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CiteSpace 5.0的科普资源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时间:2024-05-04

陈婕 刘光然

摘要 为了探究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发展轨迹,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6-2017)相关文献,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 5.0,绘制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科普资源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文献来源、研究机构、文献关键词、研究热点等分布情况,掌握我国科普资源研究现状、特点与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存在起步较晚、关注度不高、缺乏对多方面力量和资源的调动力、研究领域不够宽泛等问题,由此提出进一步加大对科普资源研究的关注度、调动多方面力量和资源、扩大科普资源研究领域等建议。

关键词 科普资源;知识图谱;核心研究机构;研究热点

DOIDOI:10.11907/rjdk.181031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8)009018805

英文标题Analysis of Knowledge Map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CiteSpace 5.0

--副标题

英文作者CHEN Jie,LIU Guangran

英文作者单位(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

英文摘要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n China,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f CNKI database (1996-2017)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map software CiteSpace 5.0,the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map and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are drawed;the time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literature,the author of the literature,the sources of the literature,the research institutes,the keywords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research hot spots are analyzed.The current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n China are maste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n China started late,the public attention is not high,it lacks mobilization of many forces and resources,the research field is not broad enough and so on;and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further increasing th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mobilizing the forces and resources in various aspects,and expanding the research fields of popula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英文關键词Key Words: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knowledge map;core research institutes;research hot spots

0引言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科普”)一直是国家开展科技工作的双翼,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1]的实施、全国科普活动日的开展以及《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2]的印发,科普工作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科普资源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的物质载体和条件,是科普活动得以完成的最重要部分,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3]。目前,我国关于科普资源已有的研究成果侧重于科普资源的概念研究、分类研究和开发研究。石玉林院士[4]在《资源科学》中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个维度对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尹霖、张平淡[5]从资源科学角度将科普资源归类为社会资源,结合科普内涵,构筑了科普资源体系,并对科普资源构成体系及其与社会资源的关系进行了说明。赵立新[6]、王少俊[7]、杜棋东等[8]对科普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科普资源开发存在科普人才匮乏,人力资源专业化程度不高,信息资源、产品资源原创性低等问题。其中,赵立新[6]较全面地提出了科普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对策。然而,此类研究尚需进一步聚焦于微观层面,基于知识计量学的知识图谱方法为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因此,本文利用知识图谱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科普资源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我国科普资源研究知识图谱,以期能够直观、形象地探究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发展轨迹,并为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1科普资源相关文献时空分布与分析

1.1科普资源相关文献时间分布与分析

研究成果的历时性变化趋势可从侧面反映研究领域发展状况,因此对国内科普资源研究的年度发文量进行统计[9],如图1所示。

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始于1996年罗冬泉发表的《科普教育令人担忧》[10],该文通过反映校园科普不被重视、科普读物少人问津以及科普场馆门庭冷落的现象,进而提出“科普,怎样负起历史重任?”这一值得深思的问题。由图1可知,1997-2002年文献量表现出缓慢增长的特点,从2003年开始,国内科普资源研究快速发展,至2013年达到了107篇的高峰,从2014年至今,文献量又呈现下降趋势。虽然近几年国内对于科普资源的研究有所下降,但近十年来发文量基本稳定在每年30篇以上。随着国家对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视,科普资源研究亟待跟进,未来需要更多研究者持续跟进研究。

1.2科普资源相关文献作者分布与分析

为了揭示该研究领域专业人员之间的联系和结构特点,反映其从事的研究领域之间关系及变化趋势,对837篇文献的作者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仅有8位作者发表4篇以上科普资源相关文献,表明该领域研究群体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具备凝聚力的研究群体。发文量最多、被引量最高、篇均被引频次最高、总下载频次最高的作者都是任福君,说明他的影响力较高,但是其发表的6篇文章都在2014年前,后续没有跟进,表明该作者对科普资源研究方向的关注度降低,说明科普资源领域的研究群体不稳定。另外,根据文献首次发表年份可以看出,该8位作者的首次发表年份较早,说明科普资源领域并未引起更多研究者关注。

1.3科普资源相关文献期刊分布与分析

为更清晰地揭示我国科普资源研究的发展状况,获取该领域的全貌,对该领域的定位及其关系进行微观分析,对837篇文献的发表期刊进行分类,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非核心期刊成为主产区,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为38篇,仅占4.54%。在《科协论坛》、《科普研究》、《学会》、《硅谷》、《海峡科学》刊物发表文章数较多,分别为176、44、23、16、12。发表数量前10位的期刊共发表科普资源相关文献319篇,占全部文章的38.11%。

2科普资源研究机构时空分布与分析

2.1科普资源研究机构空间分布与分析

CiteSpace 5.0软件可通过机构合作分析功能形成科普资源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并以此分析领域内的研究力量布局,探测学科领域研究学术团体。在合作图谱中,运行输出中的网络汇总表形成研究机构频次表,选取文章发表数量前10位的机构,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呈现明显的分散趋势,缺乏核心机构,前10所研究机构共发表文献82篇,占全部文献的9.8%;其次,研究机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10所科研机构北京有6所,粤、桂、鲁、浙各1所,全部集中于直辖市和沿海省份;同时,研究机构的性质决定了研究方向,10所机构中,中国科协及其附属科研单位6所,科普场馆单位4所,其中科技馆3所。中国科协及其附属科研单位关注领域较广,研究侧重于科普资源的宏观层面,而科普场馆单位关注面较窄,研究倾向于科普资源微观层面。

2.2科普资源研究机构时间合作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地表示科普资源研究机构演进与合作、更新与互相影响的情况,在合作图谱中,选择时区视图绘制科普资源研究机构合作的时序图谱。,如图3所示。在时区视图中,节点表示科普资源研究机构,节点的位置表示首次出现的时间,节点外圆环的不同颜色表示相应年份,其宽度表示不同年份内出现的频次,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共现或共引关系,即机构间合作频次,节点按照首次出现的时间而沿时间轴依次向上,进而形成研究机构间合作分析演进图。

由图谱可知,参与科普资源研究的机构数量庞大,但是,没有形成具备凝聚力的研究团体,研究机构间合作频次较少,根据社会网络分析法,密度表示各个节点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科普资源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密度为0.001 2,处于较低的合作水平。从时间演进来看,2004年之前,科普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协、浙江省科协、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省科协等机构,中国科协在2001年就开始关注科普资源;2005-2010年,科普资源研究机构数量迅速增加,科技馆、学校等机构大量涌现,这得益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年)》等政策的颁布,表明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方向的转变,这些政策直接带动了科普资源相关研究的发展;2010年以后,科普资源的研究逐步向中国科协书记处、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等机构集中,中国科协开展了大量重大活动,如:全国科普日、中国科协年会、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等,直接带动了其附属单位科普资源研究的迅速发展。

3科普资源研究热点与前沿分布与分析

3.1科普资源相关文献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主题和内容的直接反映。在CiteSpace 5.0软件中,高频次、高中心性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11],在布局中选择聚类视图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同时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按照频次量筛选出前30组关键词,如表3所示。

由图3能够直观发现科普资源研究的重點领域,每个圆形的节点代表关键词,大小各异的圆环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说明关键词反复出现,能够代表科普资源的研究热点。根据1973年多诺霍提出的高频词、低频词判断公式,科普资源研究高频词共有23个,前几位分别是科普资源、科普工作、科普事业、中国科协、科普教育、公民科学素质、科技工作者、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科技馆、全国科普日等。其中,公民科学素质、公众科学素质等关键词的含义相同,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等关键词的含义也存在交叉,因此,将其进行合并处理,同时,挑选出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得到科普资源研究热点包括:科普资源、科普教育、科学技术普及、科普事业、科普工作、公民科学素质等。由此看出,研究者更加关注科普领域的资源、教育、事业、工作以及公民科学素质研究。

3.2科普资源相关文献研究趋势分析

在CiteSpace 5.0软件中,引用量变化较大的关键词,即突显词或突显词的聚类被用来体现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12]。运行CiteSpace,得到科普資源相关文献研究关键词突变历史,共有22个突变关键词,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1996-2017年我国科普资源研究领域突现词分布较为分散,2010年前突现词包括:科学技术普及、科协系统、科普画廊、公众科学素养、科技工作者、企业科协、科普服务、省科协、创新型国家、农民科学素质、农村科普、公众科学素质、地方科协;2010年后突现词包括: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产业、青少年、基本科学素质、科技馆、科普场馆、流动科技馆、科学素质、科普教育,其中,科学素质和科普教育是近两年出现的,必将是未来几年科普资源领域持续关注的重点。

4总结与展望

4.1研究总结

(1)我国科普资源研究起步较晚。通过科普资源相关文献时间分布分析,发现我国目前能检索到的第一篇科普资源研究相关文献发表于1996年,而国外第一篇文献发表于1970年[13],比我国提前了26年。国外科普发展也早于我国,我国从2001年开始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而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分别从1960年、1993年、1994年就开始举办科学节(周)[14]。

(2)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关注度不够高。通过科普资源相关文献作者和期刊分布分析,发现该研究领域的作者发表文献数量较少,且首次发表年份较早,文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数量很少。然而,国外对科普发展关注度较高,美国科普政策首要目标就是要加强学生科学教育;英国各研究委员会基本上都设立了面向学校的科普计划;日本每年都会制作科技宣传录像片,在全国影视中心和主要科技馆放映[14]。

(3)我国缺乏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通过科普资源相关文献机构分布分析,发现我国参与科普资源研究的机构数量庞大,但合作频次较少,没有形成具备凝聚力的研究团体。然而,国外比较注重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澳大利亚形成了名人、科研、教育部门以及媒体各方力量互动的模式;美国注重发挥企业、民间基金会等民间力量支持科普;日本科普工作是由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完成的[14]。

(4)我国科普资源研究领域不够宽泛。通过科普资源研究热点与前沿分布分析,发现我国科普资源研究领域与我国对科普资源概念界定一致,偏向于宏观层面。与国外科普资源研究相比,既有如科普教育、科普工作、科学素养等研究方向,同时还包括如科普技能培训、社区科普、图书馆、互联网资源等研究方向,可见国外研究更加广泛、全面。

4.2研究展望

(1)提高对科普资源研究的关注度。公众主要通过媒体了解科技周,因此,建议国家鼓励媒体免费向公众发放有关科技周活动的宣传资料,不断充实报道内容。科技馆是进行非正规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建议国家从立法和资金保障两方面,大力扶持科技馆事业,发挥科普作用。同时,建议教育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强化中小学生在校科学课程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调动多方面力量和资源。建议各级政府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保障机制等措施,推动不同研究人员开展交叉合作研究,产生有影响力的成果,推动科普资源研究良性循环;同时,鼓励更多力量参与到科普资源研究以及科普事业发展中来,使政府、民间企业、学会组织负责行政及具体工作,提供必要资金;此外,使更多人员参与科普具体工作,如学校师生、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科技馆讲解员、科技工作者、媒体记者等,由此推动整个国家科普事业发展。

(3)扩大科普资源研究领域。要增强我国科普资源研究能力,未来需要研究者对科普技能培训、社区科普、图书馆、互联网资源等科普资源的各个研究方向进行全面研究,将研究领域覆盖到科普资源各个层面,覆盖狭义、广义等不同类型的科普资源,覆盖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不同功能的科普内容,覆盖内涵与特征、设计与开发、共建与共享等不同环节的科普资源研究。

5结语

科普资源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科普活动得以完成的最重要部分。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6-2017)相关文献,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 5.0绘制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科普资源文献发表时间、文献作者、文献来源、研究机构、文献关键词、研究热点等分布情况,探究我国科普资源研究现状、特点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上述研究成果直观、形象地探究了我国科普资源研究的发展轨迹,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EB/OL].http://www.people.com.cn/GB/keji/25509/39796/41754/3038979.html.

[2]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3/19/c_135203991.htm.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年)[Z].2008.

[4]石玉林.资源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尹霖,张平淡.科普资源的概念与内涵[J].科普研究,2007,2(5):3441.

[6]赵立新,王黎明.我国新时期科普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4(23): 13.

[7]王少俊.数字科普资源开发与集成研究[C].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201206.

[8]杜棋东.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科普资源开发的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4(6):3638,42.

[9]赵丙军,王旻霞,司虎克.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知识图谱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2(8):2331.

[10]罗冬泉.科普教育令人担忧[J].教师博览,1996,(9):1314.

[11]林德明,陈超美,刘则渊.共被引网络中介中心性的ZipfPareto分布研究[J].情报学报,2011,30(1):7682.

[12]范笑仙,汤建民.近十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轨迹、特征和未来走向--基于高教研究类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1823.

[13]ANONYMOUS.Abstracts from ERIC[J].ACM SIGCUE Outlook,1970,4(1):3138.

[14]各具特色的国外科普盛事[EB/OL].http://www.cma.gov.cn/kppd/kppdsytj/201405/t20140521_246950.html.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江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