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毛志成
我很想探讨一下中国的文根问题。想来想去,我特意选了中国历史上最腐朽的朝代之一南宋为例。为什么举南宋那样的腐朽朝代为例?因为文化在逆境中依然不衰败,更能说明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深。
什么叫文根?就是永远割不掉、斩不断、再生能力极强的文化传统。而且,文化的生命力最能说明一个民族的品格上乘。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一百五十余年中,从宋高宗赵构到宋理宗赵昀,其间在政治上干的误国害民之事太多了。偏偏就是在那样的岁月中,却涌现了不少杰出的文化名人,也创造出了高水平的文化成果。比如郑樵和他写的巨著《通志》。
在南宋那样的黑暗年代,郑樵本人又过的是清贫、动乱的生活,然而他却潜心三十多年写成了在价值上不低于司马迁《史记》的学术名著。此书共二百卷,内容涉及了八十四种知识。除了历史之外,还有天文、地理、音乐、艺文、金石、昆虫、草木等等。对这样的文人,我们不禁去想:他不图名、不图利,为的是什么?答案只能是:只为了文化本身!今天具备这种纯正文心的人还有多少?值得深思。
提到南宋的顶尖级文化名人,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一位大儒、理学家朱熹。在南宋那样的年代,他却搞出了那样多的学术著作,如《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太极图通书》、《西铭解》、《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近思录》等等。而且,他特别强调抽象思维,单是为了探寻“宇宙之理”就用去了很多心血。在南宋的官场和世风中,卖国的卖国,偷安的偷安,害民的害民,而朱熹却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在理性思维上,太难得了。
公元1175年的一天,在信州(今江西省上铙市)北边的鹅湖寺里,搞了一场后来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哲学辩论大赛,史称“鹅湖之会”。辩论的一方便是朱熹,另一方是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双方争论的内容,都围绕着一个“理”字。
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都不是我要探讨的。我最佩服的是:在社会处在乱哄哄的形势下,居然还有人静下心来去关注纯而又纯的抽象思维,研究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叫真正的文人品格,也叫文根永固。一味追求名利的文人,绝对称不上具有文根。
在南宋的文艺名家中,我们不能不推崇两位女人,一位叫李清照,一位叫朱淑真。
李清照生在官宦之家,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化起步很早,婚姻也很幸福。连她作品集的名字《漱玉》也能说明她的文化品位,很雅致。不过最主要的,是她写的词(也包括诗)在水平上绝对称得起南宋文场之冠。
而朱淑真的一生都很悲惨。她的作品集以《断肠》为名,也可为证。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对文学毫无兴趣的商人,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但她对文学的爱好始志不渝,而且造诣很高。
当然,最给南宋文坛生辉的是陆游、辛弃疾,他们是政治理想和爱国情肠相结合的典范。
在南宋,还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画家楼寿玉。他画出的系列作品《耕织图》共四十八幅,包括二十四幅耕田图和二十四幅纺织图,都以表现民间生活为主体。这样的画家太有个性了,大不易也。
在社会的许多“根”(如政根、财根等等)之中,文根是必不可少的根。只要有文根在,就等于人有了心,社会有了魂,这才叫真正意义或根本意义上的“活”。
南宋的文人,除了陆游、辛弃疾等少数人之外,大都有避世之意,这当然不值得追求和欣赏。但避开最直接的现实社会,潜下心来对世界进行更加深远的意义追寻,这样的事也得有人去干。干这种事的人,只能是文人。对此能够潜心为之,无功利目的,也等于对文根的保护。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