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渴望与无奈间交替的爱情

时间:2024-05-04

俞敏洪

前几天阅读了美国作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思(Nicholas Sparks)的两本小说,一本是《罗丹岛之恋》,另一本是《分手信》。这两本小说都被拍过电影,电影是否畅销我不知道,但小说是十分畅销的,在国外几乎任何一个机场都放在显眼位置销售。不过,我一直觉得自己已经过了读爱情小说的年龄,所以以前没有读过尼古拉斯的小说。这次阅读,第一原因是Kindle上的推荐,《罗丹岛之恋》页面推荐语是“相遇,永远不会太晚。”打开看看简介,是讲述中年男女相遇之爱的,心想不妨翻翻,就下载了下来。

我一直认为,爱情畅销书作家的作品,都会流于肤浅和情绪挑逗,读完了尼古拉斯的这两本小说,觉得他对于人性深处的渴望和现实生活的无奈,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本质上,人类就是在渴望和无奈的交替中生活的。读完后,我又下载了他的另一部小说《分手信》。尼古拉斯的爱情小说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年龄段:“有讲述老年人爱情的《恋恋笔记本》,有讲述从青年时期到壮年时期的爱情故事《青涩年代》,也有三十多岁中年时期的浪漫爱情《瓶中信》。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身边各色的女性,而在我生命中占有重要角色的仍然是女性,我真的打心眼里喜欢她们。”

《罗丹岛之恋》讲述了两个中年男女在罗丹岛上五天短暂的爱情故事。两位已经离异的男女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岛上,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在岛上的旅馆,两人在风雨飘摇中彼此交心,爆发的爱情把两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短暂的五天成为彼此生命中永不磨灭的印记。分手后俩人两地思念,在努力完成身为人父人母责任的同时,静静等待对方。但最后因为一场车祸,等待变成了永诀。尽管故事落入一定的套路,但文字的流畅和对于中年人心境困惑的描述,依然足够吸引人,至少能够吸引像我这样在各种中年迷茫和困境中苦苦挣扎的人。

人生一辈子真正的感情,遇上已属难得,而人生的悲剧在于遇上的那个人,往往不是生活在一起的那个人,或者常常不是在应该的时间和地点遇到的那个人,到最后总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过去的幻灭,现实的无奈,未来的迷失,朦胧的期待,构成了中年情感错综复杂的内涵。

《分手信》描写的是年轻人的爱情。生长于单亲家庭的约翰,与父亲难以沟通,终日自暴自弃。后来他决心改变自己,去军队服役,驻扎海外,回国休假时结识了清纯可人的莎文娜,并陷入深深爱恋。在莎文娜的帮助下,约翰正视了父亲的社交障碍,改善了父子关系。由于“9·11”事件爆发,本来可以复员和爱人团聚的约翰,继续在部队服役,只能通过书信与莎文娜维系感情。这段远距离恋情在艰难保持了两年之后,最终因莎文娜的分手信而画上了句号。但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约翰父亲后来因病去世,约翰回来安排后事,葬礼结束后在不知所措的心情的驱使下,来到莎文娜家里,发现她的丈夫提姆患了癌症。为了拯救提姆的生命,约翰卖掉了父亲终生收藏的钱币,并且放弃了可能再次得到的爱情。这一故事的叙述让人怦然心动,最动人的有两点,一是父子关系和父子情深的叙述非常动人,另一个就是人性中深藏的美丽,总是在关键时刻显露出来,不经意中让读者侵染人性的美丽和光辉。

故事的笔调依然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人类精神生命,也正是根系于情感生活的美好、复杂和失落,才会呈现出变化多彩,催人泪下的丰富性。尼古拉斯的小说,叙述了爱情的真实性:人的心灵总是渴望爱情,但常常为爱情所伤,这些伤害不管是来自他人还是自己,都成为生命得以持续的某种滋养。

由于尼古拉斯擅长对于女性情感的理解和描述,更受到千百万女性读者的欢迎,他的小说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畅销全球五千万册。中国年轻的孩子们如果能够阅读尼古拉斯的作品,也许是一个更加不错的选择,因为他描写的爱情,总是把情感和责任结合在了一起,而这恰恰是中国年轻人今天的爱情观所缺乏的。情感缺乏了责任,很容易让情感变成儿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