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家庭影院及高端定制影院音响CIT2019展会核心亮点前瞻(一)

时间:2024-05-04

家庭影院产品的展示和系统演示,是每年CIT展会的重头戏。几乎每一间“人满为患”的展厅,都有着震撼的声音效果。如果你曾经参加过CIT展会,就会发现和传统音响展相比,不少展房的面积都要大得多,除了可以容纳更多器材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动态演示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放更多的音箱,搭建7.2.4甚至更高级别的家庭影院音响系统,并容纳更多观众同场欣赏。虽然尺寸和数量并不是影院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但一般来说,音箱数量越多,总能率先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这就是各大家庭影院音响品牌齐聚CIT展会的原因。

提起家庭影院音响,不知道各位脑海里浮现的是哪一个品牌或哪一套音箱系统呢?其实,“家庭影院”或者说“私人影院”的概念是极具包容性的,不管是高达7.2.6声道的音箱配置、5.1声道的小型音响系统还是Soundbar条形音箱加上低音炮的组合,都可以称为家庭影院音响系统。只不过,对于像后者这类以简洁小型的系统配置、便捷的安装方式为特点的组合,我们进一步将其归类于客厅影院罢了。而且令人欣慰的是,全景声影院系统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5.1或7.1环绕声系统的地位,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空间选择合适数量的音箱、尺寸适中的低音炮和同级别的AV功放,而且可选择的音响品牌和类型非常多。

一套完整的家庭影院系统,必然包括音频和视频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涉及不同的产品类型。下面,我们只关注家庭影院的音响系统,包括家庭影院音箱、低音炮和环绕声处理器/AV放大器三大主要构成部分,看看它们在今年CIT2019展会上分别呈现出哪些特点、现状和趋势。

CIT2019展会上的“绝对主角”可外摆、可入墙的家庭影院音箱

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家庭影院音箱,在介绍它们的特点之前,第一个难题是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思来想去,可能最简单的方法还是按照音箱的安装方式,将其分为外摆式和嵌入式音箱。毕竟私人影院的音箱不外乎这两种摆放方式,而每年的CIT展会上也都有由外摆式音箱和嵌入式音箱组建而成的家庭影院系统。

先说说外摆式的家庭影院音箱。B&W、杰士、Mission、乐富豪、Polk Audio、Definitive Technology、Teufel、JBL、B&O等音响品牌旗下都有家庭影院音箱系列。它们各有各的单元、箱体设计和声音风格,但也因为外摆这一方式而存在某些共同点。比如说,音箱系统基本是5.1或7.1声道配置,其中两只落地音箱充当前置主音箱,两只小一点的书架音箱作为环绕/后环绕音箱,用户可以根据房间大小另外配置同品牌或是同系列不同尺寸的低音炮。为了适配大部分尺寸的空间,主音箱体积都尽量做到大小适中,可以摆放在专门设计的影音室,当然也可以放在客厅。环绕音箱呢,通常看起来就像是主音箱的缩小版,绝大部分支持壁挂以节省空间。当然啦,如果你预算和空间都很充足,将落地音箱当环绕音箱使用效果可能更好。除了B&O等特别强调外观设计的音响品牌外,音箱基本都以传统的方正木质箱体为主,配色多为黑、白、棕色等,表面或喷钢琴烤漆或贴木皮。单从外观和做工很难分辨不同品牌的家庭影院音箱和各自的声音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在单元设计和箱体内部设计方面确实各有乾坤,这也决定了最终的声音风格和质量。

而家庭影院嵌入式音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制安装音箱。像Revel、ELAC、Origin Acoustics、B&O、Dynaudio、Kreisel Sound、Stake Sound、MILLER & KREISEL、Rogers、Canton、OSD Aidio等品牌近几年都有面向定制安装市场的新品问世,其中大部分品牌会在今年的CIT展会上根据场地大小,现场构建环绕声或全景声系统,值得期待。相比于外摆式音箱,嵌入式音箱不会在外观上花费太多心思,箱体颜色基本以低调的黑色为主。入墙的安装方式有利于节省空间和保持影院的整洁美观,安装的音箱数量和位置也相对自由,甚至可以做到完全“隐身”。

加一个反射式音箱模块,改善上方声场

如果预算足够的话,一般的定制安装私人影院都会采用嵌入式音箱构建三维沉浸式音箱系统,也就是说除了前置和环绕音箱外,还会安装吸顶式的天花音箱营造上方声场。说起来,其实外摆式音箱也不是不能挂在天花板上,但问题是,在头顶挂几个几十斤重的音箱真的安全吗?家人会同意吗?可能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音箱品牌都会在主音箱和环绕音箱上另加一个经过杜比认证的上方声场反射式音箱,比如杰士和FOCAL等等。FOCAL这套SIB EVO DOLBY ATMOS 5.1.2音箱系统很有意思,它的顶部单元和前面板单元被整合在一个箱体里,并用一整块铁丝网罩起来,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顶部单元也不是平放在音箱顶部的,而是倾斜向前,而且角度颇大,这样聆听者不需要坐在离音箱太近的位置就可以接收到从天花板反射的信号。在今年的CIT展会上,大家除了留意展房的天花板之外,也可以观察是否有一些家庭影院音箱安装了反射式音箱模块来营造上方声场。

CIT2019影院展房中的“灵魂”重量感,更重质感的低音炮

接着我们来聊聊低音炮。作为家庭影院音响系统的“灵魂”所在,低音炮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款性能出众并经过恰当摆位和调校的低音炮,将给整个影院系统带来质的提升。反过来说,低音炮发挥不当,系统的声音效果也肯定不会好。因此,如何挑选一款高素质的低音炮、如何选择炮位、低音炮的EQ调校注意事项等与低音炮相关的话题多年来一直热度不减。很多家庭影院玩家和发烧友在挑选低音炮上花费了很多心力,乐此不疲甚至形成了极其细致严苛的评判标准。那么,时至今日,究竟市面上的低音炮呈现出何种状态和趋势?有哪些热门话题?

众所周知,不同国家、不同品牌的低音炮都有自己的声音风格和特点,其中喇叭单元、箱体结构和功放模块是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元素。因为长久以来,大部分玩家都格外注重低频量感,认为能量越强效果越震撼。为了提升低音炮在能量方面的表现力,大部分低音炮厂家都会在箱体上设计一个以上的倒相孔,这是提升低音炮能量最明显,而且成本最低的方式。有些低音炮也会采用主动式低音单元+无源辐射器的设计,在增加低频量感的同时有助于加强下潜和力度。单元方面,长冲程低音单元成为备受欢迎的单元类型,它的音盆前后运动幅度较大,可以驱动更大的空气量。出于保持大动态不失真的目的,不少低音炮的延边会做得又大又厚,并使用碳纤维、铝合金等高强度的材料制作振膜。D类功放则成为低音炮内置功放的主流,体积小、效率高、阻尼系数高等都是这类功放的优点。

显然,低频量感是评判一款低音炮的主要标准,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速度、力度、解析力、控制力等方面的表现也很重要。俗话说,将低频量做大不难,但要凸显低频的细节和层次很难。越来越多的家庭影院玩家不再盲目追求低频量感,而是更加注重低频质感。在谈及喜欢的低音炮风格时,速度快、干净以及力度强等形容词都是排在量感之前的。从我们之前举办的“15英寸以上大型低音炮横评活动”的评委反馈中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玩家都无法接受空有量感但浑浊拖沓的低频表现,但对于速度快而量感稍弱的低音炮却比较“宽容”。如果一款低音炮能做到量感和力度兼备,且有着出色的控制力,几乎就能获得全场听众的认可。不知道今年的CIT展会,哪款品牌的低音炮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摆位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除了低频效果和风格之外,围绕着低音炮的两大最主要话题分别是摆位和调校。炮位是调校的首要条件,找到合适的炮位会令接下来的调校事半功倍。每年的CIT展会,因为受布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想要在展会现场演示一个经过完美调校的影院系统有不小的难度,因此绝大部分的厂家在摆位和调校上花了非常多的心思。按照HAA推荐标准,单炮的话,房间最好的放炮位置为横向方向的中央,即房间宽度的中央区域,如果房间的3只主音箱为落地式设计,你也可以选择将低音炮放置在后墙的中央位置。另外,侧墙的四分之一位置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炮位。使用双低音炮时可以将两只炮分别放置在房间的角落,除此之外也可以将两只低音炮分别放在前墙和后墙的中央位置,或是将它们分别放置在前墙四分之一的位置。当然,因为视听环境的差异,我们无法肯定上述这些摆位标准适用于所有空间,最好的做法是使用工具进行实测,看看哪个位置能获得相对平坦的频响曲线。

高效便捷的自动EQ管理

找到合适的炮位之后,就进入了“博大精深”的调校环节。目前不少低音炮的背面板都能找到用于低频调整的三段式参量均衡器,但问题是玩家手中必须有专用的测试和调校工具,而且具备一定的调校经验,才能真正利用上这些调整旋钮。对于新手玩家和普通用户来说,使用传统的调校方式难免有些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

针对这个问题,不少低音炮厂家逐渐开发出专属的手机APP,将低频管理器整合到低音炮中。用户不需要额外的工具和连线,只需让低音炮通过蓝牙与手机配对,之后根据系统提示,使用APP界面进行操作就可以让低音炮自动处理房间驻波,获得相对平坦的频响曲线。整个过程简单便捷,用时也少,有些APP还提供手动高切低切、多段PEQ调整、单独增益、相位和延时调整等功能,让玩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进行微调。对于炮位固定、无法轻易移动的定制安装系统来说尤其实用。目前大地震MiniMe DSP系列、Sonance Impact系列和傲力声DSP-2000等低音炮都配备自动EQ管理功能,相信这也是未来低音炮功能发展的趋势之一。

CIT2019影院展房中的“核心”几乎都支持三维音效的AV放大器

一套家庭影院音响系统能营造出震撼的音效,肯定不止是音箱的功劳,在角落里默默付出的环绕声处理器和AV放大器同样功不可没。当我们手中的碟片从DVD、蓝光向4K蓝光更替,当家庭影院的系统配置由5.1、7.1向Dolby Atmos、DTS:X和Auro 3D等三维沉浸式音频格式过渡,家庭影院环绕声处理器和AV放大器的更新换代也随之进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想在家中构建一套具备三维沉浸式音效的系统之所以变得如此容易,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日系品牌的环绕声处理器和AV放大器,它们在提升通道处理能力的同时,保持了相对亲民的售价。比如Denon(天龙)、Marantz(马兰士)、Integra、Onkyo(安桥)、Yamaha(雅马哈)、Pioneer(先锋)等品牌近几年都相继推出了支持9.2、11.2甚至13.2声道的合并式AV放大器/环绕声处理器,可以配合搭建7.2.2、7.2.4或更高规格的音响系统。在今年的CIT展会上,它们应该也是大部分影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其中几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第一款是马兰士目前旗舰级的环绕声处理器AV8805,同时兼容 Dolby Atmos、DTS:X和 Auro-3D三种沉浸式音频格式。箱体背面板密密麻麻地分布了17个平衡和非平衡模拟输出接口(包括两个超低音声道),用户能安装最多17只音箱,但播放时最多只有15 只音箱发声,也就是说能处理的最大声道数是13.2。另一款是天龙旗下首款支持拥有13.2声道输出的合并式AV功放AVC-X8500H。它每声道功率输出为210W(6Ω,1 kHz,1%,单声道驱动),全面支持目前主流的Dolby Atmos、DTS:X和Auro-3D三大沉浸式音频格式,视频格式覆盖HDR、Dolby Vision和HLG,并配备了32位AKM AK4490EQ数模转换器,能解码高达24bit/192kHz的ALAC、FLAC和WAV无损文件以及DSD 2.8MHz和5.6MHz曲目。其它诸如无线连接、多房间、多区域播放、IP控制和连接智能家居等功能也应有尽有。售价大概3万元左右,自推出市场就受到大批家庭影院玩家的关注。究其原因,目前日系功放品牌中,AVC-X8500H是唯一一款支持13.2声道的合并式AV功放,其它品牌基本上11.2声道就已经到顶了。

而放眼其它欧美系功放品牌,好像也很少支持13.2声道的合并式功放,售价10万元以上的DataSat RS20i、Trinnov Audio Altitude 16、Storm Audio I.ISP 3D 16.12 ELITE等基本都是16声道的阵营,售价5万元以下的Lexicon MC-10、Anthem(圣歌)AVM60等又都是11声道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一般中小型的私人影院中,能有5.1.4/7.1.2的音箱布局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系统配置了,也就是说功放具备11.2声道的功率输出基本够用。这样一来,可选择的日系功放就多了不少,比如Integra DRC-R1.1、安桥TX-RZ3100或是先锋SC-LX901等等。之前曾经来过我们杂志社做评测的Integra DRX-5.2和TX-RZ830等9.2声道的功放也可通过外接另一台立体声后级,实现11.2声道输出。

功能越丰富,操作更便捷

虽然在功率输出和技术支持方面,这些日系合并式功放不尽相同,但都体现出功能越发丰富、操作更加简便的趋势,比如大部分支持WiFi、蓝牙连接以及AirPlay、FlareConnect、DTS Play-Fi等无线多房间控制技术,并可通过手机专用APP进行操控,甚至某些功放在某些地区还支持智能语音控制。而像Integra DRX-5.2这类拥有鲜明定制安装特性的功放,还会加入增强型的HDBaseT技术,可通过局域网传输兼容HDCP 2.2保护协议的4K 60Hz、4:4:4视频,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00米。同时在背面板集成了用于智能家居集成的双向IP控制和RS232控制端口。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日系功放厂家也是最早一批拿出实际行动,支持IMAX Enhanced这项新音画技术的硬件厂家。先是天龙AVC-X8500H和马兰士AV8805,再是先锋VSX-LX504、VSX-LX30和安桥TX-RZ840、TX-RZ740,都可以通过固件升级支持IMAX Enhanced技术。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有多的日系功放品牌加入到这一阵营之中。

不可缺少的自动调音系统

既然说到环绕声处理器/AV放大器,就不得不提自动调音系统,它让越来越复杂的家庭影院系统调校变得越来越简单且便宜。总的来看,日系功放品牌的自动调音系统操作起来都非常简便,一般只需将麦克风和功放连接,再放在聆听位置,接着按照系统提示完成即可,前后所花费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而欧美系功放的自动调音系统从配置的麦克风到操作系统都显得专业不少,效果也更为立竿见影,但是全英文、多步骤的操作流程,对于一般家庭影院玩家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2018年年底,杂志社曾举办过“主流自动调音系统大型横评活动”,一次性地比较了Trinnov Optimize、Dirac Live、ARC(Anthem Room Correction)、Audyssey MultEQ、AccuEQ、YPAO-R.S.C.和MCACC等主流自动调音系统的操作、功能和效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杂志2018年12月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