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江西宜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5-04

文 兰斌燕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将新能源汽车提升到了新的发展地位。宜春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举全市之力推进新能源(锂电)首位产业发展,它事关宜春“六个强市”目标的实现,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新能源产业求突破、抢赛道的关键变量,更是宜春“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实现的最大增量。

一、宜春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

(一)丰富的锂矿资源储量

锂元素是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料之一,对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成本已占到整车成本的40%—60%。而宜春市作为“亚洲锂都”,含锂瓷土矿产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资源量折合碳酸锂当量为2000多万吨,2022年,宜春市碳酸锂产量14万多吨,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为宜春市携“锂”踏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雄厚的底气。

(二)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宜春市先后出台了《宜春市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年)》和《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电动宜春”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产业政策逐步完善,覆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人才与技术引进、企业上市等多个领域。宜春市还设立有锂电新能源产业招商组团和发展领导小组,组建队伍开展专业招商,成立重点企业服务专班,在行政审批、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帮助,以推进项目早落户、早开工、早投产。

(三)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依托丰富的锂电资源,宜春市新能源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在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主要环节均拥有主板上市企业或上市企业控股子公司,总数达19家。目前,全市共有锂电企业159家,其中规上企业111家,总体上已经形成贯通“锂矿—锂盐—锂材料—锂电池—锂应用—锂回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方面,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宜春分公司已建有年产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比亚迪在相关政策及落地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拟继续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配套生产制造基地。

(四)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

按照全市“一张网”“一盘棋”思路,宜春市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全市完成新建充电桩2276根,可上线运营充电场站247处,共计2055根。截至2022年末,全市公用及专用充电桩保有量超4000根,适度超前解决了全市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为便于管理,市发投集团城通公司开发了“宜城充”充电运营管理平台,上线“e城充”微信小程序以及新版“宜城充”App,正在积极并网周边充电桩,实现充电一张网的区域拓展。

(五)领先的现代物流产业

宜春市作为沪昆物流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湘鄂赣区域性的现代物流和商贸中心、赣西地区物流产业中心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全省领先。截至2020年底,全市各类物流企业、A级以上物流企业数量和汽运运力居江西省首位,拥有5大省级物流产业集群、18家省级重点商贸物流龙头企业和一批互联网高科技现代物流企业。目前,全市范围内已形成了高安建筑陶瓷、丰城商贸、宜春经开区综合、樟树医药化工、万载烟花鞭炮危险品等5大物流产业集群,共有企业4000余家,车辆11万台。

(六)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

宜春市地处赣、湘、鄂三省交会地带,承东启西,与南昌和长沙均相距约200公里,是湘赣鄂合作的枢纽城市,是南昌大都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重要节点。同时,宜春市还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向东可衔接长江经济带,向南可连接海西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可连通成渝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宜春市境内有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运口岸等,已构建起“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格局,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服务整个赣西的区域交通枢纽。

三、对宜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基于宜春市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在选择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可立足动力电池、充换电技术等领域协同研发,探索可持续的充电运营模式,对驱动电机、电机控制方面的投入继续增加,加大产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产品的质量,由投资驱动“硬基础”转向技术研发“软环境”培育,推动地方打造产业链、投资链、服务链、人才链等核心资源要素集聚的创新生态圈;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及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创新集群,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一)科学规划锂电产业发展蓝图

依托宜春市丰富的锂矿资源,在现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着手构建“一核一区多板块”产业布局,以形成错位发展、有序竞争。聘请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关专家、学者及优秀人才等组织编制全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规划除结合宜春市新能源发展现状、发展历史、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可统筹各个县市区的资源分布情况、产业结构和配套情况,以及产业特色进行科学编制,差异发展,协调配合。通过规划对产业布局进行优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产业配套进行完善,真正利用锂矿资源打造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二)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重点环节

新能源整车是多技术集成产物,涉及诸多重点技术环节,核心技术可归纳为钴镍锂矿资源制备技术、石墨制备技术、稀土资源制备技术以及充电技术等 26 个技术环节。每个环节都决定着最终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优劣,通过产业政策对每个技术环节合理布局,实现上下游技术协同发展,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水平。因此,宜春市可依托锂矿资源优势,重点立足于原始材料开采和提取、上游技术研发和核心零部件制造等重点环节,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链条延伸,打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完整技术链条。

(三)推动全域协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为:上游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电服务及售后市场服务。从目前宜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产业基础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中游,应积极推动全域协同促进相关模块的发展,在全域范围内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新的增长极。因此,发挥已落户的行业龙头企业的“虹吸效应”,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核心供应商开展重点招商,吸引龙头企业在宜春集聚,变“各自为战”为“合力作战”,力争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结合各县市区产业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划,补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1.打造锂电制造集群

近年来,宜春市依托丰富的“锂”资源,锂电新能源产业加速突破、加速裂变,形成了涵盖锂资源采、选、冶,锂电池关键材料与零配件、锂离子电池、绿色高效储能电池、锂电池回收等全产业链条,产业基础雄厚。宜春市可聚焦电解液、正负极材料两大细分赛道,形成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材料全产业链,将丰城、奉新、万载、高安打造成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集群

依托宜春市汽运产业发展优势,及常立、致远、振兴等专用车企业制造基础,积极引进北汽福田、中国一汽、江淮汽车等行业头部企业落户,推动高安打造商用车、专用车生产制造基地;紧抓合众、比亚迪落户宜春的契机,将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宜丰县打造为乘用车制造集群。

3.建设零部件制造销售中心

目前,宜春还没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汽车软硬件的不断升级,不远的将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有望迎来爆发期。宜春零部件市场销售规模约在400亿元左右,但零部件采购渠道主要依靠南昌、长沙等中心库发货,处于行业最低端。未来,宜春可依托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地位、商用车销售优势以及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打造零部件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集聚中心。

4.大力发展锂电池换电重卡

重卡+铁路形成的“公转铁”目前正成为城市运输的关键环节,但是重卡造成的空气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一背景下,换电重卡优势明显。1台换电重卡每年可以减少140吨二氧化碳和12.5吨污染排放物,相当于77棵树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燃油重卡百公里耗油40L,约合240元,而换电重卡百公里电耗仅120kWh,约合180元,一万公里节省将近6千元;换电只需要3-5分钟就能完成,比加油更加快速,且续航里程达180km,满足矿山砂石骨料运输工况需求;车电分离模式初期减少了投入,减轻了运营的负担,后期可持续创收,前景可观。

5.大力推进充电配套产业发展

按照国家能源局2030车桩比达到2:1的目标,宜春充电桩差距在5000根以上。目前全市充电桩建设进程加快,但投资金额巨大。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各类商业化充电设施建设,落实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依托“e城充”网络和信息技术,建设涵盖全市甚至全省各类充电设施的共享信息系统,构建智慧宜春充电网络,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步伐。同时,积极引进核心充电设备供应商,顺应发展趋势,以生产直流电桩为重点,积极抢占市场。

(四)统筹好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尤其是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是宜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离开发展抓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保护抓发展,是竭泽而渔。要加速推进宜春市含锂资源的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要求企业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统筹好发展与安全、资源与环境、质量与规模、当前与长远等关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五)加大人才引育补足需求空缺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新能源产业要在宜春土地上蓬勃生长,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招引、培育人才。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瞄准国内新能源产业方面的高端科研院校,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加大技术人才培育力度,通过在本地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一批懂技术、能操作的技术型人才。加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企业的生产一线、管理岗位发掘、培养一批高端管理人员。通过系列人才措施,确保新能源产业形成一支优势互补、团结合作、能力高强的庞大稳定团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