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8年高考改革,影响最大的是谁?

时间:2024-04-23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步伐不断推进,高考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三个招生文件,分别是有关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引起了社会关注和各种猜测。

新高考制度变革分析

1.考试科目的变代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改革后高考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新政实行时间: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三生开始实行。

变化:

从原来文理强行分科,变革为学科自由选择。

避免理科生缺少历史、地理教育,忽略文化知识的学习,缺少文化底蕴;而文科生则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应试模式,缺少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政策再无文理分科的区别,更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为大学的专业选择和今后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2.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1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间: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三生开始实行。

变化:

考试化整为零,更注重对日常学习和能力的考核,避免机械性应试。

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

3.外语考试

改革前:高考统考时只考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间: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三生开始实行。

变化:

这是一个巨大的改革,不再一考“定生死”,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也顺应了高校的英语课程安排。

4.综合素质考试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新政实行时间: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三生开始实行。

变化:

变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并希望能够改变教师评价学生的观念。

这个举措可以逐渐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让学校培养学生时,不再以学习成绩为核心,更加注重思想品格、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综合素质。

如何应对高考改革

1.加分项目大幅缩减,分数将更重要

取消了许多加分项目,包括:体育特长生加分、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科技类竞赛加分、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高中阶段省级优秀学生称号加分、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所有学生面对考试,只靠实力,更公平,考分就会变得更重要。

2.得语文者得高考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中,数学命题将大幅降低难度;英语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计入总分;只有语文广度、难度将会提升,所以语文将是最容易拉开分数档次的学科。

语文提高需要长期积累,要从小打好基础。未来语文的地位也许会和原来的奥数一样重要。家长最好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保持下去。

3.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重要

面对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将会是学校“分层教学”和“走班教学”,这就会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

所以除了选校,未来班级的选择将会变得更重要,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完全按照分数进行,不同等级的班级,讲课进度、难度、师资等都将不同。

所以家长的思想观念要及时转变过来,名校的光环已经不会再像从前了。

4.孩子各方面兴趣培养要常态化

改革后的高考将取消特长生的所有加分,但不代表兴趣培养不再重要。

根据政策,几年后,高校录取将不再分一本、二本……甚至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录取将按照专业进行,学什么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

之前学文艺、体育等特长多是为了升学,功利性很强。之后孩子学习特长项目的出发点、目的也都会不一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