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沙 磊
1979年10月,由张仃、袁运甫、袁运生等艺术家创作的大型壁画群(《巴山蜀水》、《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等),引爆中国美术界“大地震”。这标志着“中国壁画的复兴”,外媒评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被作为中国思想解放的标志载入史册。
每一代的艺术家都肩负着他的历史责任,而袁运甫便担当了他所负责的部分。
1979年10月,由张仃、袁运甫、袁运生等艺术家创作的大型壁画群(《巴山蜀水》、《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等),引爆中国美术界“大地震”。这标志着“中国壁画的复兴”,外媒评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被作为中国思想解放的标志载入史册。
之前,他曾画过长江万里图,但被四人帮批成黑画。后来,他把此次积累的素材创作为《巴山蜀水》,邓小平看后,止不住的赞叹:太气派喽。
他曾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出纪念壁画,30年后,他又重新来了一次。
1999年,中华世纪坛的雕塑是他最具代表性公共艺术”巨制。这是他代表中国向世界献出的新千年的贺礼。“这雕塑是最困难的。国外的一些公主、皇室的人,看了都很惊讶,他们没想到,中国不声不响的建了这么大的工程。”袁运甫自豪地说。
2009年3月,袁运甫、张仃、吴冠中、陈丹青等人的联展在国家大剧院即将上演。这是国家大剧院首次举办展览。“因为大剧院地点很重要,办展览会很好。现在我就在为联展做准备。”
从清华中央美院退休后,袁运甫说,“现在不像过去,整天在学校,现在我能够当时间的主人,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高兴”。
78岁高龄的袁运甫享受天伦之乐:“两个儿子都从国外回到身边,我的弟弟袁运生,我的儿子儿媳妇,家里共有12个人搞艺术,孙子孙女平常都过来看我,最大的孙子已经14岁了。”
添彩城市艺术价值
从骨子里说,所有的艺术家都是一种理想主义者。或者说理想才是艺术的本质。但现实总是破坏理想的。陈丹青说,袁运甫先生精力弥漫、身体力行,天性达观、现世、积极,正是一位雄心勃勃、在“现实”与“实现”之间不倦周旋而能始终高悬理想的人。
“我现在真想写一篇文章,为什么北京屋顶的建筑都是一种类型,一种弧线,就没有一种变化,没有屋顶的处理,都是平行线。这个是很奇怪的一件事。”袁运甫说,而上海高层建筑是没有这种平行线的,高顶都是要经过处理,屋顶的处理都是要有变化,你几乎找不到一个建筑他的屋顶是一样的。天际线看起来非常优美。
袁运甫说,所以这种对建筑顶部的处理,也导致了城市风格的迥异,比如上海这种海派风格和北京这种庄重、大器的首都风格就不一样。上海的风格强调精雕细琢,强调细节的东西。我在深圳的时候,记者采访,让我谈对深圳城市建设的意见,我也就说了一句话,我说深圳城市的建设应该保留现在的美感,一个很优美的天际线的关系,天际线就是建筑和天空行成的一条线,有的是上去,有的是下来,有的是平行。就是像外滩的建筑一样。
“我们不要一栋建筑一栋建筑地考虑,而是要一个区,一个市,整体的考虑。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天际线的问题。一栋建筑,到上百座,到上千座,如果我们没有要求的话,建筑和建筑之间没有形成一种互融的,互相陪衬的有节奏的韵律,这个城市会很平淡的。”
袁运甫告诉记者,要形成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建筑师就要更下脑子。有了地界规划以后,我要考虑怎么样和周边的建筑有一个呼应,一种起落关系。所以建筑规划部门也很重要。城市是一个群体的关系。如果这个群体的关系又没有人管,那样就缺乏天际线的整体考虑,所以建筑多了,问题也就多了。不能没有一个大局观,只是一个自己的建筑的考虑,应当和周边产生有机联系的。
奠基中国公共艺术
1981年,袁运甫受邀赴纽约展出,这是中美建交后,首次华人当代彩墨画个展,美方由老布什和基辛格赞助,此后曾5次应邀在美国举办画展。1992年他在洛杉矶艺术中心举办“彩墨画个展”时,加州州长亲授他表彰艺术成就的州政府金印奖。他别具风采的中国当代彩墨画,曾先后为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首相布莱尔、加拿大总统克里蒂安等,并入选《向世界博物馆推荐丛书》大型画集(第一卷)的作者。
袁运甫经历过国立艺专、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不同院校的不同教育和锤炼。既有扎实的中西绘画功底,又能兼容并蓄、学贯中西。尤为可贵的是他不仅从文人画还极善从历代工匠所创造的石窟艺术、墓室壁画及浩如烟海的民俗美术中去汲取与拓新。
因而,他与西方现代艺术及世界各民族的本土的原始的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路铺得厚而宽,及其有利于他从比较的观点审视东西方文化,悟出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之间不谋而合的道理。
2008年,袁运甫教授50年艺术回顾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袁运甫是成就卓著的艺术家,也是中国现代公共艺术的主要奠基人。陈丹青说,闪烁之间,袁运甫的作品隐约可见前辈作画的缤纷意趣,如关倪的扼要,庞薰的璇旎,董希文的响亮,吴冠中的恣肆……
因为现代城市绘画少不了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包括雕塑、建筑装饰等,城市的美化和公共艺术有密切的关系。公共艺术是广大人民大众的艺术。它并不是个人收藏的,是在一个城市中人所能见的,比如火车站、飞机场、公园,对于艺术的发展和全民的艺术修养都有重要的关系。所以袁运甫经常写文章呼吁,谈这些体会,还有创作的。
袁运甫坦言,如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和北京形象课件设计的东西,怎么样给外国人传达一种中国人的文化、心态、传统和未来发展的理想,这些都很重要。像我的学生陈少华,他现在是全国设计最优秀的设计师,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标志,设计的非常的好。
中华世纪坛的妙笔
“老袁,你是搞壁画,你的很多作品我都看过了,我代表北京市希望你能创作一幅要一看就觉得很静雅的,手法不是一般的,让人感觉很有创意的画。”北京市委的领导的一席话敲定了袁运甫担当中华世纪坛雕塑的重任。他表示,我也很难打包票,我也只能尽全力试一试。这样的话,等于要有两年的时间完全泡进去,不可能再有个人的任何打算。
袁运甫说,后来我就花了很大的时间。“我想周长是118米,直径是36米的圆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八根金柱。我的设计理念是壁画只能看故事,每一个朝代选取的故事创作在壁画上,但是他需要升华,顶子我就想做星空,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升腾向上。这样创作出来的壁画才能给人感觉很威严,很雄伟。两面都能看到,有一种深远的感觉。假如一览无余,没有远的感觉。”
袁运甫告诉记者,我就想把这个壁画做成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心是五米八直径的大金柱,凤凰涅槃、龙凤呈祥的作品构想,所以我用了云纹,做了八个柱子的浮雕。我找了一些皇宫里筑锻铜的一些老师傅老工人,成立了一个合作社。这样一来,中心的金柱的质量就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为了再增加天空的延伸,我就建议做成光导纤维的拱形天空。
“国家气象局是给我那一年元旦很珍贵的星象定位图,而且那个星象图是定量的,从一级量到五级量。当时北京就没有一家做光导纤维的,这种技术中国就一直没有解决。我找到了日本的一家公司,他这方面的技术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
袁运甫说,我选了63个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等有成就的历史名人。另外,我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选最有代表性的63个器物。所以,为了表现五千年的文明,就用人物、器物、景物,用这三物象征每一个朝代的特点。人物、器物、景物这些都是永恒的。另外,我们不用汉代玉,色调要偏暖一点,后来我去贵州选了一个它那边偏暖一点的白石头,所有的最大的人物是五米高,一般的三米高,最小的人物一米五高,把人的重要性都从高度来定位了。我们是先构图,然后在每一个人上面在推敲,工作进展的就比较顺利。
“还要考虑安装的方便。工艺设计也是很难的,我们从外地调了250个工人。都是一流的工匠,分成6个组,把每块的任务交给每个组,把磨具交给他们,他们根据磨具来做。这个工作量很细。分成四大块以后,每一块有一个组长,这样的把握比较准确无误。严格根据磨具来打,没有自由。所以我们都是白天深夜的加班,夏天的时候我们都搞到一两点。”
袁运甫说,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一辈子里最大的工程。最后我们是如期的把这项工作完成了。
艺术人生 无宗无派
“因为我不希望变成哪一派的,因为现在帮派的体系不是关于理论、学说的。因为我不想这个小小的书画界太复杂,所以我不太喜欢帮派的。”
袁运甫说,但加入艺术的学派、风格,这是可以的,如果有很多是情感的概念,这样就容易导致一些是非,因为小集团的利益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团结。我觉得中国发展的这样的速度,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是无私的奉献带来的。另外,艺术的真是公开的,是不需要保护的,也不需要有团体利益介入。所以,我始终没有介入这种关系。我也不愿意把时间消耗到那个里面。少一点是非,多一点事业本身的需要。
张光宇说,世界的艺术家有两类,即凝聚型与扩张型,袁运甫无疑属于后者。
正因为如此,袁运甫的艺术能自由地穿梭于国画、壁画、油画、水粉画、纤维艺术、书籍装帧艺术诸领域,变而通之,得心应手。他还涉猎刺绣、壁毯、珐琅、石雕、木雕、漆艺、金工、陶瓷和玻璃等许多行业,并为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空间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作的感觉始终处在动态的新鲜的不断生发的过程中,无宗无派,自由自在。他受益于张光宇先生的教诲“不挂牌子,不固定语言。”世界的艺术家有两类,即凝聚型与扩张型,袁运甫无疑属于后者。
袁运甫的中国画创作是他从大型公共艺术实践,以及青年时期大量深入生活,从事水粉画写生的基础上转化而入的。他重视画面整体结构的完整和疏密有致,对画面空间和色调选择也极为讲究。每一色、块和线的构成都要精心推敲,黑白、色彩的层次有序并空灵透气,挥洒自如。他还极为重视用笔的力度,以及情绪强弱的表现。
从艺半个世纪,历史已把袁运甫推向承前启后的位置。他宽宏浪漫的情怀和对艺术教育固有的深沉的使命感,早已把艺术视为民族事业。他内心燃烧的艺术激情从不困惑与退缩,乃至他的学生常被他热情、朝气的敬业精神和超前的艺术思维所鼓舞。
吴冠中说,精力过人的老袁永远紧追时代,他跑得快,肩负着创造新传统,启发后来人的重任。
中国艺术之新格局
袁运甫告诉记者,中国艺术发展的格局必然会有更新,艺术的博大和边缘性将会得到有力的支撑。他认为:21世纪是一个多元的、综合的时代,是一个创造性、综合性更强,对艺术品质要求更高的时代。处在这样的时代,中国美术应当如何发展,怎样走出一条新路应该从一个更大的视野来思考,而不只是艺术技巧、艺术风格的单方面研究。
建国60年来,袁运甫认为,中国涌现出一批不拘陈法、融会中西、推陈出新的画家。他们的追求与成就始终促进着中华民族现代艺术的积累、演化和成熟。这条探索之路已被几代人所走过,虽然每代人都经历过特定时期所给予的机遇和局限,探索者们融会中西的基础、角度、源头也并非完全一致,但是,后浪推前浪的探索趋势始终不曾改变方向。
谈起自己的子女,袁运甫十分骄傲,我的孩子都回来了。大孩子教育部就给他派到清华美院了。他在美国呆了20多年,是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第一位学绘画的硕士,他的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在美国上的。后来征求他的意见,他也愿意回来,他觉得国内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美国到了一定的时候,还不如国内的学习的东西多。所奥运会之前,他就回到了清华美院。
我的二儿子是97年就从瑞典会来的,他自己有一个工作室,承担了很多社会创作项目。这次北京奥运会运动员村,很多都是他设计的。外媒有很多文章称赞他的设计,认为它既有传统的中国艺术风格,又含有当代的艺术气息的元素,艺术价值很高。
链接:
袁运甫,1933年生,江苏南通人,1949年至1952年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装饰艺术系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理事,北京市美协理事,全国壁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工艺美术顾问组顾问,第七届全国美展壁画、漆画评选、评奖委员会主任 。 主要从事壁画艺术的创作和教学研究工作,并致力于彩墨画、水粉画、艺术壁毯等方面的创作设计 。 1978年参加并组织北京国际机场大型壁画群的工作,并创作《巴山蜀水》。之后完成大型壁画十数幅,作有大型丙烯重彩壁画《继往开来——上篇、下篇》;大型陶瓷壁画《文明的飞跃》;大型金属玻璃悬雕壁饰《翔》 。 1962年在帅府园中国美术展览馆举办个人水粉画展,1981年、1987年先后在美国举办个人彩墨画和艺术壁毯作品展,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艺术壁毯作品展,1989年应邀在新加坡举办个展;应邀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马萨诸赛州立美术学院、哈佛大学讲学 。出版有《装饰绘画散论》、《袁运甫画集》、《袁运甫壁画墨彩画集》、《袁运甫艺术壁毯》,主编有《中国当代装饰艺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