!”

项目案例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软件“选择菜单”的循环实现。

分析:一般用户在使用某程序时,在功能菜单中选择某功能并执行后,还应能继续在“选择菜单”中进行选择,直到用户选择退出程序。

3. 教学实践效果

通过对16级1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传统方式教学,对另外1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改革后,进行了教学效果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效果对比表

4. 结语

利用微信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利用微信平台将线上移动学习和线下传统课堂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程教学时间,对促进学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随时随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微信平台毕竟不是专业的教学平台,目前还存在如存储教学资源的容量有限教师对学生通过微信学习过程的监控不完善等问题,这些还有待更深入地研究。

* [1]郝蕊洁.微信支持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6—12—25.

* [2]李妮.基于SPOC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6—07—08.

* [3]魏洪伟,邸佳奇,孙惠杰.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09—15.

易瑜(1980-),女,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网站设计与安全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