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程维:相信信仰的力量

时间:2024-05-04

明星

从围绕乘客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出行服务,到围绕车主和汽车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从专车、快车、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到加油、维保、充电、金融等,滴滴的所有业务都会像太极球的中心一样互相联动,真正服务好所有的车主和乘客。

怀抱一种信仰,坚信只要保持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世界将与你同在。

程維信奉的信仰是“让出行更美好”。他坚信,“未来十年,中国会是共享经济的引领者,也会是交通变革的中心。”

时光回到2012年,29岁的程维从阿里辞职,在前同事王刚的80万元天使投资帮助下,来到中关村e世界,租了一个很便宜的仓库作为办公室开始了一场创业旅程。

最早,滴滴是打车软件,2012年9月上线。2014年,滴滴推出了网约车,专车和快车开始在中国高速发展。2016年,滴滴发展成为一站式出行平台,出租车连上了互联网,私家车连上了互联网,中国有了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没有的“互联网+出行”的创新。

迄今为止,滴滴仅用了6年时间,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成为市场份额最高(90%以上)的出行服务提供商。

作为一站式综合出行平台,滴滴联接了超2100万司机和车主、4.5亿乘客、汽车租赁公司、汽车经销商等生态圈,每天完成超2500万订单,并通过调动各类车辆资源,解决城市交通压力提升所带来的出行痛点。

2018年2月8日,北京工人体育馆,程维与滴滴在全球近9000名员工与平台优秀的车主、司机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滴滴2018年全新起航。

与此同时,滴滴“太极战略”的大幕也由此拉开。程维希望,从围绕乘客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出行服务,到围绕车主和汽车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从专车、快车、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到加油、维保、充电、金融等,滴滴的所有业务都会像太极球的中心一样互相联动,真正服务好所有的车主和乘客。

创业就是一场修行

每一个痛点,都是一个机会。

据媒体报道,2011年秋,程维去北京出差,晚上6点半约好一个重要的集团客户在王府井附近吃饭,不料赶上晚高峰,他在蓟门桥打车,从4点半开始打车一直到5点也还没有打到,好不容易碰到一辆空车还因为要交接班而拒载,最后直到七点,程维才赶到王府井与客户商谈。

晚上到家,程维就想“有没有解决上班族早晚高峰打到车的办法呢?”这让他立即着手搜寻相关信息,发现美国有一个叫特拉维斯的人创建了Uber手机打车公司。这激发了他的兴趣,越琢磨越觉得智能打车里面有门道,“美国有的,中国以后一定会有”,于是他决定辞职创业。

2012年6月,程维以10万元为注册资本成立小桔科技。

作为阿里前员工,程维具有非常丰富的市场经验,但在互联网技术上却是一个门外汉。创业之初,为了打造一个先进的打车软件,程维可以说是费尽了脑汁儿。他最初的思路是,把线下行业线上化,这需要很强的线下团队去引导司机。

但在6年以前,互联网思维与产业应用并没有迅速进入大众领域,很多具有创新想法的年轻人虽然跃跃欲试,却是鲜少人能够得其要领,只能慢慢摸索前行。这些年轻人中就有程维。

程维最初的创业想法是想解决两个问题,开发平台打车软件,线下找司机入驻平台。当程维通过外包的方式做出一款打车软件,最后发现不能用时,他放弃了外包的想法后,开始招兵买马潜心研究平台软件的性能。3个月后,“滴滴打车”上线。

“创业没有侥幸。等到你真的痛的时候,你就会去补短板”。

软件问题解决了,但使用问题又随之而来。程维在开发完软件后,想找每个司机收3块钱的软件使用费用。没想到的是,在实际推广中,倒给人家补贴还没人用。接连的打击让这个团队一筹莫展,但这并没有让程维退缩,坚持了几个月后,昌平一家出租车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愿意与滴滴开展合作,虽然只有70辆出租车。但有了零的突破后,程维团队在接下来一个星期内,又签了4家出租公司。慢慢有了司机,程维开始去做培训。

有媒体报道,那个年代,智能手机并不普及,买流量也非常贵。当时100个司机大概仅有20个左右有智能手机,每天装滴滴软件的只有七八个,程维无奈地想,什么时候才能装够1000个?

直到2012年底,一场可怕的暴雪席卷京城,由于在街上打不到车,许多居民开始通过滴滴应用约车,滴滴的单日订单量首次突破1000单。这引起了北京一家风投公司的注意,该公司向滴滴投了200万美元,对其估值也达到了1000万美元。

“如果不是2012年的那场大雪,也许就没有滴滴的今天,”程维说。

互联网经济与创业金融是相伴相生的。如果没有之后的融资,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滴滴。

2012年11月,公司获来自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3年4月,获腾讯集团1500万美金投资。当有了资本为羽翼,滴滴开始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4年3月,滴滴用户数超过1亿,司机数超过100万,日均单达到521.83万单,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日均订单交易平台。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宣布战略合并。2015年9月,“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2016年6月,滴滴出行完成新一轮实际总额高达73亿美元的股权融资。2016年8月1日,滴滴全面收购Uber中国。

有人做过统计,从程维2012年创业,王刚作为天使投资人出资80万人民币,到2017年4月完成G轮融资55亿美元。先后融资7轮,合计金额超过15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990亿元。这个数字按照去年中国人均GDP5.4万元来算,相当于183.3万人口的城市一年所有劳动力生产值的总和。而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截止2016年仅49座。

在这家公司成长的道路上,滴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竞争,一是初始阶段打败对手摇摇,二是和快的合并,三是收购优步。几轮融资下来,与竞争对手斗智斗勇,滴滴存活了下来。

如今,在打车领域,抢夺市场的战争还在继续。

程维对此的评判是,对滴滴而言,虽起于“乱世”,但战争不是常态,创新才是常态,技术进步才是常态。滴滴在产品和企业发展上都无先例可循。九死一生,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创新。

出击的一切前提是要有战略做支撑,滴滴的战略有三方面:一是国际化,构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的出行平台;二是推动共享新能源汽车和配套的服务体系。未来人们不用再拥有汽车,滴滴将作为整个城市的汽车运营商。三是智慧交通和无人驾驶。从这个战略来看,滴滴仅走了1%。

当有人问,6年下来,滴滴积累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程维说,“出租车、快车业务背后是平台能力,类似于淘宝;专车、豪车业务背后是服务和重资产运营能力,类似于京东;智慧交通业务需要和政府打交道,类似于海康威视。滴滴没有单一维度的核心能力,真正的核心能力是进化力。很分裂,也很过瘾。”

新能源交通的大幕已展开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汽车的发明是交通领域最伟大的创新,每个家庭都渴望拥有一辆汽车。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汽车越来越多,也出现很多问题。人、车、路,三者之间在特定时间段的供需差距很大,使得这些汽车只有5%的时间在使用,但城市却在为95%闲置的汽车建造大量的停车场。”程维强调。

如何减少汽车闲置和浪费问题?程维给出的答案是走智能化和共享路线,汽车可以因为互联网和智能调度的出现被共享使用,从而减少拥堵,推动全球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

仅用5年多的时间,滴滴就先后推动了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租车、代驾、公交等一系列交通工具的线上化,开始建设交通的人工智能引擎,统一调度、提高效率,每月服务数亿用户的出行。

除了智能化和共享出行,一个由能源互联网编织的交通梦想在孕育而生。

“信息、交通和能源三网融合,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最大的趋势和变革之一。期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能源互联网与交通互联网变革交互的奇点。”这是程维对交通行业做出的预判。

而且,这一变化将率先发生在运营的交通体系里普及。他给出的理由是,如果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依靠家庭购买,每个家庭要自己建充电桩,成本高、效率低,购买使用的性价比并不高。但在 滴滴体系中,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滴滴车主,对车辆的使用量很大,相较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能节约更多能源成本。

“滴滴希望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运营商。”程维强调。为此,滴滴将通过建设面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来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2017年11月1日,程维在出席主题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助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国论坛时首次全面披露了滴滴的新能源布局。在2020年之前,滴滴将率先在平台推广超过1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

为了达成这一想法,滴滴已经携手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合资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通过构建充换电体系、储电、电池再利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支持服务产业,提供新能源汽车服务。

与此同时,与之相配套的是,滴滴将筹备搭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体系,通过开放合作实现全国范围的“桩联网”,为滴滴平台上26万新能源汽车司机带来环保、便捷的充电服务。未来,随着基础建设规模的拓展,滴滴也将提供智能充换电服务,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2018年3月7日,北汽集团与滴滴出行实现强强联手,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业务合作。作为北汽集团旗下共享出行平台,华夏出行也与滴滴出行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开展在大数据应用、出行服务、新能源汽车运营、定制车、充电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业务合作,共建新能源共享出行服务平台,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发展与应用。

“在未来10年,中国会是全球交通科技和模式创新的重要中心,滴滴也将积极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而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程维勾勒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智慧交通”破解拥堵难题

滴滴“智慧交通”的战略,于2017年提出。

程维认为,交通治理的前提必须要有一个智慧的交通。为此,他还专门聘请了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刘向宏担任智慧交通首席科学家,全面领导智慧信号灯研发团队,并进行智慧交通多项产品与技术服务的深度探索。不仅如此,滴滴还与香港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在智慧交通系统前沿技术、创新技术等领域展开研究,包括机器学习、智慧交通、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并将联合申请各类政府研发项目及重大专项,进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2017年初,滴滴成立智慧交通FT团队,着手打造智慧交通体系——由滴滴与各地政府一起携手打造基于互联网+交通大数据的智慧出行、智慧监管、智慧运营、智慧决策的体系。

滴滴对数据进行挖掘,打造了一系列智慧交通产品和服务,包括智慧公交、智慧信号灯、潮汐车道、交通诱导屏、滴禹信息平台等。滴滴希望通过综合利用这些手段建立一套评估体系,根据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区域的特点把城市拥堵降低20%。

据媒体报道,滴滴“智慧交通”体系首先在济南得到了广泛应用。济南在城市交通方面有着“先天不足”,整个城市呈东西狭长的地形分布。2012年9月,济南推出整治交通拥堵三年行动计划。之后,济南又将治堵列为全市三大攻坚战之一,多措并舉向拥堵“宣战”。

2017年初,滴滴与济南签订协议,就济南“治堵”部署了一系列技术方案。国内首个“智慧信号灯”在济南安装,这种信号灯以浮动车轨迹为数据基础,加入交警卡口、地磁等多元数据,通过滴滴大数据高科技算法,不断优化调整红绿灯配时方案,实现道路交通的高效畅通。不仅如此,济南交警利用滴滴历史交通数据设计的智慧交通诱导屏,在国内城市中同样是首次推出。帮助司机等每个交通参与者作出准确的交通决策,让整座城市的交通变得更有序、更畅通。紧接着,每一辆滴滴浮动车都变成了行走的“传感器”。

2017年8月,滴滴在济南主干道旅游路洪山路至浆水泉路2公里路段,投入国内首个利用浮动车轨迹参与确定路段的潮汐车道。与传统通过经验判断潮汐车道不同,滴滴参与的潮汐车道可以利用滴滴在交通大数据分析方面独有的优势,看哪儿潮汐特性明显,从而实现精准判断。只要地面上有足够多的滴滴浮动车,有足够多的轨迹,就能给交通提供更有价值的历史交通数据,给公众提供的交通出行服务也会更精确。

程维推出的“交通信息平台”陆续在深圳、贵阳、武汉等城市使用,落地了互联网+信号灯、智慧诱导屏、智慧代驾热力图、智慧公交、智慧交通度量报告等多个智慧交通项目。滴滴正在积极展开与城市交通管理者的合作,以大数据分析能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随后,滴滴又在武汉、成都、苏州、贵阳等城市持续优化“智慧信号灯”。

截至2017年底,滴滴已优化超200个,其中在济南超过100个,且均取得效果。

2018年1月,滴滴正式发布智慧交通战略产品“交通大脑”,携手交通管理部门,运用AI的决策能力解决交通工具与承载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

滴滴CTO张博表示,滴滴交通大脑是兼备云计算、AI技术、交通大数据和交通工程的智能系统,也是智慧城市面向未来的标配,一方面,它在空间上打破了城市内区域的“数字”壁垒,实现高效、全面的交通管理和协同;另一方面,在时间上,交通大脑突破了人类的决策能力极限。

交通大脑并不只是城市交通数据中心,有智慧、能进化的交通大脑平台下包含3个关键的中枢:数据中枢,分析中枢,控制中枢。

其中,数据中枢整合出行地图、全路网扫描、移动电子眼等多方数据为控制中枢和分析中枢提供决策依据;分析中枢承担计算能力、AI分析能力,基于云计算技术让所有数据可以最高效地运转,最智能地分析决策;所有的联网设备则通过控制中枢智能化完成,包括信号灯、诱导屏、视频卡口、停车场等,甚至标识标牌、路灯、警力调度也能联网控制。

如今,滴滴交通大脑目前已在全国20多座城市扎根生长,从智慧诱导屏、智慧信号灯等智慧交通项目着手,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缓解道路拥堵。

2018年1月26日,滴滴成立AI Labs(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加大人工智能前瞻性基础研究,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加快推进全球智能交通前沿技术发展。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示,AI Labs将帮助定义出行领域的技术边界。

这是继滴滴研究院、滴滴美国研究院之后,滴滴科研网络的进一步扩展。

“未来十年全球交通产业会发生剧烈的变革,滴滴也将坚定地在技术和人才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滴滴出行CTO张博强调。

具体来说,AI Labs将主要探索AI 领域技术难题,重点发力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运筹学、统计学等领域的前瞻技术研究及应用,积极布局下一代技术,不断提升用户出行效率并且优化出行体验,用技术构建智能出行新生态。

以“技术+资本+经验”模式出海

2016年,程维公开宣称,“中国共享出行的渗透率只有1.5%,在全球范围内只有1%,在共享出行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滴滴将通过多项举措出海,实现广泛合作,推动共享出行行业更快发展。”

国际化是滴滴发展和扩张布局的一个重要战略。

截至目前,滴滴先后战略投资了新加坡Grab、美国Lyft、印度Ola、巴西99以及聚焦欧非地区的移动出行企业Taxify。去年年底有爆料称,滴滴还计划在墨西哥推出打車服务。

除了股权投资,滴滴还尝试通过打通产品线的做法进行扩张。2016年4 月在美国上线的“滴滴海外”就是通过与 Lyft 产品互通,让滴滴在形式上直接进入了美国市场。

此外,滴滴、Lyft、Grab、Ola 四方曾宣布建立全球合作框架。有媒体评论,这一合作除了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收益和更大的用户群体之外,全球无缝连接的服务也让他们具有和 Uber 一样的全球竞争力。

为了支撑滴滴的国际化战略,滴滴于2017年初成立滴滴美国研究院,重点发展大数据安全和智能驾驶两大核心领域。同时,美国研究院将配合滴滴大研究网络,持续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积极助力滴滴国际化战略。

2017年9月8日,面对海内外专业人士,程维在金砖国家分享经济论坛上详细阐述了滴滴的这一国际化思路。滴滴的“技术+资本+经验”的出海模式,受到了海外众多合作伙伴的高度赞扬。

程维强调,滴滴国际化的思路不是以“竞争”,而是以“合”作为导向。“不是跟当地的企业竞争,不是去颠覆当地传统的行业,而是把中国的技术、资本、经验新的‘三驾马车带到当地,和当地共赢、共发展。”

截至2017年底,滴滴出行网络已经延伸到了北美、东南亚、南亚、南美10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当地交通、出行问题。

在2018年2月举行的滴滴年会上,程维宣称,滴滴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在快捷出行事业群和品质出行事业群之后,滴滴将战略部、国际业务事业部和金融业务事业部合为第三个事业群——战略事业群。

程维强调,“2017年是滴滴国际布局很关键的一年,注定面对很多的挑战,这是一个遥远的航程。”

“做企业,CEO要组建强大的队伍,让团队不断地壮大。在创业的一路摸爬滚打中,要相信自己,相信年轻,这是一个有机会改变世界的时代。”

因为相信,因为坚持“让出行更美好”的创业信仰,程维的滴滴在全球网约车市场中一路加速前行。程维希望,让滴滴未来能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运营商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引领者,为今后中国交通科技和服务水平领先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