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混合教学法在中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04

陈爱霞 王灿田

关键词:混合教学法;中职院校;“图形图像处理”课程

1混合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所谓混合教学法,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在教学平台发布课程资源,学生在线进行自主学习,再返回线下课堂进行知识的应用,并通过线下课堂进行答疑解惑,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的方法[1]。传统教学模式仅停留在听觉和视觉上,侧重观察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参与了什么,反馈了什么,更加注重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过程,改变了传统只“学”不“做”的局面。混合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线上教学的优势与线下教学的长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2]。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中央唱“独角戏”,在课堂中从头讲到尾,教师单方面地灌输知识,成为主动的知识传输者,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好比是一台“舞台剧”,由教师搭好场景,写好脚本,并分配角色,由学生上台演出,台下观看的人做出评价。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路人,学生变成学习的体验者,实现了“教”与“学”角色的互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2.1教学方法单一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中职“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仍然是延续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通常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课堂以“教师演示讲解”为主,“学生模仿练习”为辅。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但是教师一步一步地教,学生一板一眼地学,忽略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牢固的基本功,并能够利用图像处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学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涵盖图像数字化、图像数据编码、图像分割和图像识别分析、图像复原等模块,其中涉及许多快捷键、菜单命令的技巧学习与记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操作,但是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图像处理问题却又束手无策,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创新力受到限制。

2.2学生积极性不高

“图形图像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不仅要会“学”,更要会“用”。对于部分中职学生而言,该课程学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并且,随着知识点的深入,需要记忆大量的操作技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一方面,中职学生一般都是中考失利或者学习欠佳的“后进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主性不强,面对难度系数较高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另一方面,“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时间有限,部分中职院校一周只开设一节或两节课,仅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后却不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学生接收的知识比较碎片化,遗忘速度较快。

3应用策略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中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混合教学法将课程由课堂之内延伸到课堂之外,使教学更具灵活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3]。

3.1分析学情,建设线上课程资源

中职院校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时,首先要对开设“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详细调研、具体分析,并根据相应专业的特点,明确教学的大致方向与主要的教学内容。中职学生通常文化课程基础薄弱,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情进行科学分析。中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主要是对PS软件操作进行学习,学生要掌握PS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技巧,学会图形制作、修复、美化等。对此,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将书本上复杂、乏味的文字转化为线上视频或图片,收集、录制、整理课程资源(如教学视频、PPT、案例素材等),并将其发布到在线学习平台或者电子教学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或档案库,方便学生获取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蓝墨云班课”在线学习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系。在“蓝墨云班课”中,学生可以进行登录签到、获取学习资源、提交图像处理作业、发表作品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则在后台上传教学资源、发布测试任务、观察学习情况、获取测试反馈、查看图像作品等。由此,构建了新型师生关系,提高了前置性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资源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图形图像处理岗位的实际要求,如根据平面设计、游戏场景设计、网页设计、UI设计、摄影修图等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以项目導向、任务驱动创建情境式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且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项目,从基础入手,从入门到精通、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从基本图像的制作到电子证件照的制作,从基础海报的制作到动态广告详情页的制作,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最后全面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内容,并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3.2做好教学活动与资源设计,开展针对性授课

针对中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综合研判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其中,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涵盖新课导入、项目实践、小组讨论、答疑解惑、学习评价等内容。课前,教师将“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资源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学习。学生可以在线上平台设置的讨论区开展讨论,并利用线上平台查看学习完成“进度条”。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每组5~6人划分成多个小组,发挥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与学生互动,以发布图形图像处理任务的方式,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在线下授课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疑问升华教学内容,并借助线上平台设置在线测试任务,根据测试结果反映出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指导或者特别讲解,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发布相关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质的学习网站,让学生通过网站进行查缺补漏,学习大量的案例以及教程,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水果便笺”时,教师提前将教学内容录制成视频、制作导学案并上传相关资源,对矩形选框、椭圆选框、自由变换和变换等操作技巧进行详细说明,并设置测试题。学生在完成图形创作后将作业上传至线上平台,并反馈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选框抠图、扭曲倾斜变换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引申到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线上学习的反馈结果将同类型疑问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并提出学生前期反馈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然后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或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交互学习。

通过混合教学法,学生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问、答疑,构建内化版的思维导图,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更加灵活地应用知识,也更容易发散思维,更具创造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视频的制作方面,视频格式、分辨率要适应学生的需求,时间也不宜过长,视频要短小精悍。教师要精心设计视频内容、透彻分析知识点,时长控制在4~5分钟,最长不超过6分钟。时长短、容量小、内容精简、主题性强的视频,便于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3.3科学开展教学评价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功能较为全面,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涵盖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测试、交流讨论等方面,同时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模式。首先,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课程预习情况、视频学习情况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等,并根据线上学习的情况对线下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评价、课程考核评价以及组织活动评价三种方式。在学习过程评价中,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线下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考核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发布图形图像处理任务,学生可以在完成图形创作后,将作业上传至线上测试平台,由教师进行打分或者学生之间互相打分,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此外,教师可以采用活动组织评价方式,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组织问卷调查、访谈等活动,获取学生对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真实反馈,了解学生对混合教学方法的态度,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进行优化调整,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效果。

4结束语

中职院校开设“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教会学生图形图像的处理技巧。在教学的过程中,中职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发挥混合教学法的优势,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效率,从而助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