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伴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具有休闲娱乐、环境保护、文化创意等功能的都市型农业也随之发展。都市型农业不仅能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市消费需求,也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统一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企业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产品中融入了科技、文化、时尚和创意元素。图为巨型南瓜亮相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北京市民张贵春的阳台菜园成为许多都市人的向往。而吴晓庆就是这样成了一个“都市农业爱好者”,她把自家阳台改造成了一个集观赏花卉培育、蔬菜水果种植以及热带鱼观赏于一体的室内花园。“我家四季都能采摘,不用去郊区农家乐了。而且自己种的蔬菜和水果总要比外面买来的好,既绿色又放心。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能在自己家种菜种花是一种独特的乐趣。”
事实上,都市型农业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所有地处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形式都可以说是它的一部分。都市型农业以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要目的,采用集约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和水体里培育各种农产品,并进行加工和销售。在中国,都市型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就业链,对于探索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北京华茂大厦某公司的入口大厅处,一整面垂直绿化墙引人注目。每每访客到来,都会为这面植物墙上清新的藤蔓生态元素所吸引。将植物种植系统整体引入室内,不仅打破了室内办公环境的封闭均一,而且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湿度以及净化空气。
“其实,农业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城市人的生活。”郝会君是北京易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一名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她眼中,农业其实早就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工业化和科技化的发展,让人们被各种硬质化和电子化的事物所包围,对于绿色的和生命质感的原生态事物会有越发强烈的渴望。办公室养植物、阳台种植蔬菜、移动菜园其实都是农业走进日常生活的例子,是人们追求更高生命质量的必然要求。”
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都市型农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在大城市周围萌芽形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已经出现了相对成熟的旅游观光型都市农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都市型农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并逐步形成了规模化、设施化、市场化的高科技现代集约型农业。新型物联网实现了农产品从种植、采收、加工到销售整体过程的一体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增多也催生了外向服务型都市农业,多形态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新格局正逐步完善。
都市型农业由于从事农业种植的地域面积有限,需要更高的精度和准度。精准农业作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精准农业为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也实现了对于资源的节约。
中国早在1994年就开始对精准农业展开研究应用。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农业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也相继在华北、东北和西部省区建立了多个现代精准农业示范和研究园区,开展规模广、水准高的试验和探索。目前我国的精准农业主要涉及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农药防治和精准灌溉等领域。
“精准农业监控设备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灌溉、施肥、温控等环节,从而得到可控的、确定的产量或目标。简单来说,精准农业就是通过电脑控制,以最少的投入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改善环境,高效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国家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这样告诉本刊记者。精准农业使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作为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精准农业是科技含量最高、集成综合性最强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之一。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精准农业在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应用实践和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实施精准农业也是解决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确保农产品总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弥补资源严重不足且利用率低、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方式,是中国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
“精准农业在充分发挥农田的最大生产潜力、合理利用水肥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北京市昌平区土肥站站长齐长红告诉本刊记者,由于现在土地资源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不仅有助于农民增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市民提供多种综合服务。
都市型农业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都市型农业是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的一种农业现象,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市型农业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趋势,也是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客观要求。”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了农业的发展空间由农村向与城市融合转变,可以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农业进入城市生活,所以农业的概念也从传统的思维中解放。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企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在产品中融入了科技、文化、时尚和创意元素。创意农业主要体现在农业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入的转变,同时也体现在经营管理模式上有了新的创意。
北京市昌平区在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就走出了特色道路,继2012年成功举办世界草莓大会之后,2013年又成功举办了首届农业嘉年华,全面展示北京市现代农业成果,探索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城市化和互联网的背景下,昌平在农业发展之路中更多地融入精神文化的创意成果和形式美感,实现农业发展由一产向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北京非常适合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也正在发挥一个引领示范的作用。昌平区在精准农业示范研究和创意农业之路探索方面都是全国领先。”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苏卫东这样告诉记者,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是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科技支撑、政府引导,“与其他类型的农业相比,都市型农业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市民需要什么种什么;二是有高科技支撑;三是产品质量好,而且更安全;四是品种优良;五是注重栽培技术。”
都市型现代农业使农业的实现形式由提供生活需求向经济、社会、生态、示范多种功能融合转变。以满足城市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参与、互动为核心,以农业技术为支撑,充分挖掘农业的潜在价值,使更多的人能共享农业多功能的丰硕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