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时间:2024-05-04

孙力

(兰州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化平台,对教育与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存储等,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从教育发展角度来讲,现代化教育技术、教育理念的不断拓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更新力度也必须随之提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等,使教育信息化平台在教育管理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可发挥最大效用,为相关教育工作开展起到约束与规范的作用。本文则是针对云计算下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 云计算概述

从宏观角度来讲,云计算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软件系统、互联网平台提供数据对接服务,在系统固定程序的指令操控下,可利用软件对内部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实现精准化数据服务。从微观角度来讲,云计算可以看成是资源供给网络,通过分布式计算,将云端资源同步传输到用户载体上,且整个容量相对于用户存储诉求来讲,近乎于无限大,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随时随地的调用云端数据信息。

云计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效满足大数据环境下的大容量数据处理诉求,保证网络系统内各项数据信息处理的时效性与针对性。云计算系统所具备的特点及优势如下。

1.1 虚拟化特征

云计算是通过云端环境的建设,打破传统数据信息在时间、空间方面存在的传输局限问题,通过将数据资源进行云端架构上的同步映射,真正实现物理服务器与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对接与转换,为数据存储提供迁移、拓展等功能,提高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1.2 动态化特征

云计算将数据运算模式从物理服务器转移到虚拟运行结构中,其脱离于传统物理服务器运行效率的局限问题,节约软件运行中的资源消耗,为软件拓展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1.3 可靠性特征

云计算的分布式运行特点,可按照承接载体运行需求的不同,进行按需部署,科学性分配信息资源,保证每一项数据处理功能的实现,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高精度运算,提高数据信息运行的可靠性。

2 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全域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保障,在教育网络框架的建设下,可有效将教育及管理工作进行整合,通过各项计算机设备、软硬件系统等,可保证教育数据传输的对接性,为整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从实际教学管理来讲,教育网络系统的建设,可打造一个校园局域网络,利用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对接,提高教育资源的拓展性,满足新时期下教育改革诉求。在教育平台的建设下,可将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数据化的整合,利用数据信息所呈现出的特征,确保教育工作的统筹性制定与开展,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满足自身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诉求。从学生发展角度而言,高校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供给保障,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则可进一步深化实际教育功能,结合教育资源共享、实时教育管理等,利用数据信息,映射出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行为,教师及管理人员则可通过数据信息,制定科学性的教育管理规划,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职业意识等,为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教育成本来讲,虽然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将消耗一定的教育资金,但是从长远目标来看,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可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集成,有效缩减不同区域教育差距,同时信息化平台所具备的可拓展功能,只需要更新软件与硬件设施,便可满足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诉求,提高系统应用性能,使得资源实现科学性分配,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图1:教育资源云框架

图2:教育管理云框架

3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

3.1 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原则

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通过对内部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化运算,验证出数据信息在传输与处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各类处理机制,确保每一项教育工作的开展精准契合到数据运行指标内。但是从网络角度来讲,受到外界环境、内部环境的影响,将对系统运行效率及质量产生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信息化平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下列设计原则,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高教育服务及管理质量。

3.1.1 安全性原则

云计算支持下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最大限度确保数据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共享性,但是此过程中网络系统极有可能受到病毒侵袭、黑客攻击等,使得内部教育信息或人员信息产生丢失。对此,安全性原则是建立在数据信息安全传输之上,确保教育信息化平台的使用,不会遭受外界攻击,在为师生提供教育便利的同时,保证内部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1.2 拓展性原则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下,承接技术运行的各类软件、硬件等也需要实时更新,满足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续期。拓展性原则是针对计算机教育信息化平台设定相对应的拓展窗口,这样在相关技术的更新下,只需要对相关功能及系统进行更新便可,降低后期投入成本,提高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质量。

3.2 教育资源“云”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下,对于传统物理存储器、服务器提出更高的运行需求,云计算环境的建设,则可以解决大容量数据传输问题,保证各类教育资源在网络体系下进行实时性、共享性传输。教育资源“云”的建设,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教学流程、教学规划、教学资源、教育沟通于一体的教学框架,依据教育信息进行教学、评估及管理的多维度教育管控,确保教育信息支撑下的各项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针对性。

教育资源云框架如图1所示,本文所设计的资源云框架由学生、教师、教育管理及家长组成,通过数据信息的传输功能,将四个信息承接载体之间进行有效对接,这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则可通过不同数据角色确定相对应的数据功能。例如,学生模块,主要是利用数据信息对学生当前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将现阶段的学习状态通过数据形式进行表达;教师模块,是针对专业课程建设,为教师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教育管理模块,则是针对现阶段教育工作开展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对应的数据罗列程序,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家长模块,则是通过云环境的建设,实现对学生学习信息及各项生活信息的了解,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实现精准对接,为学生步入社会提供基础保障。

在对系统结构进行建设时,则是依据学科专业教育属性,将各项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教学模块中,其是利用云平台,实现对存储服务器的优化处理,保证相关教学信息在传输及应用时,可迅速响应教育指令,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终端-应用-平台之间的有效对接,可最大限度保证系统在实现教育功能时,将数据信息正确匹配到教学功能中,例如:备课系统、授课系统、测评系统、题库资源系统、图书馆系统等,均可搭载云平台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科学化运用。

在对内容资源进行建设时,依据云平台创建教育资源时,无需考虑资源存储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教育信息资源的对接质量,实时化、高效化的信息传输模式,可保证教师对教育信息的及时获取,提高数据信息的处理质量。由于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存储及传输所受到的影响较小,这对于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来讲,则可为多资源的导入提供平台。为此,内容资源的建设,必须涵盖所有学科知识,并应将校园局域网与广域网相连接,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可由互联网支撑下的信息体系进行实时更新处理,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3.3 教育管理“云”建设

教育管理云建设,是利用信息系统将教育工作与行政工作进行整合,以数据为链接点,保证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可真实反应出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而令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可以通过信息沟通,对整个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数字化转变,可以提高信息顶层与底层之间的对接效率,提高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效率。考虑到高校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在建设云管理平台时,应兼顾教育资源共享功能,如图2所示,为教育管理云框架。通过数据决策功能、分析功能、共享功能、上报功能的设置,建设出基于省级、市级、校级于一体的数据管理体系,使得教育服务功能在实现时,可由数据信息在固有程序下的交互实现多维度处理。此过程中,数据功能的实现则需要进一步形成基于服务功能、管理功能的管理,以平台运作模式,通过云端处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实时反映出当前数据运行模式下,对教育管理工作形成的数据支撑点,为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驱动力,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以数据信息为核心,精准映射出当前教育服务及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结合系统应用性能,构筑出立体化的处理程序,保证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为此,在后续平台更新与应用方面,必须进一步强化技术应用性能,以教育属性、教育目标为导向,构筑出信息化与行政化、管理化相对应的管理架构,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