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健辉
摘要
2014年,***提出“网络主权”概念后,社会各界越发重视对网络安全的保障与网络主权的维护的探讨与研究,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风生水起。本文通过对网络安全与主权以及区块链两方面文献资料的收集,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网络主权维护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得出了区块链技术可以运用到网络主权的维护中,对于有序的网络治理中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最后说明了区块链技术在网络主权维护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网络主权 区块链 网络安全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快速增加,互联网覆盖率也逐步提升。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各种网络安全事件,以及由网络主权观念缺失而引起的网络边境侵犯等事件。在2013年8月19日起的一周内,我国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5470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数量为754个、被篡改政府网站数量为384个、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为69.4万个等。类似事件在国内外层出不穷,因此,网络空间这个第五空间的安全问题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互联网是否具有国界性、主权也成为了很多国家思考的问题。***在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网络主权”并提议各国互相尊重网络主权,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又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体的五项主张。
区块链概念是由中本聪提出,它的出现既是一种技术的创新也是账本演变的一种历史必然。早至远古时期,人们记账用头脑死记硬背,之后,随着账目数量与种类增多,先后出现了“结绳记事”、流水账、日记账、单式记账、复式记账等,现如今,会计中依旧运用复式记账原则进行企业账目的记录,但随着一些公司会计造假等丑闻出现,区块链技术登上舞台,凭借其分布式记账,去中心以及时间戳的特性,为解决会计造假的问题提供了关键技术指导。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京召开》的新闻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上发布,这成为了区块链技术在国内迅速升温的导火索,在这之后,区块链技术在记账之外的领域中的应用此起彼伏。
2 概念界定
2.1 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
网络主权,就是一国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然延伸和表现。对内,网络主权指的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监督、管理本国互联网事务;对外,网络主权指的是防止本国互联网受到外部入侵和攻击,还具备本国的网络可以独立运行,无须受制于别国的独立权;各国的网络不分高低贵贱的互联互通的平等权。正如主权须具备三个要素:辖域、人口、政权,网络主权也具备这三种要素,即一国所管辖的信息通信技术系统是其“辖域”,网民是其“人口”,网络管理部门是其“政权”。数据是网络形成的重要的因素,数据主权也是网络主权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数据与国家存亡关系密切,是构成国家的必要条件,国家对本国数据具有主权显示出一国的独立性、自主性。
网络安全是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不可分割的概念。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与网络主权相互渗透、纵横交错: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尊重网络主权;没有网络主权也就没有网络安全;反对网络霸权确保网络安全就必须尊重网络主权。各国进行网络立法以及国际社会建立公共网络治理体系,均需要以网络安全、网络主权的概念为引領。
2.2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由区块链网络中所有节点共同参与维护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由一系列基于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组成。区块链分为“区块”和“链”,区块是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链是将这些区块按照产生时间的顺序进行先后连接,形成的数据链条。由于人人都有机会在每个链条节点的形成中起作用,每个节点都存有之前链条上存储的所有信息或数据,故区块链能够实现全球数据信息的分布式记录以及存储,达到非一台或几台中心计算机控制所有数据,而是信息公开透明的效果。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去信任、开放的集体维护数据库技术,基于该技术,才可实现系统中的每个人参与数据的就记录与存储,构建一种点对点的自组织网络。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或去信任化、不可逆性、匿名性等。区块链技术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如何完整、可追溯的存储数据?
(2)怎样构建全民参与的网络?
(3)构建网络后,怎样确保其安全运行?
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体现该技术的含义,即区块链技术定义了可表达时间顺序的数据结构,利用基于密码学的分布式协议构建民主网络,利用共识机制确保去中心化的网络安全运行。
截至目前,很多行业从区块链一种或多种特征出发,进行了自身技术创新,可归结为三类应用模式:
(1)以信息传递和价值传递为主的传递模式;
(2)信息存储和价值存储的存储模式;
(3)智能服务模式,包括智能管理模式、多服务集成平台模式。
3 网络主权与安全中存在的威胁
网络拓扑学中的互联网,是由一根根独立运行且由主根控制的一张张网络平等连接而成。我们现在使用的互联网是来自美国的主根控制生成的网络分支,从该层面讲,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实质上并非国际,根本上是由美国控制,其他国家都只是租用美国的网络。当美国真正需要时,中国网络沦陷将不会遥远。
国家网络体制的不完善影响网络防卫权的行使。如上文中网络主权包含三要素,其中之一是疆域,即网络也存在边界,然而我国网络边防体系的不完善,给了很多电脑黑客攻击或入侵境内网站的机会,如境外的“反共黑客”组织4年内数百次对境内网站的成功攻击;黑客入侵快递公司后台盗取客户信息,使中国公民近亿条信息泄露等。网络主权观念薄弱以及网络安全事件的频现让网络系统故障、用户信息大范围泄露、网络随意中断等进而导致的财力物力的大规模损失,甚至造成影响国家安全的危害。
这些威胁的频频发生再次提醒我们应当重视网络安全,树立网络主权观念。那么,如何利用新技术维护我国网络主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4 区块链技术下国家网络主权的维护
4.1 区块链应用于网络主权维护中的必要性
互联网是凡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即使只有两台设备,只要有一种技术能将其连接也称之为互联网。区块链是一种点对点的自组织网络,其中运用的技术便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实际上也是互联网的一种应用技术,类似于互联网上的一种应用协议。互联网要经历信息到价值再到秩序的互联互通,秩序互联网是其最高形态,其中从信息到价值的跨越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支持,而从价值互联网到秩序互联网的飞跃则要主权区块链来创新现代治理模式。连玉明(2017)在块数据3.0中提出:区块链与互联网的结合,把互联网从无界、无价、无序走向有界、有价、有序。区块链具有共识技术,而主权区块链是一个包括共识、共治、共享在内的统一体。将主权区块链与网络空间的治理进行结合,对于网络主权的规制以及对新思想、新理念的引入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重视区块链技术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国际社会对区块链的标准还是空白时,我国工信部于2017年5月26日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行业规范《区块链参考构架》,主要用于使区块链技术构架、区块链专业术语,以及促进解决区块链的关键技术问题等具有更规范的指导,这也对区块链行业生态发展意义重大;其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去信任等特点,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经济社会重视区块链体现在,作为新兴技术的技术,区块链已经在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认为将区块链应用于国家网络主权维护以及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安全的保障中非常有必要。
4.2 区块链应用于网络主权维护中的重要性
4.2.1 独立性——民主网络
国家对网络的主权体现在本国网络独立自主地运行而不受他国的制约,即网络的独立权。根据前文所述,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互联网均建立在美国铺成的一张网下,理论上,美国具有管制他国网络的权利,可以看出中国的网络主权实质上被弱化甚至说不具有对我国网络的独立权。因此,建设一个“中华公网”,在他国侵犯时,中国依旧能有能力保障网络的运行至关重要。
如何利用目前技术建立“中华公网”?以前的IPV4受制于美国,现如今的IPV6虽然有改进,本质上依旧受人制约,要建立完全独立的十进制的IPV9,似乎遥遥无期。那么,借鉴电信网国际共治理念,以“多利益攸关方”模式自行建立一个应急网络,由于区块链是一种点对点的自组织网络,具有自治性、去中心化和开放性,运用区块链技术可建立基于密码学分布式协议的民主网络,还可以保证其安全运行,从而为十进制的IPV9的建立留足时间。
4.2.2 防卫权——共识机制
网络主权的另一体现——防卫权,是主权国家对外来攻击和威胁进行方位的权力。当“反共黑客”组织对境内网站进行攻击时,黑客入侵国家系统或者企业系统进行隐私数据的盗取时,一国的网络防卫权的行使显得至关重要。区块链技术下,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数据主权的维护:
(1)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在区块链的节点共识机制下,人们己将对人的信任改为对“机器”的信任,只要写入的数据被存储,要想篡改其中的记录,需要获得51%以上的节点的信任便可成功,然而這种成功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巨大,一般很难获得成功。
(2)区块链的开放性特点,让每个节点都拥有整条链上所有的数据,因此,当其中一个或多个节点被攻击时,其他未被攻击的节点依旧存有所有数据,不会造成数据丢失。“区块+链一时间戳”的不可逆特性加大数据修改难度。
4.2.3 平等权——开放性
平等权是各国网络间平等的互联互通,也包含对网络的治理具有平等的权力。如前文所述,主权区块链是一个包括共识、共治、共享在内的统一体,主权区块链的应用可进行数据确权、技术规制,将其运用在网络空间的治理中,会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有利于各国建立新的网络空间治理新模式。并且根据“领网理论”,未来将会出现“数据掘取控制权的能力大小来分配权力运行机制”的国家数据安全模式,因此,在未来谁能在网络空间里拥有数据量控制权,将是决定一个国家享有数据制控权的关键因素。区块连技术下的网络主权中,除了私人加密信息,所有数据均公开透明,所有国家对数据的获取权不相上下,由此会有更加平等的网络话语权。
4.2.4 区块链在网络主权多边关系争论中的应用
在习主席提出“网络主权”概念后,引起很多争议。基于这些争议,郝叶力提出“三视角理论”,矛盾三方的国际、国家和国民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即国际要开放与包容、国家要发展与安全、国民要自由与秩序。各方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显然存在帕累托改进的情形,但是要求各方协调一致,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协调成本大,也可能出现时间前后不一致进而造成更大的风险或损失。
郝叶力将网络空间分为自下而上的物理层(网络基础建设)、应用层(科教文卫等经济和社会结构层)、核心层(包含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从下到上三层的让渡性减弱、排他性增强。对于网络主权维护中,存在的矛盾虽然无法全部化解,但可以进行调和。如果在短期内建成“中华公网”无法实现,又要维护国家主权的目标实现,则可以在应用层引入区块链技术,开放性、去中心化、不可逆等特性将会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网络安全。从应用层开始,各国在“区块”中根据实际情况融入自身特色,形成各国区块,于是各国区块在核心层中将会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在不违背国际社会大原则下,利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进行大链融合,但是A国公民在B国的链中要进行记录需要承认B国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否则将会被认为是恶意攻击,此时便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网络空间,而网络空间中又包含一国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由此可以说明区块链在网络主权维护中的重要作用。
5 结论
基于网络主权和区块链相关理论文献的研读和分析,本文将网络主权概念进行剖析,结合区块链的特征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得出以下结论:
(1)区块链与互联网是可以联系起来,两者的某些性质相似;
(2)区块链与主权区块链的应用可将无界无序的网络变成有界有序,说明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网络主权的维护中的必要性;
(3)根据近几年发生的各种网络安全事件以及网络侵权事件,在分析其原因后,说明区块链在保障我国网络安全、维护网络主权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们关注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主权方面带来的利处时,还需要注意該技术本身的不完善以及应用不当所带来的危害。通过本文的浅析,以期引起各界对网络主权的关注以及区块链技术在主权维护中必然性和重要性的重视。今后,从区块链在网络主权维护中更加具体的应用,以及应用该技术可能有的危害两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谢辉,王健.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6(09):192-195.
[2]吕述望.落实***网络主权原则[C].建设中华公网共图强,2018.
[3]林小驰,胡叶倩雯.关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综述[J].金融市场研究,2016,2(45):97-109.
[4]连玉明.区块链3.0:秩序互联网和主权区块链[J].领导决策信息,2017,21:20-23.
[5]冯泽冰.区块链技术,如何提升网络安全?[N].人民邮电报,2017-12-26.
[6]齐爱民,祝高峰.论国家数据主权制度的确立与完善[J].苏州大学学报,2016,1:83-88
[7]都叶力.三视角下的网络主权的对立统一[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10):14-17.
[8]沈鑫,裴庆棋,刘雪峰.区块链技术综述[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6,11(02):11-20.
[9]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42):481-494.
[10]Timothy S W.CyberspaceSovereignty?[J],The Internetand The InternationalSystem.1997(10):665-666.
[11]方滨兴,邹鹏,朱诗兵.网络空间主权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6(18):1-8.
[12]于志刚.坚持网络主权和数据主权,构建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N].检察日报,2016(03).
[13]网安智库.军民融合网络主权保障力量建设研究.20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