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勒川
4月19日,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发展论坛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功举办。来自中关村发展集团、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昌平区知识产权局及中关村昌平园管委会等单位的100多位嘉宾齐聚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分享了在各自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经验。
下一个BAT或许在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医药领域被看好为最可能诞生下一个BAT的行业。近三十年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被看作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美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
中国曾是仿制药大国,而随着政策的鼓励,以及疾病需求的变化,中国或许将借助生物医药的突围,弯道超车成为全球较强的原创制药国家。
回看过去10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里面更多是一些千人计划专家回来单兵作战,过去他们在做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的时候,环境、资源等条件相对都比较薄弱。到了今天,随着一系列医药政策的改革,大批学者回到国内开始创业,进入生物医药领域。由于目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已经积累了大批全球一流的科学家,从研发到生产的结合,已经在生物医药的很多细分领域布局。
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例,截止2017年底,园区共有企业440家,其中上市企业20家;硕士及以上员工占比29.90%,高端人才146人,其中院士19人,千人計划专家46人,海聚工程专家88人。累计申请专利3404项、注册商标306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33项。
孵化器成为创新企业成长的重要伙伴
据本次随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发展论坛发布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知识产权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北京市生物医药企业累计申请专利216973项,其中,国内申请195980项,包括:已授权发明56837项,实用新型50372项,外观设计8898项;国际申请20993项。
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产业孵化器的重大贡献。生物医药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中试基地和专业化的技术平台,减少了初创企业设施的投入,加速了资源的集聚与整合,对促进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解决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新的载体工具。
近年来,中关村生命园孵化器帮助初创企业做新技术的市场细分和定位、布局,并且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过程中提供有效保护的方案和方法,提前帮助创业者的技术筛选创新点,避免技术迭代导致的专利无效或着专利丧失价,并通过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圈定市场范围、突出企业定位和明确利润来源。
孵化器还通过一系列培训,熟悉中国和国外的知识产权法律差异,防范因为知识产权国际法律差异化所产生的恶意侵权行为,建立知识产权风险管控体系。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孵化器总经理李一平表示,目前孵化器已实现把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服务、财务服务、政策服务、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整体打包,为入驻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定制的创业服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