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田青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最快速度创造了财富奇迹。这一切源于中国市场改革和建设。未来,法治化、国际化是中国市场继续建设的方向。
6月,财富全球论坛再次回归中国召开,使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成都这座中国西部城市。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市场也演绎了中国财富奇迹:中国市场实现了“国富”,创造了“民富”。而中国财富奇迹得益于中国市场改革和建设释放的巨大活力。
中国在短短30多年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和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达到52万亿元,财政收入增加到11.7万亿元。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2012年我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达73家,位列世界第二位。中国财富奇迹使中国成为保持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12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拥有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数量达140万户。排位虽然居美国与日本之后,但增长势头强劲。中国财富的快速增长带动金砖国家私人财富总额增加了20%,而北美、西欧和日本的私人财富总额则呈负增长。中国个人财富的增长还体现在速度惊人。据统计,富人的财富从一亿元增长到十亿元,中国只用了三年时间,而西方国家则需要十年。从全民来看,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欧美自贸区谈判将启动。这套富人规则一旦通过,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目前阶段就难以达到欧美国家的标准。
中国市场体制改革和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和市场的大力建设及完善经历了30多年时间,实施了很多重大而关键的举措。1986年拟议、1992年实现的以“先调后放”、实现商品市场的自由价格制度为重点的商品价格改革奠定了中国市场改革的基础,意味着中国商品市场的基本形成。1994年开始的以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方面为重点的改革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奠定了基础。1995年开始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和1997年进行的国有企业股份化改制,搭建起了有效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平等竞争主体。
1999年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建设中最重要的举措,为民营企业成为主要市场主体提供了舞台。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极大地释放了中国民营经济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造力。五年后的2010年,国务院再次发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36条意见,被称作“新36条”,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使民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大支撑。
同时,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中国市场经济建立了公正、透明的市场规则,形成了法治的市场经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市场又进行了与国际规范接轨,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进行运作的国际化改造,中国市场日趋成熟。
中国市场体制改革和建设为创造中国财富奇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释放了中国民营经济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造力。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民营经济数量和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12年9月,中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突破千万家,达到1059.8万家,同比增长12.6%;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29.8万亿元,同比增长21.3%;户均注册资金达281.3万元,同比增长7.8%,企业规模实力继续增强,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2012年03月15日,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在双流正式投产。
同期,中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达到3984.7万户,同比增长7.8%。按此增速推算,2012年底中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可能已突破4000万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总额达1.88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
市场促进了中国各领域的巨大发展,中国生产力空前提高。从工业方面看,中国制造业从2010年起就开始领先美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成为世界第一。据美国研究机构HIS的计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为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中国制造为世界生产了68%的计算机、50%的彩电、65%的冰箱、80%的空调和70%的手机等。低成本和超生产能力是中国制造的核心投资能力。
从商业方面看,零售市场将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者,交易规模日益庞大。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百货市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和全球最大电商市场,全流通的市场交易量超过5000亿元。从金融方面看,资本市场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中国全社会的金融资产超过138万亿元,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市场建设一般会经历两个大的阶段,一是开放搞活阶段。这一阶段会密集出台各种改革措施和政策,培育各种市场主体,极大释放市场潜力和空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二是规范有序阶段。前一阶段在释放市场活力的同时,各种混乱、无序、权力支配市场、腐败等现象也随之产生。目前,我国市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市场无序和失范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行政干预市场较多、政策的随意性大、市场信用缺失等。因此,加快市场法治化建设,用法治手段规范市场势在必行。未来,市场法治化、国际化是中国市场继续建设的方向。
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产品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而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严重滞后,价格严重扭曲。下一步,中国市场改革和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力度。同时,减少对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源性要素的垄断,增加资源性生产要素流通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实现生产要素即资源性产品定价市场化。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在新时期,要建设好中国市场,发挥其更大的能量与活力,就必须建立和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和开拓国际化道路。从国内来看,要打破部门间、地区间、经济单位和市场主体间市场封闭与分割格局及行业垄断局面,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系统的市场体系。
国际方面,要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新规则和旧规则并存现状,全面提高国际市场贸易标准。今年6月,欧美将启动自贸区谈判,一旦达成协议,一套“富人规则”即高标准、统一监管的新规则将产生。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阶段仍难以达到欧美的标准。为适应国际市场变化,不断提高贸易标准是中国市场不能回避和拖延的选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