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推进与监管——《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解读

时间:2024-05-04

张金帅,卢 锋,申灵灵

(1.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南京邮电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0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促进教育实践新兴发展和革新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而教育监管政策应变和框架变革远远滞后于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发展速度。为应对这一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ce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组织制定《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专业指导和明确分析,引导政策制定者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带给教育领域的发展机遇,合理应对人工智能与教育的风险和挑战,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1]。

1 发展与隐忧:《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出台背景

1.1 人工智能教育的风险隐忧

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当今助推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核心力量,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着力点。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潜力,可以对人类大有助益,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挑战却是不可避免的,引发了重大的伦理关切。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育人性与人工智能的技术效用性时刻都在冲突与碰撞,数据泄露、算法偏见等伦理问题备受关注[2],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不容忽视。但就目前来看,各国对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仍将处于长期探索阶段,技术快速更迭而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性[3],缺乏健全的伦理监督体系,一旦引发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所引发的教育伦理危机,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监管,制定与安全应用相关的规定,警示和规避人工智能教育存在的风险以推动教育人工智能良性积极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4]。

1.2 人工智能教育的规划倡导

2015 年,《青岛宣言》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而言是把双刃剑,建议建立全面的国家监督和评价制度,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2019 年5 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通过了成果性文件《北京共识》,重申加强对人工智能的规划和监管,倡导各国规划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并明确建议UNESCO 应该提供相关指引和资源,提升教育政策制定者的素养和能力。如何规避风险与挑战,从社会伦理、政策和法规等方面予以引导和监管,逐渐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视。针对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规划、政策进展不一等情况,UNESCO 在分析人工智能强化教育质量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汇集、借鉴、吸收了很多国家的新兴政策,于2021 年4 月出版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同年8 月推出了中文版本。该指南旨在培养、启示教育领域政策制定者,根据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效益、风险与挑战,从各国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土的人工智能教育战略规划、政策以及实施策略,以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实现。

2 问题与应对:《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主要内容

《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全篇共分为7 个部分,主要从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决策者的专业素养、人工智能与教育新兴实践的效益与风险、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监管政策的建议4 个方面进行阐释,向世界各国教育人工智能政策决策者提出对人工智能教育进行合理监管、政策引导的倡导和建议。指南主要内容框架见图1。

Fig.1 Main content framework of the "guideline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 policy makers"图1 《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主要内容框架

2.1 政策制定者关于人工智能的必备知识

指南建议全民,尤其是教育人工智能政策决策者具备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专业素养,同时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概念的缩略语,强调了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属性,简单回顾了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及发展历史,梳理了传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核心底层技术,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处理、自主代理、情绪检测、数据挖掘和人工创作等人工智能服务形式。指南还辩证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规律识别、统计推理和科学预测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潜能,认为其必将会创造出引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强调应理性评价人工智能取得的成就,对其潜能和理论局限性进行批判性审视,提出了人机协同智能的实施理论,建议世界各国政府制定政策来应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2.2 人工智能与教育共生的机遇和风险

许多研究将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分为面向系统、面向学生和面向教师三大类别[5]。而指南则将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分为教育管理和供给、学习和测评、赋能教师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终身学习四大类别,强调这4 个类别之间存在固有的相互关联性。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不只是为了满足单个类别的需要,更应该考虑其系统性。因此,指南提议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规划和政策制定应依据对效益和风险的全面分析和基于当地中长期的需要。

指南结合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典型案例,指出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新兴实践。例如,在支持教育管理和教育供给方面,大数据分析预测有助于辅助教育管理决策科学、规范、高效,也有助于教育供给方面的政策制定,强化学校教育质量;还可利用人工智能支持学习和测评,为学习者提供优质、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机会,催生新的检测和评价办法。但指南同时强调这样会会引发新的隐忧,包括教学方法的局限、人工智能技术的效果和对教师角色的潜在影响和伦理问题。

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尚处于知识传播层面,对于解决教育更复杂的问题、挖掘人工智能创新潜能还处于空白阶段。为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入创新,指南提出了人工智能与教育实现共同利益的创新方法:①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终身学习伙伴,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目标提供持续支持,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反思,实现学习目标并调整修改长期目标;②实行人工智能赋能持续评估,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扩展考试实践,实现规模化效果,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实施过程化监测评估;③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终身学习成绩记录,将学习者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的经历和成绩详细记录在案,为终身学习提供有效记录。

规范人工智能应用,还应确保伦理规范、包容和公平。目前学界对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引发的伦理、人权和不公平等问题已经有较多研究,如数据采集、数据滥用、数据泄露和数据分析等出现的已知伦理偏见和不公平问题,是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专家讨论的主流。也有公司意识到这一问题,倾向于伦理洗白,以规避国家或国际监管[6]。人工智能与教育互动所引发的未知具体伦理风险问题,如学习者数据收集、数据使用伦理边界的确定,学校、学生和教师对大数据集中呈现的退出和质疑,多级神经网络的伦理影响,人工智能商业资本和学校的伦理责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等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复杂性、符合伦理层面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等,这些问题还几乎没有开展研究,也没有相关准则、政策或法规来规范和监管,这也是指南指出要引起学者关注和政策制定者要特别注意的。结合《北京共识》相关规定,指南提出了指导性原则和策略,强调通过制定数据保护法规和有效监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确保数据伦理、公平、透明和合理使用,保证教育人工智能工具开发、使用,在符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帮助少数群体、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满足对教育的需要,实现优质教育的包容、公平。

通过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反作用,可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协作共生。人工智能虽然在数据处理、规律识别和统计推理方面具有强大功能,但在同理心、自我指导、常识文化和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需要人类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和创造性技能进行有益补充,实现人机协作共生。人机协作共生的和谐需要通过教育系统性实现,主要体现在:①促进终身学习,提升全民普遍的人工智能素养,普及大众对人工智能算法的认知,更为专业地了解人工智能对个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②在学校教育中提升青少年的计算思维,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满足人工智能工作岗位需求,为人工智能产业储备人才。鼓励高校或研究机构研发更具公平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和项目;③保障人工智能劳动力中女性的比例,确保人工智能劳动力的多样性、性别公平和包容性;④通过技能培训,帮助人工智能环境从业者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预防被智能技术取代的风险。

2.3 人工智能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挑战

目前,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存在很多挑战,需要克服很多障碍和桎梏。指南列举了部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引起教育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建立面向未来的教育系统,挖掘和释放人工智能的潜力,规避人工智能的风险和弊端,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3.1 数据伦理与算法偏见

指南提醒要解决教育数据伦理引发的数据知情权、数据管理分析和数据观问题,注意辨识算法自身的偏见、对数据的偏见以及未知隐藏在算法中尚未被发现的偏见,这些偏见都将会产生不利影响,要敦促纠正、缓解偏见的不利结果。

2.3.2 人工智能与性别平等

指南以亚马逊公司因系统存在歧视女性现象而弃用机器学习参与招聘为例,强调要确保将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项重要原则。引用《北京共识》相关条款申明人工智能程序开发、应用均应助力推动性别平等,提升女性在人工智能劳动力的比例,保障女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性和基本人权,防止人工智能将性别偏见扩散甚至放大。

2.3.3 监测、评估和研究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理论研究历史较长,而教育实践时间相对较短,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缺乏规模性实证案例和经验累积,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机会、教育内容、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治理的实际效益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监测、评估和研究判断。

2.3.4 人工智能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减轻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传输低阶思维的各种任务负担,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被取代,而是要求教师随着环境的变化、教学模式的革新动态调整自身角色的功能,强化教师在高阶思维、创造力、人际协作和社会价值等对学生的引导。

2.3.5 人工智能对学习者能动性的影响

人工智能基于规则和指令式的逻辑设计,以及在知识传播和内容传递过程中的主动推送形式和知识茧房效应会影响学习者的能动性,可能剥夺学习者的智谋培养、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元认知、批判性思维、独立性思考和其他技能的机会,割裂学习者之间的人际交流互动,忽视知识传递的背景和社会因素,放大教学方法存在争议的地方。

2.4 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应对及建议

2.4.1 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实施现状

指南分析了目前人工智能政策实施的现状,世界60个国家和欧盟地区实施了300 多项人工智能政策计划[7],这些政策计划分为独立式、综合式和专题式,主要聚焦4个领域,即管理数据和隐私、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确保机会平等和促进增强透明、助力于解决人工智能潜在问题和课程创新、经济扶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研究。同时,指南也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教育的全系统规划、国际合作、持续性经济投入和研究仍需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教育的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并落实到教育改革实践中,这些都需要政策制定者清晰地把握,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应用于教育领域。

2.4.2 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建议

指南确定了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全系统愿景,即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包容性和公平性;利用人工智能加强教育和学习;人本主义原则推动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观和技能,包括教授人工智能的运作方式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保障教育数据使用的透明化,且可对其使用过程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指南为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指导建议,即实施跨学科规划和跨部门治理,政策法规确保公平、包容和和合乎伦理规范,为教育管理、教学、学习和评估使用人工智能的总体规划;试点测试、检测和评估,并建立实证库;推进本土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3 推进与监管:《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启示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或实施人工智能战略,以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能助力教育的改革创新,满足大众对教育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需求,引导教育顺利完成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如何实现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现代化,规避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伦理、教育公平、数字鸿沟等方面的风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进行有效实验、创新,促进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监管,促进人工智能教育质量提升,也引发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

《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加速期的一份宣言书,它体现了造福人类与防止危害的统一、促进创新发展与应对风险关切的统一、推动加速与保持伦理的统一。指南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世界各国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制定,却为各国和地区人工智能教育改革创新、政策制定和监管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引。其以政策制定者为关注对象,从政策应对的角度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治理与监管,指出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创新,人工智能时代必备的素养,呈现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效益风险评估,激发教育政策制定者、投资者、教育研究者等各类群体发挥批判性思维思考,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应对挑战、化解风险,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

3.1 人工智能教育治理范式探索

3.1.1 总体规划,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治理顶层设计

人工智能教育既是教育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教育政策制定者应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发展潜能,重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一方面需要创新人工智能教育治理体系:政府和教育政策制定者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从终身学习角度规划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实施跨部门、多元协同治理,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和个人等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政府有必要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设置相适应的远景规划、制度安排、伦理规范和技术策略[8]。为实现国家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破除传统制度惯性,推动学校治理科学化、智能化,推进教育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数据开放体系,加强技术标准和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管机制与防护体系,构建创新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重要基础作用。动员充足的资金投入、其他资源和跨界合作伙伴支持教育人工智能,为人工智能教育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充足、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专业人员和教育研究者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和教育应用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创新。

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教育治理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治理科学性、精细化的优势广泛整合社会学、系统工程、管理学、大数据、脑科学等,探索多学科交叉协同的研究机制,为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或论证,以破解新技术驱动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问题[9]。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教育复杂问题的治理能力,及时预测和防控教育风险[10]。《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和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提高教育治理效率和治理质量。

3.1.2 重点监管,确保人工智能教育公平和伦理规范

技术的发展需要兼顾人文因素,体现负责任的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也要实现与人类价值体系的兼容,符合伦理规范。从《青岛宣言》到《北京共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当中应用所带来的伦理规范问题在近3 年来不断受到相关组织和专家的重视。有学者指出对于这些问题,世界各地几乎没有开展任何研究、没有商定任何准则、没有制定任何政策、也没有颁布任何法规来解决。此后,UNESCO 于2020年、2021年连续发布、修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力求对其中的问题作出回答。

UNESCO 发布的《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将会为未来各成员国的法治建设提供重要法源,将伦理规范调整的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进而实现伦理规范的法律化[11]。对人工智能教育变革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警示和规避,真正让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用政策服务于人、造福于人。

一方面,确立人工智能教育伦理规范和标准,需要通过基础研究加强引领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发展的数学基础理论研究,重视人工智能法律伦理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支持原创性强、非共识的探索性研究,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勇于攻克人工智能前沿科学难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遵循的道德和价值准则,保障人工智能教育的产品、实践和治理符合伦理规范,开发实现数据管理分析科学化和正确的数据观。例如欧洲机器人研究网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航天局开展了机器人伦理学相关研究,日本人工智能学会和谷歌等组织、企业也设立了人工智能研究伦理委员会,其目的在于预设道德准则、规定道德标准、进行伦理指引。同样的,我们也要以合法和合乎道德的方式确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愿景和指导原则,将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推广到教育领域,形成人工智能教育的伦理规范和标准,引导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合规开展科技活动。借鉴和汲取世界各国可供提供的人工智能政策的经验教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尊重生命权利和文化传统为价值原则,以保证教育公平公正为操作规范,加强对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问题的前瞻研究,推动并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教育伦理国际重大议题研讨和规则标准的制定,在世界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另一方面,强化人工智能教育审查与监管。首先,教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大多通过大型科技公司实现,这可能会导致教育数据和教育用户信息被公司垄断,有泄露的风险,可能会造成数据伦理风险;其次,可能存在算法技术风险,算法本身不具有偏见,但是算法的逻辑设计或者算法分析应用过程存在偏见,结果是否存在欺骗性、对师生的能力评价是否科学、是否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伤害都很难判定,加之数据鸿沟和效率优先等因素导致的学习者主体性危机等,都可能会产生新的偏见[12]。因此,有必要将人工智能资本纳入人工智能教育监管体系,引导科技公司对教育公共目标的关注,在实现资本利润的同时也要遵守伦理标准和价值规范,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此外,由于经济水平的不均衡,对人工智能教育设施的投入和数字资源的使用也没办法实现均衡化,可能会由此引发社会公平风险。应加大对人工智能与教育公平性监管,通过教育新基建实现人工智能教育设施和数字资源的地区均衡发展和普惠型提高,避免因为经济发展不一致引发新型的社会鸿沟,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和少数群体的合法权益。

3.2 人工智能教育本土治理生态构建

3.2.1 强化教育人文关照和人类智能审思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人工智能对人的消解现象也要引起重视。《指南》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具有侵入性和去人性化的特征而受到批评。事实上,人工智能只是没有情感的离身算法系统,其智能化体现为将人物化为数据,从数据的相关性统计出机器认为最优的教学方案,而无法从情境中把握因果关系进行因材施教[13]。这种没有情感的教育过程有违教育的精神属性,不利于人的身心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灵魂、有自我意识的活生生的人,人工智能技术不是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真正的本源。

在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时,应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坚守教育本真,以利于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域的应用应遵循教育的人本理念,不能越俎代庖,取代人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还是要服务和服从于循循善诱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开放[14],致力于增强人对生命意识的关照和反思,唤醒和增强人的生命意识,实现和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彰显和弘扬人的生命意义,这是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教育本质所在[15]。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先进,其教育应用依然要基于人本主义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照生命尊严和价值为根本目标,这需要政策决策者从多维度推动人工智能合理应用观念的正向生成。

在人工智能教育中,技术是服务于教育、服务于人的,应确保人类智能的独特地位,类人的智能技术要服务于人类智能。人类智能是独特的,除了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和控制外,还有对生命意义和艺术、审美等精神领域的关照和思考。人工智能技术是由人设计出来,根据人的需要而实现的人类身体机能的强化和延伸,在逻辑计算、大数据处理方面的水平再高,也只是人类智慧在技术上的体现,而在人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体系和价值建构方面是无意识的。政策决策者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辨析智能技术对人产生的多重影响,帮助师生摆脱技术的羁绊,激发人的智慧潜能,最终实现人与技术各显神通、协同共进,走向新的教育生态平衡。

3.2.2 推进本土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教育为基本理念,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实现手段,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形态为表现形式,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育环境,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育治理范式的革新[16]。只有实现人与技术协同发展,达到技术工具性与教育价值性的动态平衡,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治理和谐交融的动态平衡,才能形成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的协同发展,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实现自适应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角色转变,教师在传统教学环境下重复性、单调性和常规性任务也会被人工智能工具所替代,减轻教师负担,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创造性、情感性和启发性工作[17]。

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本土化生态建设,达到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治理和谐交融。人工智能技术跨学科属性要求教育治理要实现跨部门、多元协同治理,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等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共建智能教育数字生态共同体[16]。政府做好教育治理的顶层设计,引导企业从本土教育价值角度开发设计新服务,鼓励学校从教育管理和学生发展方面主动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本土人工智能教育、创业生态系统,实现智能教育数字生态共同体共生、共创、共赢的动态平衡。

3.3 人工智能的全民素养提升

技术环境的变化要求人的能力结构与之相适应。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素养要求人们要具备融合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计算思维、数据素养、伦理规范意识和批判沟通等能力。采取体制化的行动,提高社会各个层面所需的基本人工智能素养[16],不仅仅体现在加强人工智能各行业的专业素养,更包括普及、提升普通民众、甚至弱势群体的人工智能通用素养,保证人工智能时代全民终身学习的权利。

3.3.1 提升人工智能专业素养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都有渗透和应用,需要培养具备与人工智能协同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和创造性等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首先,提升政府和教育政策决策者的人工智能素养,掌握人工智能的工具技术理性和政府治理的公共价值理性,始终把握教育治理主体者的能动性,避免盲从人工智能技术治理手段[18];其次,培养一批具有设计、编程和开发人工智能系统专业知识的人工智能专业人员,以及管理和领导能力兼备的人工智能企业家[19],为人工智能持续发展提供技术研发、管理和政策规划,如英国和肯尼亚实施青少年人工智能计划,旨在激励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企业家和领导者;然后,各级学校教育着力培养具备计算思维、数据素养和编程能力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为未来人工智能工作岗位和职业做好长期人才储备,如我国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将算法和计算思维列入其中,强化对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最后,培训机构对可能的失业人员或人机协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智能技术职业培训,使其掌握人工智能岗位技能,满足其人工智能职业和岗位的短期需求,如新加坡Skills Future 计划专注于提升数字技能提升和培训,特别包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与人工智能世界和谐相处。

3.3.2 普及人工智能通用素养

人工智能时代对普通民众提出了人工智能通用素养的要求,即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知识,能够辨析人工智能对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解读,辨识人工智能对自己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保障自己的隐私安全和公平权益,更好地融入人工智能世界,平等享受人工智能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避免因为人工智能造成的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和社会不公平。例如,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由于性别歧视原因在人工智能领域工作比例较低;老年人需要消除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生活障碍,学习新的生活技能,了解人工智能的运作方式,适应人工智能的生活环境。加强对普通民众的人工智能通用素养科普教育和宣传需要提上日程,目前已有公益组织注意到这一社会现象,着手开发免费在线课程进行人工智能通用素养的科普教育,如OKAI 以交互图像和动画形式为没有计算机学科知识背景的普通受众介绍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普及人工智能基本知识。

4 结语

人工智能教育是人类科技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作为教育政策制定者、商业资本、社会组织,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为迎接这个时代做好充分准备。指南不仅为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政策建议和指导原则,为人工智能教育未来的发展进行有益启示,还为商业资本的智能技术研发指引了方向,更为普通民众,特别是妇女、老年人和其他少数群体和弱势群体教育的公平性、包容性权利提出了监督和保护原则。主动求变应变,抓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地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探索更加完善的教育治理范式,构建教育新生态,以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助推实现人类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