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近5年在线教育研究热点与前沿探析

时间:2024-05-04

镇丽华

(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通 226000)

0 引言

在线教育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各类人群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学习者多维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推动和发展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亦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育已成为保障学习连续性的主要手段。在线教育生态体系庞大、分支众多,涵盖了在线教育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在线教育发展要求、在线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研究内容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对在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为更好地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运用可视化软件绘制在线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剖析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以期为在线教育的深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以CNKI 作为样本数据库,鉴于核心期刊文献质量更高,对问题的研究更深入,也更具代表性[1],在选取样本数据时,期刊来源类别勾选“北大核心”“CSSCI”“CSCD”,以“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在线教学”“移动学习”“MOOC”“慕课”“e-learning”“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作为检索关键词,时间范围限制为2017-2021 年。经检索得到2 364 条记录,手动剔除资讯、期刊导读、访谈发言、意见发文、会议报道、机器学习领域的在线学习算法等无效数据,最终得到2 230 条记录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数据集。采用CiteSpace、Bicomb 与Origin 3 种软件对在线教育领域的年度论文刊发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需先将数据集的题录信息分别以Refworks 格式(支持CiteSpace)、NoteFirst 格式(支持Bicomb)、自定义xls 格式(支持Excel)导出。

2 文献计量分析

2.1 发文量统计

采用Origin 对样本数据进行年度论文刊发量统计,结果见图1。可以看出,近5 年来我国在线教育发文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具体可分为3 个阶段:2017-2019 年期间发文量持续下降,主要原因在于2017 年前开展的在线教育各方面研究日趋成熟、饱和,已全面进入洗牌期,而且这一阶段在线教育仍只作为学习者的补充学习方式,尚未开启全民在线学习时代;2019-2020 年期间发文量大幅上升且在2020 年度达到最高峰,这是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后全国大规模开展的在线学习掀起了在线教育研究的热潮;2020-2021 期间发文量再次减少,表明疫情常态化后在线教育受到的关注度下降。

2.2 主流期刊统计

期刊作为学术论文的载体,在学科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的期刊来源进行统计能够定位该领域的热门期刊,有助于研究人员关注领域的重点刊物,明确投稿方向。根据Bicomb 统计,2 230 篇文献来源于352 种期刊,表1 给出了近5 年来在线教育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核心期刊。可以看出,《中国远程教育》发文量位居榜首,达到181 篇;《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研究》发文量均超过100 篇。前10 位期刊发文量累计占比38.162 5%,超过文献总数的1/3,说明这些期刊是在线教育领域的重点期刊,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在线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前沿趋势。

Fig.1 Numbers of annual publications from 2017 to 2021图1 2017-2021年度发文量

Table 1 Top 10 core journals of publications表1 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核心期刊

2.3 核心作者与合作关系分析

发文量是衡量某位作者对特定研究主题影响度与贡献度大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发文量进行分析可以明确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2]。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Nmax为样本范围内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发文数量;M 为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即发表M 篇以上论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3]。

当一篇论文由多个作者共同完成时,考虑到贡献度的问题,仅统计第一作者。借助Bicomb 软件统计近5 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在线教育主题论文的作者数量,共计1 900 余人,其中发文量最高的为南通大学的钱小龙,数量达17 篇。此外,新疆师范大学的李海峰、国家开放大学的王宇、江南大学的王志军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婧婧对该领域的研究活跃性较高,发文量均达到5 篇以上。根据公式(1)可得M≈3.09,即发表4 篇及以上文献的作者为在线教育领域的核心作者。表2 给出了核心作者发文量情况,可以看出核心作者发文量共计152 篇,占比远低于论文总数的50%。根据普赖斯定律,在线教育研究领域的作者离散程度较高,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Table 2 Statistics of number of articles issued by core authors表2 核心作者发文量统计

2.4 研究机构分析

对研究机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在线教育领域研究的机构分布与合作情况,为研究人员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方向。表3 统计了在线教育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机构,可以看出,近5 年来我国在线教育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为46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汕头广播电视大学研究实力也较强,发文量均超过30 篇。此外,从研究机构类型来看,发文量较多的为师范大学和综合类大学的教育科学类院系,该类机构的研究人员普遍具备扎实的教育专业理论背景,为在线教育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Table 3 Top 10 institutions in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表3 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

运用CiteSpace 对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分析,结点类型选择“Institution”,筛选标准选择“Top N”[4-5],得到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图谱,见图2(彩图扫OSID 码可见,下同)。图谱中每个结点代表一个研究机构,结点的大小与出现的频次成正比,结点之间有连线说明机构之间有合作,连线的粗细反映合作发文的强度。图谱中的589 个结点之间有468 条连线,网络密度值Density=0.002 7,数值偏低,说明合作较为分散。除了几所研究实力较强的机构,如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汕头广播电视大学等与其他机构合作较多外,多数机构为独立研究或局限于高校内部二级单位间的合作研究,跨机构合作研究较少。

3 研究热点与前沿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提炼和高度概括,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探测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与发展前沿[6]。

Fig.2 Institutional partnership map图2 机构合作关系图谱

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运用CiteSpace 对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点类型选择“Keyword”,筛选标准选择“Thresholds”,阈值(c,cc,ccv)设置为(3,3,21)、(5,4,21)、(5,4,21),运行可得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性值,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频次和中心性值排名前7 位的关键词包括慕课、在线学习、在线教学、MOOC、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移动学习,出现这一结果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都是检索词,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关键词是在线教育领域的核心部分,受到学者们的重点关注。其中,慕课的频次和中心性值均最高,表明慕课平台是开展在线学习的主流方式。此外,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的频次和中心性值也较高,这是由于在线教育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学者们以此为契机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推动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发展。

Table 4 Top 10 keywords frequency and centrality表4 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在线教育领域的主题结构,对关键词共现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3。图谱中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0.720 3>0.3,聚类轮廓值S=0.912 7>0.7,说明聚类效果显著且可信。每个聚类的成员信息如表5所示。

结合关键词共现和聚类信息,可将在线教育领域的热点主题归纳为以下几类:

Fig.3 Keywords cluster map图3 关键词聚类图谱

Table 5 Keywords co-occurrence clustering information表5 关键词共现聚类信息

(1)教学改革研究。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次教学模式变革,如翻转课堂、慕课、混合式教学、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等,每一次变革都给在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研究者带来变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契机与灵感,但变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成为新常态,因此高校需要多角度、多层次,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研究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发展路径。分析现有文献可知,学者们对在线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在线教育的策略构建理论和在线课程教学案例应用两个方面,例如白晓晶等[7]提出需要借助校外支持力量建立协同合作的混合教学改革共同体,并通过对某高校2 年4 个学期的跟踪调查构建了改革策略模型;王双群等[8]运用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科学建模,巧用多种途径梳理理论脉络,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者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研究。在线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决定在线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另一方面在线教育的过程不受监督,相较于传统教育对学习者的自觉性要求更高,因此常常暴露出学习者持续参与意愿不高、课程完成率低、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学者们为探究原因开展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如王均霞等[9]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在线学习投入影响因素多层次结构,确定了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董伟等[10]通过访谈获取教育平台用户的体验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3)在线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的融合研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11]的建议,明确了在线教育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国家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鼓励其推动终身学习的发展,在线教育作为推进终身学习的一个具体化手段,需与终身学习结合并为其服务。分析文献发现,学者们对该类主题的研究一是集中在在线教育支持终身学习的理论研究方面,例如钱小龙等[12]从理论指引、逻辑关系和实践方案3 个层面构建了一个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自我调节方式的框架;二是集中在在线教育推动终身教育体系下各类教育的转型探索方面,例如代毅等[13]研究发现精准学习支持服务视角下的慕课能够在综合的学习环境中提高成人在线教育的教学效果,推动开放教育的发展。在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新兴力量,想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从长远布局在线教育的战略地位,分层分类思考其与各类教育的共存与融合,将各种教育形态有机衔接起来,优势互补,最终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成。

(4)创新路径探索研究。在线教育作为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产业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未来教育行业的大势所趋,但从年发文量不难看出,当前在线教育已进入发展瓶颈期,近两年来学者们都在积极寻找下一个创新突破点推动在线教育转型升级。现有研究主要还是从技术层面讨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一是将直播技术与在线教育融合,增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例如王运武等[14]针对5G 时代直播教育的新形态、直播系统的构建以及直播教育的应用场景等进行了探讨;二是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在线教育融合,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如刘革平等[15]探究了基于元宇宙的智能教育环境构建策略;三是将大数据与在线教育融合,提供个性化资源与智能化服务,如李明瑶[16]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在线教育的个性诉求与资源优化问题。

3.3 前沿分析

突现的关键词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出现频次突然增多的关键词,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与趋势[17]。CiteSpace 软件具有检测突变词的功能,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后在控制面板中选择“Burstness”得到2017-2021 年间在线教育领域的突现词列表,结果见图4。图谱清晰显示了关键词的突现及持续年份。对突现词进行分析,可将近5 年来在线教育领域研究前沿的演进过程分为3个阶段。

Fig.4 Burst keywords list图4 突现词列表

(1)第一阶段(2017-2018 年)。该阶段的突现关键词主要包括微课、微信、融合、商业模式、版权、图书馆,可见这一阶段研究仍以在线教学改革为重点。一方面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优势在教学中得到推广应用,不少教师借助微课补充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凭借操作的便捷性和强大的统计功能被当作辅助翻转教学平台。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发展、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这一时期的另一研究热点为商业模式,学者们对在线教育企业如何在投入与产出之间构建全面、生态的平衡点进行了创新探索,以期促进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版权归属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引发了高度关注。

(2)第二阶段(2018-2019 年)。该阶段的突现关键词包括数据挖掘、内容分析、同伴互评、学习绩效、SPOC。在数据分析驱动教育与变革教学方式的大数据时代,学习者在学习平台上的在线学习行为均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于服务器或云端,如何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和整合,分析学习者的行为特征,为教师和平台管理者提供数据参考是这一时期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如何评价大规模主观作业也面临严峻挑战,同伴互评作为主流方案受到广泛青睐。学习绩效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在这一阶段,学者们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在线学习绩效的主要因素,如信息素养、学习投入度、学习准备度等。此外,SPOC 在这一阶段也被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3)第三阶段(2019-2021 年)。该阶段的突现关键词包括金课和课堂教学。随着教育部“金课”概念的提出,建设“金课”成为这一时期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诸多学者按照“金课”的理念以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形式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与实践,旨在缓解高校教学困境,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4 结语

本文对CNKI 近5 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关在线教育的论文进行了可视化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在线教育领域文献数量经历了从下降到上升再到下降的过程;研究作者较为分散,研究机构多为机构内部合作,跨机构合作较少;研究内容多涉及教学改革、学习者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在线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的融合、创新路径探索等方面,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微课、微信、商业模式、版权、数据挖掘、内容分析、同伴互评、学习绩效、金课等。

纵观以上结果,笔者认为未来在线教育领域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聚焦新兴技术,紧跟前沿话题。近年来,学者们已经关注到大数据、虚拟现实、5G 等新兴技术在在线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未来可以结合新的在线教育形式和新兴技术,紧跟教育前沿话题,不断探索内容创新,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②转变研究范式,创新研究方法。现有研究以思辨类型为主,即使是实证研究也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采用的量表也多为国外相关研究中的现有量表,可能会因文化差异导致适应度有所偏差。未来可以转变研究范式,扎实推进实证研究发展,采用实验设计等方法提升研究的有效性;③鼓励跨机构合作,推动研究多元化。从作者和机构的共现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在线教育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师范类大学和综合类大学的教育科学院系,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也不够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在线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因此,需要加强与高校、企业、社会力量等的合作,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思路,在融合中推动教育体系的发展升级,不断内生出新的教育范式,推动在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只选取了收录于核心期刊的样本文献,可能会影响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本文主要进行了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展现的是在线教育领域文献的形式特征,没有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后续研究可以扩大样本收集范围,采用内容分析法在热点分析的基础上发掘更多前沿动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