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左琳
1982年11月初,17岁的罗云水第一次来到深圳。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毗邻香港、刚刚成立两年的经济特区,竟然“到处都是荒山野岭”。现在车水马龙的罗湖区彼时正处在开发阶段,推土机、挖掘机将山坡一点点推掉,风吹过来,灰尘四起,周围雾蒙蒙一片。
38年过去,罗云水眼里的深圳再也不是泥土飞扬的工地,这里“新”了起来,马路宽敞、高楼林立,甚至遍地是内陆地区罕见的时髦玩意儿——不仅仅是吃的、穿的和用的,还有“看不见”的新事物和新理念。
如今,“创新”已经成为深圳的标志。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首个以城市为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仲夏正是深圳荔枝成熟的时节,特区成立近20年的时间里,荔枝节成为当地最著名的节日。1999年,这一节日正式被取消,取代它的是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
这场高交会改变了很多企业的命运。已是京华电子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的罗云水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当时主做收录机生产业务的京华电子正面临着经营困境——市场越来越小、人工成本上涨、附加值低,正是在这场高交会上,他们发现“外面的世界原来那么精彩”,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参会者们带来了最新的产品和经验,收录机已经是过去时了,自己的生产模式也已经落后太多。高交会后,与特区同年成立的京华电子下定决心转型:淘汰掉落后产能,招聘大批技术人才——工资比总经理还要多一倍,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为新产品研发投入大笔资金,最终走出了发展困局。
同样走出困局的还有腾讯。也是在这场高交会上,马化腾和他的商业计划书引起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与盈科数码的重视,拿到了腾讯发展史上第一笔2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事实上,这届高交会是深圳科技创新改革之路的一次成功延续。1987年,深圳率先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营科技企业,鼓励技术要素入股和参与分配,对非公有制经济实施奖励措施,催生出华为、中兴等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同样为深圳带来了蓬勃的生命力。
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暂行规定》出台,在中国内地城市率先确定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思路,吸引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当“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种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模式成为全国潮流的当口,深圳已经意识到重复简单的生产加工并不是特区存在的意义。1994年,深圳市政府下发了《关于经济特区停止审批“三来一补”等项目的通知》,同时大力鼓励高新技术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升级转型。
从2006年《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出台,成为全国第一个保护改革创新的专项法规,到如今成立全国首个科技金融联盟,设立国内规模最大的天使母基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深圳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构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93%,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万余家,新经济占GDP比重超过6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研究组织处处长龙海波看来,深圳成为“创新之城”的关键所在,就是构建了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生态体系:一是包括龙头企业和科技创业企业在内的创新型企业引领形成强大的梯次型企业创新集群,做到了“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二是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型人才共同孕育了大量的技术专利成果;三是源头创新、引领创新作用正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逐步增强。目前,深圳在5G、超材料、基因测序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值比重为37.7%,2018年高技术产品出口达到1246.07亿美元,超过北京和上海,显示出了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
“深圳经济跨越式增长源自创新驱动,迸发出的创新能力得益于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龙海波表示,一方面,深圳创新容错机制好,中央适当地“放权让利”“放水养鱼”,特区逐步扩大自主权,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在科技创新领域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政策先行先试,如近期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全国首个覆盖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的地方性法规,在基础研究投入、科研人员激励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此外,主动的创新服务意识也成为深圳创新的又一比较优势,在孵化企业平均用地面积以及众创空间创业团队、初创企业平均服务人员数量上,深圳市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罗云水也认同这一说法,在深圳38年的从业经历,让他真切感受到深圳政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从城市管理、政府的服务意识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都是深圳创新发展的要诀。
“这些其实都值得借鉴。”龍海波认为,其他地区可根据深圳经验,营造适应开放条件下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和市场环境,不断提升对全球高质量创新资源——特别是人才、技术及教育资源——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打破制约要素跨境流动的制度壁垒,加速本地与外部创新资源的融合;从本地实际出发,针对有效的创新模式给予充分激励,注重改革的包容性、协调性以及配套政策的精细化、互补性,及时开展效果评价和推广,“但相比之下,创新容错机制可能只在深圳才有发挥的空间,给予企业、人才的高待遇也很难被效仿”。
尽管如此,深圳在原始创新能力上仍有短板。1996年,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共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启了中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崭新探索,然而直到199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带领一个科研团队来到深圳大学,深圳才正式有了第一位院士。
2008年,深圳在全國最早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此后又推出一系列吸引科技人才的政策,但龙海波指出,目前深圳高水平研究成果依然较少,权威数据显示,深圳在“2020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位居全球第32名,与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还有较大差距。此外,深圳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亟待完善,如此才能更好适应深圳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肩负起培育更多前沿科技成果与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深圳同样注意到了这一重要问题。 2019年10月,深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指出,深圳市在基础研究领域力量薄弱,特别是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不仅低于北京上海,还低于全国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深圳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达2260家,与5年前相比已经实现了翻番,但深圳国家级创新载体数量、获国家资助的基础科研项目都较少。薄弱的基础科学研究加上房价高企,令不少科创企业将研发中心设在了西安、武汉等这些高校密集、科研人才较多、研发实力较强的地方。
龙海波认为,目前,深圳已经加大了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并得益于各项优惠政策以及高效的政策执行力,通过实施包括“孔雀计划”等引进高技术人才项目,增加创新载体和人才落户意愿。下一步,深圳市还应强化本土大学的枢纽作用,多方位强化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大学和科研院所实力;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深化培育科技企业,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同时继续探索优化人才从落户到扎根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培育科研人才力度;继续探索创新容错机制,激发“先行先试”的闯将精神,以此加快未来城市创新的脚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