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打开思路才能应对挑战

时间:2024-05-04

张颐武

“共克时艰”的前提首先是“共体时艰”。

最近,全球经济仍在低谷,未来发展的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对于人们的信心构成冲击。中国经济也仍然面对着多重的挑战。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应对挑战,就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明智的策略。这就更加需要集思广益,打开思路,实事求是地面对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对于一些建议和探讨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方法。

我们常说当下的社会需要“共克时艰”,这是指人们万众一心,共同克服经济困难,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共克时艰”的前提首先是“共体时艰”。也就是首先需要公众和社会对于现实的经济状况有实事求是的了解和体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现实的目标。一方面了解全球经济的严重问题对于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现实地看到中国内部的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客观全面地掌握信息,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和中国本身遇到的问题,其实对于我们充分体会和认知现实,同时寻找适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我们对于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意见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讨论才会具有现实的意义,提出的方案和看法才不会脱离国情和实际。因此,让政策和方案有理想性和社会关怀是重要的,但同时让政策和方案具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和现实的针对性也同样是重要的。任何仅仅偏向一个方面的策略或想法都难免会在现实中受到挫折。这就意味着打开我们的视野,对于一些可能不一定合乎 我们的口味和公众短期的心态的意见抱有开放的态度和胸怀,平和而理性地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探讨。我们应该避免刻板地面对一些问题,在决不放弃理想性的同时,也有现实性的追求,这才更加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会让我们的舆论环境更加健康和理性。

现实地说,在经济发展比较顺利,社会财富积累较快的时期,我们的言论具有更多的理想性,对于社会的要求更高是合理的,这会让社会在顺利的环境下保持清醒,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同时,社会也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可以让一些具有理想性的想法体现在现实之中。但在经济面临挑战,社会面临许多难解的问题的时候,舆论可能就需要更加现实的态度和更为理性的风范,客观地理解和体认问题的复杂性,避免一种急躁和片面性可能就更为重要。让社会能够平顺地度过暂时的困难,而不是扩大矛盾和问题,就更加需要让理想性和现实性有更好的结合。

如在面对广东有些政协委员提出的“暂停实施带薪休假”的意见时的一些问题就值得探讨。当然社会公众有质疑和批评这一观点的权利,从各个角度提出的质疑也有相当的意义和价值,但有些批评确实有过甚其辞之处,也不利于广开言路,实事求是地讨论问题。如认为这些政协委员就是“为血汗工厂托底”“耍小聪明”“牺牲劳动者权益”“别有用心”“雪上加霜”等等,就难免夸大和过于激烈,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对于这一建议的反思,但也难免让一项关系到现实问题的讨论,变成了感情的宣泄而不是理性的探讨。同时纸媒中的激烈的言辞到了网上,也会更加夸大和激烈,也更加情绪化。这显然不利于我们实事求是和多角度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我们不能把一些具有高度理想性的言论轻易地指责为“不切实际”,但也不必把一些见仁见智,却也反映了一些现实的要求的意见轻易加以彻底否定。

当然,如果经济发展得好,企业对于劳动力有充分的需求,“带薪休假”其实是一项必然就会得到实施的理想的方案,即使有人提出反对,也必然会受到现实的否定。因为如果一家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认真实施“带薪休假”,有能力的劳动者必然要离开这家企业到实施“带薪休假”的企业去。没有好的福利当然就吸引不到好的员工,企业就不会有竞争力。像“带薪休假”这样的福利自然就会得到所有人的拥护。员工得到了实惠,企业也通过这样的举措增加了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自然会受到所有人的拥护。社会的进步就会更快,社会也会发展得更好。这是最为理想的状况。但在当下的经济面临挑战的环境下,不少企业面临经营的严重困难,甚至生死存亡的考验,不少劳动者也面临着具体的现实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带薪休假”的问题,比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和劳动者的职业保障来说,其重要性究竟有多大,确实是一个可以进行讨论的问题。

如果企业经营得好,不给劳动者带薪休假的权利,当然是不合理的。但如果企业面临严重困难,劳动者面临下岗失业的风险,“带薪休假”就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劳动者和企业有利益不同的一面,但也要看到其利益一致的一面。当然,有人指出,即使企业面临倒闭,也应该实施带薪休假,如果企业倒闭,劳动者还可以寻求社会保障。这样的言论就不一定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也未必具有理性的态度了。我以为,这些政协委员的建议其实是在当下环境下善意地追求企业和劳动者双赢的一种努力,虽然未必完全合理,但也有讨论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不同意这个意见,但也不必恶语相加,随意嘲弄和怀疑他们的动机。把关于现实问题的讨论放在现实的条件下,不是怀疑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的动机,而是追求“和而不同”的探讨问题的氛围,才会对于社会的发展更有帮助。

“共克时艰”需要“共体时艰”,打开思路才能应对挑战。

(作者系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